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需要看醫生嗎?

  • 網球肘症狀
  • 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
  • 網球肘看什麼科
  • 網球肘的治療方式
  • 增生治療對於網球肘 Tennis Elbow 的反饋
  • 預約諮詢或私訊聯絡

資訊業上班的張先生,平常喜歡在下班後下廚,今年跨年時邀了三五好友來家裡聚餐,成功的大展廚藝,但跨年過後開始上班時,發現左手肘外側的地方會疼痛,自己先去藥房買了貼布及藥膏使用後,疼痛感有稍微緩解,但每當使用左手拿起鍋具就會覺得不舒服,嚴重的影響料理食物的樂趣,這樣的疼痛時好時壞,有幾天晚上甚至痛到醒過來,才趕快到診所就醫。

網球肘症狀

經過檢查評估後發現

  1. 手肘外側骨凸處 (肱骨外上髁),有明顯壓痛點
  2. 手腕出力伸直會感到疼痛
  3. 手肘完全伸展有明顯的緊繃感

據此診斷,很高的機率是肱骨外上髁炎伸腕肌肌腱受損 ,如上圖標示處 (俗稱網球肘)。
進一步用超音波檢查 (忘記為什麼要用超音波檢查的,請參考另一篇文章【就醫指南】骨科 vs 復健科 怎麼選?),清楚的看到伸腕肌肌腱有直徑 0.2 公分受損。

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

70% 至 80% 的個案使用網球肘護具搭配適當休息,並調整使用方式,疼痛的症狀在一年內都會有所緩解,但是如果受傷的肌腱沒有完全復原,仍會在使用手腕、手肘的動作中出現卡或無力的現象。

網球肘看什麼科

如果有手肘疼痛或無力的症狀,建議至骨科或復健科就診,接受超音波檢查確認肌腱、韌帶及肌肉的受傷程度,如果已經有明顯的肌腱或韌帶撕裂傷,應該要盡早治療以利復原。

網球肘的治療方式

15分鐘的增生治療跟網球肘說再見

傳統的治療方式是以雷射或超音波來處理受損的肌腱,但復原時間較費時,也需要很高的時間投入,因此評估方案的時候,張先生選擇當下多花 15 分鐘的時間完成增生療法 –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

增生治療對於網球肘 Tennis Elbow 的反饋

1 個月後返診,得到張先生對於整個療程的反饋如下:

注射完第一週仍然有發生過睡覺痛醒的情形,但很明顯疼痛感是逐漸在緩解的,到第 3 週已經幾乎沒有痛感了,也回到原本下廚的生活,目前只有在拿比較重的鍋子時,會有一點點痠脹感。

我覺得已經可以了,今天原本沒有打算回診,但想說還是確認一下比較妥當,也回報一下狀況所以回來。

這裡也想提醒選擇使用增生治療的朋友,疼痛感其實是相當複雜且生理合併心理的症狀,很多研究也發現疼痛跟身理的嚴重程度並不完全正比。在進行治療的時候,都建議大家跟醫生確認與溝通可能的情況,並了解整個治療會碰到的程序。實務上,作為醫生的我們,通常會預設個案的目標在於 “治本” 的物理結構重建為治療重點,以期達到真的 “快速” 又 “有效”的治療。

當然,疼痛其實也是可以處理的,對於長期疼痛議題,而且無法改善其結構系統 (疼痛根源) 的個案,我們可以提供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主打暫時性的止痛,而非真正的改善)。

從這個案例相信大家可以理解到,俗稱的網球肘其實不是只有打網球的人才會得到,正確的名稱應該是肱骨外上髁炎或伸腕肌肌腱受損,以這個個案來說就是伸腕肌肌腱受損,有經驗的醫師會能夠明確地檢查出個案的真正受傷原因,並準確的給予需要的治療,其實,復原是可以很順利的。

預約諮詢或私訊聯絡

看完了,還有問題想要了解,可以選擇來門診諮詢或用 line 私訊小編,小編會負責回覆及統整大家的問題喔!

想更認識何琨棟醫師,了解適合諮詢的項目,請看關於我

想取得最新的門診時間表或有問題要諮詢何醫師,都歡迎使用 LINE 私訊確認

Skip to content

  • 首頁
  • 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搜尋器
  • 醫師專欄
    • 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
    • 王凱平醫師專欄
    • 槓鈴骨科-悍草醫師談訓練
    • 侯鐘堡醫師 & 吳孟潔職能治療師專欄
    • 柔術醫師 – 林杏青復健科總醫師
    • 復健科+中醫 = 蔡育霖復健科總醫師
  • 物理治療專欄
    • 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專欄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 王元慶物理治療師專欄
    • 鄭融物理治療師|足醫專家
    • 熱愛 Redcord 的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 李安物理治療研究室 (李冠頡、楊庭安)
    • 陳嘉仁物理治療師的專欄
    •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彼拉提斯訓練師
    • 林妍汝物理治療師專欄
    • 林暐閎物理治療專欄
    • 賴冠帆物理治療師專欄
    • 廖怡琇物理治療師專欄
    • 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 董怡辰物理治療師專欄
    • 曾鳳菊語言治療師專欄
  • 教練們的專欄
    • 丁政豪 運動防護員/教練的專欄
    • 謝小強教練專欄
  • 好痛痛粉絲頁
  • 關於好痛痛 | 好痛痛的服務項目
  • Privacy Policy

網球肘正式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首先並不是因為打網球才會有網球肘,但打網球是比較容易有網球肘沒錯。網球肘常常是因為過度使用「手腕」才手肘疼痛!但也有些情況是過度使用手肘造成的傷害。

很多人對於網球肘的認知是手肘關節外側的疼痛,但大部分比較少知道的是,網球肘的病因有四種可能性,包括肌腱、韌帶、軟骨、神經。大約有70%的網球肘病患有兩種以上的病因,只有30%是單一病因引起網球肘。
如果沒有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的話,有可能長期治療還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效。

肌腱發炎造成的網球肘

因為過度使用手腕、手指造成的肌腱發炎,導致手肘外側疼痛,是最常見的網球肘原因。
很多網友會問:「奇怪,我是手肘痛,怎麼會和手腕有關係呢?」其實許多手指手腕的活動,都是靠上臂的肌肉在拉動唷,肌肉一邊的肌腱在手肘、一邊的肌腱在手腕與手指。所以說手腕與手指的活動是會影響到手肘的!

手指、手腕、前臂、手肘的肌肉、肌腱、韌帶圖,圖片來源://homesecurity.press

其中最常見的是手腕伸展肌因為過度使用電腦、搬重物、抱小孩、做家事、不當的健身與重量訓練,造成這條肌肉靠近手肘那側的肌腱發炎。

手肘外側的韌帶與軟骨受損導致網球肘

韌帶以及軟骨問題是第二和第三常見的病因。長期過度使用、外傷有可能造成這兩種病因。另外就是喜愛運動的人,如果長期用不正確的姿勢做伏地挺身,有可能讓手肘壓力過大而損害到軟骨。常見的錯誤包括手臂外展太開,意思是手肘打太開離身體太遠;另一個常見問題錯誤姿勢是手掌離胸線太遠。一般來說我們會希望伏地挺身的過程前臂不會左右動作。

伏地挺身姿勢協助:謝小強教練、黃元杰教練

神經造成的網球肘

這個病因是容易被忽略掉的一種。後臂皮神經會穿梭在上臂的肌肉與筋膜之間。如果過度使用上臂肌肉,也就是過度使用手腕、手指的話,肌肉容易因此變得緊繃,緊繃就可能夾擠到神經,造成神經發炎。
神經造成的網球肘容易發生在重量訓練族群、還有工作時需要長時間高舉手臂的人。

圖片提供:菁英診所

如何確定網球肘的真正病因?

基本上因為上述四種病因造成的症狀都是相同的,都是手肘外側有明顯疼痛。所以需要透過軟組織超音波、甚至核磁共振來檢查。軟組織超音波可以透過聲波反射來看你的肌肉、肌腱、韌帶、滑液囊、神經等組織的狀況,是現代醫學非常實用的儀器。現在許多復健科診所裡都有軟組織超音波儀器來輔助診斷。
而核磁共振就需要到醫院去安排檢查,一般的診所不會有核磁共振的機器。

網球肘的治療

一般來說健保部分會做的治療方式包括熱敷、電療、超音波治療(不是檢查用的軟組織超音波)、低能量雷射等等。有時候會合併使用止痛藥或注射類固醇。
通常如果一般的治療有效的話,三個月之內會好轉。假如超過三個月沒有改善,或是持續反覆發作,可能是因為沒有治療到真正的病因,或是你使用手臂的壞習慣一直沒有改。
假如是前者的話,因為我的專長是超音波導引注射,意思是在軟組織超音波的掃描之下,做非常精準的針劑注射。針對肌腱、韌帶或軟骨的問題,我會將高濃度葡萄糖或是自體血小板注射到受損的地方,刺激重新生長。但是假如肌腱或韌帶撕裂超過一公分,或是軟骨磨損面積超過一半,就不適合這個治療方式。會建議手術或合併其他治療方式。
那如果是神經受到夾擠的問題,我可能會採取低濃度葡萄糖做神經解套注射,意思是精準注射液體來撐開神經周邊的軟組織,讓神經能有夠有好的空間。關於神經解套注射,我也常使用在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上。

除了針劑注射治療之外,我都會建議病患要有好的營養攝取,才能夠幫助肌腱、韌帶、軟骨恢復。另外運動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不過說到底,要從根本來改善的話,一定還是要改變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否則網球肘有天還是可能再次找上門。例如做家事可以分兩次做,不一定要一次把全部的工作做完。對於大量使用手腕的工作,可以每半小時活動與伸展一下。如果是運動族群,可以和教練一起改善動作模式、比賽的戰略等等。這些都是為了不要讓肌肉、肌腱一次承受過大的工作量。

以下有我之前錄製的網球肘伸展與運動的影片:

合作撰寫:

好痛痛(粉絲頁)、尤稚凱復健科醫師(專欄連結) (診所官網)

找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教練的搜尋器

好痛痛的課程們

相關

Post navigation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