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二 碗 菜 歌

檢索條件:

    留言數:0 被引用數:0 收藏數:0 點閱數:0 下載總和數:0

    相關素材

    本人同意:

    • 依照內容標示之授權條款利用著作。
    • 理解公眾授權及宣告,僅涉及原作者著作權及著作相關權利之處分,故內容中若涉及第三人著作、隱私、肖像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建議您洽詢原發布人額外授權或依法律規定利用。
    • 確實遵守本平台會員貢獻條款、網站使用條款及隱私權宣告。

    當您使用本「我要留言」服務進行撰述、編輯與發佈,即視為您瞭解並同意所撰述、編輯與發佈之文字內容,

    以CC-BY 3.0 TW+(創用CC-姓名標示 3.0台灣及其後版本)或其他相容授權條款釋出予公眾利用;

    若您不同意,應立即停止使用本服務。

    分享您的觀點:

    上傳檔案:

    備註說明:

    • 【圖片】限定僅能上傳 Jpeg、Jpg、Gif、Png、Bmp、Wbmp 格式
    • 【影片】限定僅能上傳 Mp4 格式,單一檔案影片長度上限為15分鐘、上傳容量限制為15GB
    • 【聲音】限定僅能上傳 Mp3 格式
    • 【附件】檔案限定僅能上傳 pdf、Odt、Ods、Odp 格式

    1. 首頁
    2. 文化

    台灣兩廳院歌舞戲「十二碗菜歌」辦桌文化探記憶 熱鬧吃油飯喝羹湯免費入場

    兩廳院歌舞戲「十二碗菜歌」由楊烈跟蔡昌憲領銜主演,透過辦桌文化描述食物與記憶間的連結,笑中帶淚的人生饗宴將於10月17日起巡回台灣北中南。

    兩廳院歌舞戲「十二碗菜歌」將於10月熱鬧登場(圖/台灣英文新聞)

    (台灣英文新聞/劉怡均 台北採訪報導)兩廳院歌舞戲「十二碗菜歌」由楊烈跟蔡昌憲領銜主演,透過辦桌文化描述食物與記憶間的連結,笑中帶淚的人生饗宴將於10月17日起巡回台灣北中南。

    「兩廳院藝術出走」結合表演藝術與公益活動,每年帶著動人故事巡迴台灣,至今已跨越14縣市、共24場,吸引近35,000名觀眾,今年以古早味料理結合情感記憶為題,推出「十二碗菜歌」由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編導,國寶級總鋪師林明燦(阿燦師)擔任顧問,實力派唱將楊烈及男歌手蔡昌憲主演,打造邊看邊吃辦桌的體驗式舞台劇。

    一道菜,帶你回到過去,你會改變什麼?


    「十二碗菜歌」由楊烈領銜主演(圖/台灣英文新聞)


    楊烈(左)及蔡昌憲(右)演出父子檔,感情置身讓人動容(圖/台灣英文新聞)

    樊宗錡表示,吃了(辦桌)才能感受他做這部戲的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跟喜愛的獨特滋味,到底是風味喚醒時光還是滋味儲存在時空裡?這是很有趣的想像,雖然看似嚴肅的話題,但其實是部很輕鬆的戲。

    此外,為了讓作品與口中的滋味帶觀眾重回民國30年至40年,樊宗錡實地走訪全台各地,了解北中南辦桌文化的差異及消逝,最終在「國寶級總鋪師」阿燦師的協助下,其也是總鋪師世家的第三代傳人親掌灶頭,將經典台式名菜寫入劇中,增添其飄香專業度。

    繼「苦力」之後,楊烈攜手蔡昌憲再度演出父子檔,深厚的默契演出感人的故事,搭配上美味的食物,可能「需要一包衛生紙才夠擦眼淚跟擦嘴」。楊烈在劇中演出「阿火師」,不僅大飆演技也大展歌喉,將帶來「夕陽西沈」、「另一種鄉愁」等,時而渾厚柔情的嗓音讓人如癡如醉,加碼國台日語三頻齊開大飽耳福。

    兩廳院表示,演出之際台上及台下都備有台式料理,台上的辦桌也開放觀眾入席,台下則有油飯跟羹湯,現場提供椅子800張,入場人數不限。

    該劇將自10月17日到11月14日依序於台南歸仁仁壽宮、台東新東糖廠文化園區、桃園護國宮太子廟、屏東車城福安宮、以及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演出。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看歌舞戲還能一邊吃辦桌菜?兩廳院藝術出走《十二碗菜歌》臺味歌舞戲,今(14)日晚上7時30分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演出,由樊宗錡編導,藝人楊烈、蔡昌憲飾演總舖師父子情,聯手6位青春劇場演員,重現「臺式辦桌」文化,以菜入戲,看總舖師爐火純青好手藝,打造臺味派對,感受濃厚人情味,有吃有看,歡迎相招做伙來看戲。

    兩廳院表示,舞臺上將有數桌由國寶級總鋪師林明燦親手料理的臺菜,讓民眾體驗辦桌文化的迷人之處,而舞臺下有阿燦師準備的限量菜尾湯,演出後發放,請自備環保容器,並依現場人員指示來品嘗。

    兩廳院指出,這場演出提供情境字幕服務,晚上6時開放入場,請報名成功者務必7時20分前完成入場,隨即開放候補,遲到觀眾需重新排現場候補隊伍入場。

    樊宗錡指出,藝人楊烈劇中飾演「阿火師」,詮釋嚴肅寡言卻溫柔敦厚的總鋪師,蔡昌憲飾演兒子「萬里」,兩人有張力十足的對手戲,聯手演繹一對不擅表達關愛,又無法忽視彼此的父子,對家庭、臺菜的愛表現得絲絲入扣,這齣戲更倚重楊烈、蔡昌憲的好歌喉,劇情安排多首鄉琅琅上口的國臺日語老歌,讓兩人晚唱不停。

    楊烈不僅演技狂飆,更不吝於大展歌喉,國臺日語三頻齊開,現場與知名樂手蘇聖育、康杰睿合作無間,演唱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如《另一種鄉愁》、《夕陽西沉》、《昂首向前走》等多首經典歌曲。

    飾演總鋪師兒子的蔡昌憲,同樣唱作俱佳發揮獨特舞臺魅力,以一首《寶島曼波》熱情開場,也將父子衝突內心戲發揮淋漓盡致。

    樊宗錡提到,為了讓作品如實傳承民國30至40年代的人情與感動,他走訪全臺田野調查北中南辦桌文化的差異,和阿燦師林明燦一拍即合,邀他親掌灶頭,為劇組細述臺菜源流,更協助順著故事脈絡,將著名臺菜寫入戲中,包準讓觀眾不只看熱鬧,還能懂門道。

    《十二碗菜歌》由楊烈、蔡昌憲兩位領銜主演,與陳允翎、許珊綺、張智一、詹馥瑄、劉冠宏、簡嵩恩等數位青春劇場演員聯手,以臺菜貫穿全戲,用現場演奏的音樂、熱情的歌舞、動人的戲劇,以及這片土地生猛的辦桌文化,聯手燴煮一臺子的人生盛宴。

    照片提供 / NTCH國家兩廳院

    節目介紹


    《公視表演廳 十二碗菜歌》

    國家兩廳院策畫「藝術出走巡演專案」,由民間企業支持,結合藝術與公益,巡演全台各地,拉近與觀眾的距離。2020年由駐館藝術家樊宗錡擔任編導推出「十二碗菜歌」,以歌舞呈現台式辦桌情景,用一道道菜餚為主題,描述總鋪師家庭的父子情,並藉由料理上桌,探討食物記憶的保存與消逝。

    演出陣容堅強,特邀總鋪師林明燦(阿燦師)上菜,楊烈演出外表嚴肅、內心溫柔的總鋪師,與飾演兒子的蔡昌憲一同飆戲,演繹不擅表達關愛,而誤解彼此的父子。兼具演戲與歌唱才華的兩人,更將用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國台日語老歌,傳遞深厚的情感。年初一晚上,千萬別錯過這齣以精彩歌舞與美味菜餚,溫暖人心的好戲。

    戲台上的「十二碗菜歌」端出主流敘事外的人與記憶

    《十二碗菜歌》用辦桌菜詮釋滿月、結婚、歸寧、開市、入厝等人生重要時刻。 圖/兩廳院提供

    文化平權的社會意義是什麼?今年演出第6年的兩廳院藝術出走公益巡演不僅改變表演場域到廟口、停車場、流動夜市,表演的內涵也取材草根文化,台式歌舞劇《十二碗菜歌》以辦桌菜為主題,演出主流敘事外沒被記錄的人與記憶,「用表演說他們的故事」。

    談及《十二碗菜歌》為什麼選擇「吃」為創作主題?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說,食物的滋味可以包住記憶與情感。

    他還記得,小時候不愛吃魚,有回父母帶著他去吃魚酥羹,他耍脾氣不慎把魚酥羹推倒了,當下爸媽憤怒、失望的神情他至今還記得,而長大後,每次看到魚酥羹,酸酸的感覺就湧上心頭,並想起當初愣在原地覺得自己搞砸了的那個小男孩。

    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以辦桌為主題的台式歌舞劇《十二碗菜歌》,演出主流敘事之外的人與記憶。

    樊宗錡說,出國念書時,收到父親寄來的魯肉料理包,配上白飯吃第一口,就不由自主的掉下眼淚,在台灣的記憶一一浮現,又或者是嚐到過世家人煮的一道菜,想到過去的那段時光及淺淺淡淡的陪伴。

    飲食經驗造就現在的你 辦桌主題喚共鳴

    樊宗錡說,在台北鮮少看到街頭辦桌,但在外縣市卻仍是日常,《十二碗菜歌》著墨辦桌文化,他訪談了父親的朋友,也請來台式辦桌主廚阿燦師作為飲食顧問,希望喚起上一代人的情感共鳴。

    「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吃辦桌的時刻,每一段都是一個家庭的生命大事」樊宗錡說,上一代的生活雖然資源稀缺,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密,就算你與鄰居吵架了,知道你家裡有大事,也會帶著桌椅碗筷來幫你辦桌。

    當台上端出一道道大菜,包括戲中代表滿月的阿母的油飯、結婚的撒嬌喜全雞、歸寧的富貴燴白玉、開市的珠貝佛跳牆、入厝的古早味雞湯等,台下觀眾也重新經歷了一次滿月、結婚、歸寧、開市、入厝等人生重要時刻。

    樊宗錡說,歌舞劇中故事的軸線,橫軸敘述家庭中的生老病死,縱軸則著重總舖師與兒子的誤會、爭吵、彼此傷害,一如我們對待最親近的人。

    《十二碗菜歌》請來長輩熟悉的演員楊烈與蔡昌憲,讓看戲觀眾更有共鳴。 圖/兩廳院提供

    坐紅色塑膠椅看殿堂級表演 連空氣都不一樣

    而走出外縣市演出與台北市有何不同?樊宗錡說,「空氣裡的一切都不一樣」,外縣市的觀眾,可能因為興趣、地理位置的關係,一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國家戲劇院看戲。

    國家戲劇院內的位子固定,就連抬頭、低頭都被限縮在固定角度,而外縣市的演出場地可能在廟口、廣場、車站門口、停車場、流動夜市空地,就像小時候參加廟會一般,搬個凳子或紅色塑膠椅看表演,因為台上台下的距離很近,更能感受彼此生命的交流。

    考量外縣市看戲大多是長者,表演的內容設計以喜劇為主,並請來長輩耳熟能詳的演員楊烈、蔡昌憲演出,音樂也選擇讓長輩朗朗上口的歌曲;《十二碗菜歌》更開創邊看戲邊吃傳統辦桌的新表演形式,席開十桌每桌10人,讓100名看戲觀眾變身流水席的臨演,觀眾看戲吃菜的同時,也化身為戲景的一部分。

    編導樊宗錡與演員們一起挑戰玩遊戲、領獎品。 圖/兩廳院提供

    為了讓不同需求的觀眾能共同享受演出,《十二碗菜歌》在台北場次會以「情境字幕」,將演員的台詞對白,舞台場景中的背景音、聲音等,透過字幕呈現,讓每位觀眾都能融入演出。

    樊宗錡說,演出過後,有大哥大姊拉住他,直說謝謝,「不僅是貼近他們生活,也讓他們重新經歷一次生命。」

    兩廳院藝術出走公益巡演《十二碗菜歌》

    將於10月17日於台南歸仁仁壽宮、

    10月24日於台東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10月31日於桃園護國宮太子廟、

    11月7日於屏東車城福安宮、

    11月14日於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演出。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