British 中文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天所謂的「英國」是「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從國名而言,此國頂多簡稱成「聯合王國」(UK),但中文中卻很神奇地譯出了名字上根本沒有的「英」字。要了解這個有趣的譯法,我們必須從國名中的「不列顛」一詞講起。

近日,梅伊政府的脫歐方案在國會遭到否決,令英國脫歐增添更多變數。支持脫歐的英國人,其中一個理據是要守護他們所認識的「英國文化」。不過,其實,我們今天所講的英國,以至於英國人的概念,是經歷過多次歷史重大的變化,才告漸漸形成。要了解英國的根本,我們不妨從「什麼是英國人」的問題開始探討。

今天所謂的「英國」是「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從國名而言,此國頂多簡稱成「聯合王國」(UK),但中文中卻很神奇地譯出了名字上根本沒有的「英」字。要了解這個有趣的譯法,我們必須從國名中的「不列顛」一詞講起。

「不列顛」到底是什麼?

「British」這個字,來自於「Briton」或是「Britain」(威爾斯語稱為Prydain)【注1】。其語源估計來自於凱爾特語,意即「畫上圖畫 / 紋身的人」。這也許是因為凱爾特認為當地的居民(尤其是男性戰士)都喜歡以菘藍等染料塗於身上裝飾(有玩過世紀帝國II的朋友,應該會記得「菘藍武士」)。

Photo Credit: 《世紀帝國二》,微軟遊戲工作室發行菘藍武士

不列顛這個稱呼,在希臘文獻中早已存在,是對於整個不列顛群島【注2】的總稱,故此又常以複數形式出現。「不列顛」除了可以作地理概念外,亦可以作為對群島上所有的族群的統稱,中文可作「諸不列顛」。羅馬時代,建立不列顛行省(Britannia),自始成為定稱。

由於不列顛群島主要由兩個大島組成,所以希臘科學家托勒密出於方便曾稱較大的島為「大不列顛」,而較小的島為「小不列顛」【注3】。故此,「大不列顛」亦漸漸成為主島的名稱。

那「英國」又是什麼?

概然在羅馬時代已稱這些島嶼作不列顛,那麼「英國」這個名稱又從何而來呢?這得從後來的日耳曼移民潮講起。從公元2世紀開始,原居於歐洲大陸中東部的日耳曼諸族,開始大舉向西歐移民,亦即是所謂的民族大遷移。

其中,以居住於今德國北部丹麥一帶的的盎格魯族(Angles),以及德國的撒克遜族(Saxons)為首的日耳曼諸部族,開始從海路越洋至不列顛島。這些日耳曼人以武力趕跑了原居的凱爾特人,佔領了大不列顛島的中南部中心地帶:盎格魯人主要定居於東部,後來英國內的地區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便得名於此;而撒克遜人則主要居於南部,今日中南部的「Middlesex」、「Essex」、「Sussex」、「Wessex」等地名,便因此得名(意思分別是中、東、南、西撒克遜)。

而這些遷到不列顛的日耳曼人後來便總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而日耳曼人的佔領區則取盎格魯人的名稱稱為「盎格魯蘭」(Englaland),後來進一步簡化成為我們今天使用的「英格蘭」(England)。【注4】

不過,在不列顛諸島上,並不只有日耳曼人而已。被趕走的凱爾特人一部分在愛爾蘭島、而留在大不列顛島的,則分成兩大區域:在西邊的威爾斯,在北部的蘇格蘭。威爾斯長期存於分裂狀態、而蘇格蘭後來則成功統一成為蘇格蘭王國。這三個政權互不統屬,而英格蘭則只是三者之一。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4.0愛德華一世

12世紀之後,英格蘭已漸漸征服愛爾蘭。而13世紀時,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征服威爾斯,威爾斯成為親王國並由英格蘭國王派王儲充任,成為附庸。一直到亨利八世(Henry VIII)通過《威爾斯法律法令》(Laws in Wales Act 1535 and 1542)威爾斯才成為英格蘭的一部分。

蘇格蘭與英格蘭長期分庭抗禮,要到17世紀初,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作為蘇格蘭國王他是六世,作為英國國王他是一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兩國才進入共主時代(即國家依舊分治,但領主為同一人)。1707年的《聯合法令》(Act of Union)才將英、蘇結合成為「大不列顛王國」。(蘇格蘭如果要獨立,便要推翻這條300多年的法令)。

然而,由於英格蘭勢力遠比蘇格蘭強大,所以在結合後,英格蘭的主導地位還是十分明顯。雖然已改名為大不列顛王國,但英國人在清朝到訪中國時,尚自報國號為「英吉利」,故此往後中文才習慣簡稱之為「英國」。

這段複雜的歷史還產生了一個有趣現象。在英語中,大部分的國家的「人民」與其「語言」都是使用同一字根(即便不是完全相同的字)。然而,英國人在英語則為完全不同的字眼:前者多稱作「British」,而後者則為「English」。(形容詞所用的「Anglo」則來自於盎格魯人的名稱)。

Photo Credit: Jeff Schmaltz, MODIS Land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GSFC @ public domain 不列顛群島主要有兩個大島及周邊一些小島組成,位於歐洲大陸西北方的北海。最大的島嶼後來稱為「大不列顛島」(Great Britain),而次要的島嶼則是愛爾蘭島,此外還有如曼島等諸多小島

後記

還記得在我在大學當助教時,有一位同學在中世紀英國史的報告中使用「British」表達英國人。當下我曾指在中世紀這樣講並不準確,卻引起全班同學一頭霧水。在今日的語境下,英國人是「British」這點的確毫無爭議;然而在中世紀,這種說法卻甚為草率。如果在中世紀,可以使用「English」或是「Englishmen」。

  • 注1:按威爾斯語的發音,不列顛的古音應為「P」(希臘文亦以「P」開首),至拉丁文時才音轉成為現在流行的「B」音開首(「B」、「P」、「V」這幾個唇音在本身就時常出現音轉)。
  • 注2:不列顛群島主要有兩個大島及周邊一些小島組成,位於歐洲大陸西北方的北海。最大的島嶼後來稱為「大不列顛島」(Great Britain),而次要的島嶼則是愛爾蘭島,此外還有如曼島等諸多小島。
  • 注3: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Brittany)的族群和文化與不列顛群島同源,所以亦被稱為「小不列顛」(Lesser Britain)。
  • 注4:從410年羅馬人退出不列顛,一直至9至10世紀之間,這些日耳曼人建立不少王國,後來剩下七國主要王國,史稱此為「七國時代」(Heptarchy)。886年,七國之中的西撒克遜王國(Wessex)在艾爾弗雷息(Alfred the Great)的帶領下成功稱霸七國,他並自稱為「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王」。此後,「英格蘭」(England)漸漸成為一個統一王國。

本文由努力工作的斯巴達人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猜你喜歡

Tags:

碳排越少,優惠越好!台灣第一個看得見的消費碳足跡,號召大眾實踐低碳生活

Photo Credit:王道銀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王道銀行運用「消費碳排放明細」功能推出採獎勵機制的「低碳生活卡」,藉此建立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在生活中選擇對地球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在享受特別折扣與回饋的同時,也為減緩全球暖化貢獻一份心力。

近年因應地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衝擊,各國政府陸續喊出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歐盟宣布將於明年開徵碳稅,歐洲數國及美國加州宣布未來要禁用油車,日本預計發行千億美元的綠色債券用來推動能源轉型,台灣政府也在今年3月正式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預計陸續投入新台幣9,000億元,與產業界共同朝著減碳目標努力。

然而,要達成2050年的淨零目標,不可能單靠政府和企業,而需要所有地球公民的力量。但從這份調查得知,目前大多數的台灣消費者儘管對於碳議題有基本的瞭解,也很有意識要減碳,卻常常無從得知自己在生活中的各項活動究竟產生了多少碳排放量。

Photo Credit:王道銀行

為了讓消費者們對「碳排放」有感,王道銀行日前推出「消費碳排放明細」功能,是台灣第一家、也是亞太地區第一家採用萬事達卡(Mastercard)碳足跡計算器的金融業者,使用API串接萬事達卡的大數據資料庫,會依據你刷卡購買的產品或服務類別、消費金額等資訊估算出每一筆刷卡消費的碳排放量;只要是王道銀行萬事達卡卡友,都能在網銀或APP上免費開啟「消費碳排放明細」功能,希望藉此讓消費者更加認識所購產品與服務的碳排放量,進而建立綠色消費意識。

而為了鼓勵消費者將減碳意識化為實際行動,王道銀行也推出減碳成功享活儲加碼的活動,消費者只要開啟「消費碳排放明細」功能,並於2022年底前每月至少刷卡一筆一般消費且年平均每元碳排放量低於8公克,即可享隔年整年度新台幣活儲年利率加碼0.1%的優惠,優惠存款金額無上限。

Photo Credit:王道銀行

2019年,在瑞典曾有結合碳排放量與金融產品的先例,一家名為Doconomy的金融新創公司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合作推出「DO Black卡」,這是全球第一張以「碳足跡」做為刷卡額度的信用卡,相較一般信用卡是以「金錢」做為信用額度單位,「DO Black卡」則以「個人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做為刷卡消費上限,每筆消費都會透過奧蘭指數(Aland Index)的運算技術,算出碳排放量,當刷卡產生的碳排放量達到當月上限時,就不能再刷卡了。

不同於「DO Black卡」的凍結機制,王道銀行則運用「消費碳排放明細」功能推出採獎勵機制的「低碳生活卡」,全台首創以消費碳排放量決定刷卡現金回饋比例;「低碳生活卡」卡友在開啟「消費碳排放明細」功能後,只要當月平均每元消費碳排放量低於8公克,就能自動享有國內刷卡一般消費新台幣兩萬元內、國外刷卡一般消費不限金額的現金回饋加碼至1.5%。「我們希望不只是提供消費碳排放明細、倡導消費者意識到碳排放量,更能進一步鼓勵消費者採取實際減碳行動!」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說。

除了依消費碳排放量享不同的刷卡現金回饋,王道銀行「低碳生活卡」更攜手台灣多家知名的社會企業共同倡導綠色消費,包括鮮乳坊、仁舟淨塑、直接跟農夫買、綠藤生機、茶籽堂、成真咖啡等25家社會企業與B型企業,持「低碳生活卡」於這些店家刷卡消費,能獲得9折、95折或是滿額贈禮等專屬優惠,王道銀行還會額外加碼提供最高4.22%現金回饋;消費者除了能省荷包,還能支持友善環境及社會的品牌,一舉兩得!

Photo Credit:王道銀行

減少碳排放是地球上每一位公民的責任,隨著地球升溫臨界點的倒數計時,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將減碳意識化為實際行動,運用銀行推出的工具「消費碳排放明細」以及創新金融產品「低碳生活卡」,在生活中選擇對地球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在享受折扣與回饋的同時,也為減緩全球暖化貢獻一份心力。

Photo Credit:王道銀行

本文章內容由「王道銀行」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


猜你喜歡

Tags:

相關文章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