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 若 夢

浮生若梦,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shēng ruò mèng,意思是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中文名 浮生若梦 外文名 Life is but a dream 拼    音 fú shēng ruò mèng 近义词 浮生一梦、人生如梦 [1] 注    音 ㄈㄨˊ ㄕㄥ ㄖㄨㄛˋ ㄇㄥˋ 成语出处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主谓式;作宾语、补语;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走过一生,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2]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2] 

人生就像一场梦,生死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3] 

2.此浮生若梦,昔贤于以兴怀;胜地不常,曩哲因而增感。——纳兰容若《渌水亭宴集诗序》 [4] 

3.曲生游戏华胥住。享些子、天然趣。不是吾堂新创语,众人皆醉,浮生若梦,双剿前贤句。—— 黄之隽《青玉案·予有醉乡梦境图记或笑之赋此解嘲》 [5] 

参考资料
  •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2    浮生若梦   .在线汉语字典[引用日期2019-04-27]
  • 3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0-08-29]
  • 4    渌水亭宴集诗序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0-08-29]
  • 5    青玉案·予有醉乡梦境图记或笑之赋此解嘲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0-08-29]

该片讲述了军火商卡比为了兴建厂房赚更多的钱,不惜破坏居民生活的安宁,后被万达霍夫家族中快乐的气氛感染,选择与百姓同乐的故事 [2]  。

类型 喜剧片 导演 法兰克·卡普拉 中文名 浮生若梦 外文名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外文名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收起

目录

  1. 1 剧情简介
  2. 2 演职员表
  3. 演员表
  4. 职员表
  1. 3 角色介绍
  2. 4 幕后花絮
  3. 5 获奖记录
  1. 6 制作发行
  2. 7 影片评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浮生若梦 外文名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出品时间 1938年 出品公司 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制片成本 164.47万美元(估) 拍摄地点 美国 导    演 法兰克·卡普拉 编    剧 George S. Kaufman、莫斯·哈特、Robert Riskin 制片人 弗兰克·卡普拉 类    型 喜剧片 主    演 琪恩·亚瑟、莱昂纳尔·巴里摩尔、詹姆斯·史都华、爱德华·阿诺德 片    长 126分钟 上映时间 1938年8月23日(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    彩 黑白 imdb编码 tt0030993 主要奖项 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在线播放平台 央视网

大军火商卡比(爱德华·阿诺德饰)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决定在某住宅区购置一片地产,兴建厂房。这件事将破坏周围居民生活的安宁,因此遭到万达霍夫家族的强烈反对。万达霍夫家族人口众多,脾气古怪,个个性格迥异不同。马丁·万达霍夫(莱昂纳尔·巴里摩尔饰)思想顽固,主张拒付联邦税收;其女儿贝尼(斯普林·白灵顿饰)喜欢冒充小说家,跟丈夫在地下室里玩弄焰火;孙女艾丽(安·米勒饰)热衷芭蕾,连家里也成了舞场,不停地跳;艾丽的丈夫只知道演奏木琴。唯有万达霍夫的次女爱丽丝(琪恩·亚瑟饰)最正经,她担任卡比公司里的秘书,跟卡比的儿子、副经理托尼(詹姆斯·史都华饰)相好,感情甚深。有一天,托尼访问万达霍夫家,一进门,却见男女老少跳跳蹦蹦,载歌载舞,不觉大吃一惊。但他渐渐被万达霍夫一家快乐的气氛所感染,兴致勃勃地跟随他们一起欢闹。接着,这也影响了他的父亲。卡比学会了吹笛作乐,而且处事态度发生变化,放弃了原先的打算,最后成为一位慈善家 [2]  。

浮生若梦演员表

浮生若梦职员表

制作人 弗兰克·卡普拉
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
副导演(助理) Arthur S. Black Jr.
编剧 George S. Kaufman、莫斯·哈特、Robert Riskin
摄影 Joseph Walker
配乐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Mischa Bakaleinikoff、Ben Oakland
剪辑 Gene Havlick
美术设计 Stephen Goosson

展开

(参考资料来源 [3]  )

  • 爱丽丝

    马丁·万达霍夫的次女,在这个人口众多,个个性格迥异的家族中,她是最为正经的。她在军火商卡比的公司里担任秘书,并跟卡比的儿子、副经理托尼相好,感情甚深,但这却引起了托尼父亲的不满。

  • 马丁·万达霍夫

    爱丽丝的父亲,一家之主,德高望重。曾是生意场中的风云人物,然而有一天,他突然觉得那种生活不是他理想中的有意义并充满乐趣的生活,于是走出了生意场,过上了与世无争、与人为乐的自由而坦荡的生活。

  • 托尼

    军火商卡比的儿子,他在父亲的公司里担任副经理一职,和公司秘书爱丽丝相恋,有一天他去拜访爱丽丝的家人时,看见男女老少跳跳蹦蹦、载歌载舞时不觉大吃一惊,却也因此被爱丽丝一家人快乐的气氛所感染。

  • 卡比

    大军火商,托尼的父亲。虽然非常有钱,但仍忙于赚钱,并企图垄断全国的军火企业,将工厂扩建到万达霍夫家族的住宅区。后被万达霍夫家族快乐的气氛所感染,放弃了原先的打算,最后成为了一位慈善家。

(参考资料来源 [2]  [4]  )

  • 莱昂内尔·巴里莫尔的关节炎非常严重,以致于在拍摄该片时每隔1小时就要注射止痛药。

  • 1938年一般长片的电影胶片大概长为8000英尺,但该片的电影胶片长达329000英尺。

  • 考虑到影片开拍前莱昂内尔·巴里莫尔的病情和伤势,剧本为他更改了角色设计。

  • 原著舞台剧中只有19个角色,而该片中却有150多个角色 [5]  。

时间

届次

奖项

获奖方

备注

1939年2月23日

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浮生若梦》

获奖

最佳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

获奖

最佳女配角

斯普林·白灵顿

提名

最佳剧本

Robert Riskin

提名

最佳摄影

Joseph Walker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

John P. Livadary

提名

最佳电影剪辑

Gene Havlick

提名 [6]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1、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美国)

1、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美国)

2、哥伦比亚三星(巴西)

3、Columbia TriStar(美国)

4、Cult & Classic(巴西) [1]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1938年8月23日(首映)

美国

1938年9月1日(纽约)

美国

1938年9月30日(洛杉矶)

丹麦

1938年12月26日

葡萄牙

1939年12月21日

芬兰

1940年10月13日

德国

1946年

奥地利

1947年1月31日

美国

1949年4月1日(再发行)

芬兰

1960年8月19日(再发行) [1] 

《浮生若梦》不仅褒扬了作为美国精神支柱的乐天主义,还揭示了一个更深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欣赏,才是真正的温暖。以往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多多少少都还传承着舞台剧的形式,基本上离不开舞台的“三一律”原则。而该片的场面调度相对以前的影片有了很大突破,打破了舞台的局限性,如在拍摄一对恋人在树下和孩子们嬉戏的片段时,镜头的景深作了试图突破舞台形式背景的尝试,就是影片的镜头包含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元素,最大化地把现实世界通过场面调度揉化到有限的镜头范围内,这种做法将该片和以前依旧运用舞台原则的影片划分出了一个清晰的界限。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兼顾精英和平民之间的审美趣向,并在向时代提出思考和建议的同时,在艺术上寻求创新和突破,《浮生若梦》追求的正是这一点,而且做得很精彩 [2]  (《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评)。

参考资料
  • 1    《浮生若梦》更多资料   .时光网[引用日期2018-07-05]
  • 2    杨晓林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29-1959)[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52-56
  • 3    《浮生若梦》演职员表   .时光网[引用日期2018-07-05]
  • 4    鸥丁,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电影《浮生若梦》赏析[J].英语沙龙,2008(3):28-30
  • 5    《浮生若梦》幕后揭秘   .时光网[引用日期2018-07-05]
  • 6    《浮生若梦》获奖记录   .时光网[引用日期2018-07-05]

词条统计

  • 浏览次数:
  • 编辑次数:24次历史版本
  • 最近更新: 冷魄year

搜索发现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