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 獨立書店

  • Jul 26 Mon 2010 17:30
  • 旅行記憶|慢城人文風光-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獨立書店,是我這趟花蓮旅行的意外收穫。

原本行程中沒有安排,心血來潮的去造訪,感受到的是盛夏的寧靜與書香。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憑著民宿老闆給的一張地圖,我們在晚上來到了這裡,時光二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終於到了這裡,我一直好想來拜訪的地方。

在時光裡,看著時光溜走...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好喜歡這面牆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在童書區發現了好多小時候看過的書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像是這本<空罐子,真好玩>

是我小時候的最愛之一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店內也有販賣手作品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既然來了,蓋個紀念章吧!

印章很有歲月的味道

花蓮市 獨立書店

這盞小檯燈是我好喜歡的畫面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店內的擺設都是我喜歡的感覺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好喜歡這個角度

花蓮市 獨立書店

那張椅子勾起好多回憶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把相機調成了復古色調

覺得好適合這裡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黑白的也來一張吧:)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時光二手書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地址:花蓮市建國路8號

電話:03-8358312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旅途的第二天,來到舊書鋪子。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貓咪睡得好熟....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夏日炎炎正好眠

我小心翼翼地怕吵醒了牠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店內風景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採光很明亮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滿足的心情,難以描述。

但是都留在照片裡了。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花蓮市 獨立書店
舊書鋪子
花蓮市 獨立書店

地址:花蓮市節約街8號

電話:03-8344586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更多照片請至相簿觀看:)

    P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全站分類:國內旅遊
    • 個人分類:2010。慢城花蓮的悠遊時光
    • 此分類上一篇: 旅行記憶|鯉魚潭風景區
    • 此分類下一篇: 旅行記憶|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保留區
    • 上一篇: 旅行記憶|鯉魚潭風景區
    • 下一篇: 訂製|幸福的號碼章

    您在這裡

    首頁 » 報導 » 2019世界閱讀日》走讀花蓮,7條圖書館與獨立書店的精選路線

    2019年的閱讀嘉年華「世界閱讀日」,文化部以「走讀台灣」為題,串聯全國各縣市圖書館及百家獨立書店,在4至5月間推出數百項文學慶典,還有100條包羅萬象的走讀路線,活動遍布北中南東甚至離島。在行旅之間,我們閱讀;透過走讀,我們對這方土地和人文將有更深刻的認識。

    無論您是愛書人或旅行者,都歡迎隨時利用「Openbook閱讀通」,輕輕一點,即可一手掌握各類精彩閱讀饗宴。現在就來為自己booking一場最有書香味的春夏之遊吧,以下是我們為您準備的2019年活動精選與導覽:

    • 2019世界閱讀日》全台100條走讀路線,六大主題活動全攻略,出發!
    • 點選想去的城市,搜尋精彩走讀路線與各種有趣活動

    花蓮的圖書館與獨立書店推薦了以下走讀路線,邀請你一起出發:

    【第1條】親近大自然,鯉魚潭自然生態野趣走讀計畫

    • 推薦族群:大人、小孩都可以自由參加
    • 走讀說明:每年的4/23世界閱讀日,全省獨立書店都會舉辦相關的活動內容,這次活動內容以走讀為主要項目,次為書展與講座,花蓮雨樵懶人書店的走讀地點是著名景點鯉魚潭,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員,以豐富的生態經驗帶領民眾觀察動植物,並推廣生態與環境教育。
    • 推薦單位:花蓮雨樵懶人書店
    • 推薦書籍:鯉魚潭自然誌 、甲蟲日記簿 、好家在森林、森林住客大揭密 、森林裡的橡樹 、賞蛙趣
    • 推薦書籍:《鯉魚潭自然誌》(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紅樹林出版)、《好家在森林:森林住客大揭密》(天下文化)、《森林裡的橡樹》(步步出版)、《賞蛙趣:蛙ㄉㄧˇ陽明山》(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 活動網址:4/28,世界閱讀日,鯉魚潭自然生態野趣走讀計畫  (報名:請點我)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第2條】探尋後山文學秘徑,《葉日松詩選(2010-2017):童年‧故鄉》場次

    花蓮縣東竹老人會➔ 義民廟 ➔東竹國小➔東竹浣衣亭 ➔葉日松故居 ➔天賜糧源

    • 推薦族群:親子、師生、社區團體會員及一般民眾
    • 走讀說明:詩人葉日松,花蓮人,1936年出生於富里鄉新興村。曾獲客委會客家貢獻獎、高齡八旬仍創作不輟,去年集結八年創作精華,出版獻給土地的生命之詩—《葉日松詩選(2010-2017):童年‧故鄉》,書中沒有裝腔作勢的韻腳,沒有虛偽華麗的外衣,只有農家子弟純樸而認真的身影,或在晚霞夕照中,或徜徉於故鄉的田間小路,他的作品不斷揮灑出生命的光彩!本場次邀請民眾一同閱讀這本從土地而生、為土地而寫的詩集,並踏尋著詩人汲取生活點滴為寫作養分,孕育出一首首詩的土地「詩路」,用五感來真實感受詩人對這片土地的懷抱、感恩與祝福生命的留言。
    • 推薦單位: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研究發展組
    • 推薦書單: 《葉日松詩選(2010-2017):童年‧故鄉》(釀出版 )、《秀姑巒溪介人生風景》(文學街出版社)、《摩里沙卡的秋天》(花蓮縣文化局出版)
    • 活動網址:4/28,世界閱讀,「走讀台灣-探尋後山文學秘徑」 (報名:請點我)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第3條】陳日瑒,《穿越洄瀾時空:跟著王禎和走讀花蓮》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城隍廟 ➔豪華大戲院➔溝仔尾彩繪牆 ➔青山美術工藝社 ➔私娼寮➔花蓮舊酒廠

    • 推薦族群:樂齡長輩及一般民眾
    • 走讀說明:邀請花蓮光復與壽豐的樂齡讀者,共讀由國立東華大學師生共同編纂的《穿越洄瀾時空:跟著王禎和走讀花蓮》後,由O’rip旅人生活工作室帶領讀者穿越花蓮今昔,走進花蓮作家王禎和的小說中。 《穿越洄瀾時空:跟著王禎和走讀花蓮》是花蓮第一本文學旅遊書,蒐羅花蓮作家王禎和八部小說、六十餘個花蓮地景,精心設計「聲聲惆悵」、「玫瑰之淚」、「寂寞在唱歌」與「香格里拉的婚禮」四條文學旅遊路線。本次走讀活動精選「寂寞在唱歌」路線中城隍廟、豪華大戲院、溝仔尾彩繪牆、青山美術工藝社、私娼寮與A-ZONE文創園區六大景點。透過走訪書中場起,喚起樂齡讀者年少記憶。 導讀與走讀後,由社團法人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帶動桌遊,讓樂齡讀者透過三媽與勞動桌遊卡,說出自己的生命故事,與文本互動。讓讀者走一趟虛實合一、古今交錯的花蓮文學之旅。
    • 推薦單位: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研究發展組
    • 推薦書單:《穿越洄瀾時空:跟著王禎和走讀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出版)、《嫁妝一牛車》(洪範出版)、《玫瑰玫瑰我愛你》(洪範出版)
    • 活動網址:5/4,世界閱讀,「走讀台灣-探尋後山文學秘徑」 (報名:請點我)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第4條】花蓮港巡禮,白燈塔閃爍80年、鳥踏石離鄉30年

    花蓮北濱公園➔曙光橋➔紅燈塔➔消失的鳥踏石漁村

    • 推薦族群:每個人都可以來
    • 走讀說明:一百多年前,人們划船來到花蓮沿海,看到一塊大礁石,礁石上常有海鳥群集,忍不住驚呼:「鳥仔踏石仔!鳥仔踏石仔!」。在此登陸落腳後建立一個漁村,稱為「鳥踏石仔」。早在「鳥踏石仔」建立之前,已有琉球人在這蓋房子住。由於家門口就是洄瀾灣,自然而然居住在此的居民多是漁戶,花蓮人就稱這裡是「抓魚仔村」。 百年以前花蓮尚未築「港」,往來商船與船隻下錨於北濱、南濱海域,客貨登陸以小船接駁,小船搶灘卸貨險象環生。1930年10月花蓮開始築港,築港工程於1939年10月竣工通航,同年,沿著港口興建的東線火車臨港線同時完工通車。花蓮港建港至今正好滿80週年。「鳥踏石仔」漁村,因位於後來規劃的花蓮港區內,在開發東部、產業東移所需求的港口擴建過程中被迫遷村,最後一批離開鳥踏石仔是在1989年,後來僅留下殘存的石崁和石階梯供人追憶。 鳥踏石仔被迫遷村至今正好滿30週年。 今年適逢花蓮港與白燈塔建造80週年,卻也是百年鳥踏石漁村因花蓮港擴港工程被迫遷村30週年,藉由實際走在過往的生活現場,遙想當時的生活樣貌。
    • 推薦單位:孩好書屋
    • 推薦書籍: 《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出版)、《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花蓮縣文化局出版)、《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原民出版)、《台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縣文化局出版)
    • 活動網址:4/28,走讀花蓮港巡禮,白燈塔閃爍80年、鳥踏石離鄉30年(報名:請點我)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第5條】新城社區文化之旅

    新城國小後門 ➔ 新城事件紀念石➔ 新城天主堂 ➔ 百年老樹➔練習曲書店百年照相館➔新城國小

    • 推薦族群:每個人都可以來
    • 走讀說明:新城國小,原名花蓮港廳新城公學校,創設於西元1926年,到目前已有九十三年的歷史。由此出發,我們可以步行至新城天主堂。新城天主堂原為日式神社,1962年改建為天主禮拜堂,雖幾經增建,但仍可見日式鳥居、石燈等神社遺跡被保留下來。而庭園中佇立的「新城事件紀念石」,更是1896年「新城事件」的歷史見證。老建築和百年老樟樹,共同守護著當年的歷史記憶。而市街上的一間百年照相館,更保留了當時的擺設與文物,進入其中,彷彿重現了百年前的市井生活。
    • 推薦單位: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 圖書資訊科
    • 推薦書籍:《尤瑪婆婆的口簧琴》(國立東華大學出版)、《漫遊沙卡噹》(國立東華大學出版)、《勇:太魯閣族》(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出版)、《占卜鳥希希利》(世一出版)、《太魯閣的秘密基地》(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出版)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第6條】大進社區製糖歷史之旅

    大進國小 ➔ 日式宿舍建築 ➔ 花糖文物館 ➔ 花蓮糖廠 ➔大進國小

    • 推薦族群:每個人都可以來
    • 走讀說明:大進國小,是藏身於光復糖廠中的一間環境優美的小學。學校的前身,是日據時代「花蓮港製糖株式會社大和製糖工廠」於西元1924年附設的「大和尋常高等小學校」。民國34年,曾因日人引揚而停辦。台糖公司花蓮糖廠復工後,於民國42年9月重新復校,定名為「大進代用國民學校」。至民國57年9月,才終於由地方政府接辦,改稱「花蓮縣大進國民小學」。校園內有老樟樹18棵、老榕樹2棵、麵包樹1棵,都是日據時代創校或光復後復校紀念所種。這些百年老樹,是大進國小的景觀特色,也是台灣歷史變遷的見證。
    • 推薦單位: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圖書資訊科
    • 推薦書籍:《雷公糕》(遠流出版)、《家住糖廠》(信誼出版)、《搭上糖鐵小火車:跟著旗尾線尋找蔗糖的故鄉》(遠足文化)、《台灣的糖業》(遠足文化)、《甘蔗的滋味》(青林出版)

    花蓮市 獨立書店

    【第7條】高寮社區文化踏查之旅

    高寮國小活動中心 ➔ 金針花田➔ 紅龍果園 ➔ 洛神花➔ 十三彎介紹

    • 推薦族群:每個人都可以來
    • 走讀說明:高寮,就是著名的花蓮金針的產地。台灣光復前,阿美族人在本地區築寮打獵,故名「打狗寮」,後易名為「太高寮」。但是「太高」的閩南語發音不雅,光復後才改稱為高寮。自八七水災後,有雲嘉地區客家居民遷居於此,開墾赤科山台地,種植金針、竹子等作物,現在更積極發展有機無毒產業,無硫金針、紅龍果和洛神花,都展現出亮麗的產銷成果。
    • 推薦單位: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圖書資訊科

    【閱讀日活動】4/20,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

    花蓮市 獨立書店

    【閱讀日活動】4/20,從《鳥踏石仔的噶瑪蘭》談族群的遷徙、隱藏和覺醒

    花蓮市 獨立書店

    【閱讀日活動】4/21,黃憲作/鯉魚潭自然誌~自然觀察

    花蓮市 獨立書店


    除了走讀路線,花蓮縣還有更多精彩的世界閱讀日相關的演講、文史踏查與其他豐富的閱讀活動,請上世界閱讀日活動首頁,點選☛花蓮縣,可以看到更多精彩活動!


    【好書行腳】更多的名人走讀路線

    花蓮市 獨立書店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