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寿命

精神分裂症者能活多久

前言相对于正常人,精神疾病患者男女性的平均寿命相较于常人男女性分别短10年及7年,每年精神疾病患者,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生命年损失均最为直观。而受精神症状支配,酗酒、自杀及意外事故的寿命缩短在精神疾病患者中最为突出。

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寿命较短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一般情况下为常人的3-4倍,而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较常人竟短10-20年。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精神疾病患者群体与常人的寿命差异主要来自诸多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受精神症状支配引发的自杀、意外事故和药物副作用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等。

在通过对1000人小规模特定原因死亡率统计发现,精神疾病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常人,男性比例约为27.1:11.4,平均寿命缩短10.2年。女性比例约为21.2:11.0,平均寿命缩短7.34年。

被囚禁的精神疾病患者及早针对病情选择治疗方法或可延长患者寿命由于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普及有限,所以许多患者在治疗选择上都存在误区。早期精神疾病患者(病程在1-3年),可通过采取药物治疗,此时如果药物能起到较为良好的疗效可维持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病程在3-5年及以上),通过药物、电刺激、心理辅导等治疗无效时更推荐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总而言之,无论是早期精神疾病患者,还是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及早针对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控制精神症状,减少患者自杀、意外事故,才能帮助患者更好的生活。

影像医学定位系统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可采用外科微创手术治疗以往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一直处于一个瓶颈阶段,传统药物治疗不尽人意,患者病情反复,频繁徘徊于住院-回家-再入院的无限循环中。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疗效尚未得到明显效果。直到脑立体定向技术的问世,打破了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瓶颈。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精神类病人都是住在精神病院,用药物或者电击等疗法来控制症状的,只有少数患者家属知道手术疗法。一般认为,精神症状是由脑内情感环路的神经核团控制的,与神经核团内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有密切关系。手术是一种微创精准的治疗技术,通过精准定位大脑内导致精神错乱症状的神经核团,(定位误差仅0.01毫米),然后进行靶向射频电流微毁损。治疗原理是阻止了脑内情感环路中的神经核团异常兴奋和传导;也抑制了某些神经递质的产生与释放,重新调整了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虽然药物也是通过调整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但是它不是持续调节,也由于神经递质遍布身体各个器官,因此很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特别是不承认有病和不服药的病人,病情就很难控制,因此手术和药物治疗,都是精神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精神疾病术中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术后疗效术后患者的阳性症状有效率占98%;手术对各种妄想、幻觉、行为障碍、亲情敌视等阳性症状治愈率高,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自身对照);术后阴性症状有效率占85%;手术对情绪低落、情感淡漠、孤独退缩、恐惧害怕也有较好疗效(自身对照)。

术后用药较术前有一定程度减少,且患者主动要求服药,配合治疗。

版权声明:文章转载至每日头条,版权属于文中提到的作者,或评论区留言;

作为精神科从事者,除了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外,看到比较好的对患者有益处的文章也会转发过来,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删除,侵删~!;

谢谢本文作者对精神心理类疾病的贡献!

我是临床精神学科金医生,很多朋友看完文章有疑问会私信给我,但本人精力有限,平时还要看诊,如果私信回复不及时,可以百度搜索:康民脑科,联系我们医疗团队的专职线上医生为您免费义诊或者心理辅导;

编辑文章不容易,请点个赞哦亲!你的支持是我工作的动力!

觉得有用请转发到朋友圈!-谢谢阅读!

精神分裂症的寿命

精神分裂症患者寿命是怎样的?有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寿命很好奇,觉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似乎活不太久。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寿命与这种疾病没关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并不是很高。

(1)心因反应:分裂症病人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人生际遇失望的心理反应是很常见的,急性心理反应往往少于2周,有一定自限性,仅仅需要心理支持和环境调节。有一些病人处于一种慢性的沮丧和失望状态,这些心理反应与抑郁不易区别,其特征是感到无助和无望,缺乏自信和感到无能,这类病人更需要支持和康复治疗而不是药物。大部分病例的这些心理反应过程不能用抑郁来解释,这一心理反应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与自知力有关。

(2)阴性症状: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临床表现类似于抑郁症状,试图区分这两类症状时,动力缺乏、快感缺失和社会性退缩等症状会引起特别的问题,观察到的忧伤并非抑郁的可靠证据,突出的心境低落的主观体验才提示抑郁,而感到无助、无望、焦虑、自杀念头更指向抑郁。

(3)抑郁作为分裂症的核心症状:抑郁可以是分裂症的一种前驱症状;有作者报告分裂症的急性期(6个月内)约有25%的病人出现抑郁症状,故认为抑郁症状与分裂症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抑郁症状为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Leff报告抑郁症状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占4%~25%,平均15%。

(4)分裂症后抑郁:过去"精神病后抑郁"一词指的是紧接着一次重性精神病发作之后出现的心境不良状态,目前DSM-Ⅳ建议将"分裂症后抑郁"用于描述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现症期之后任何时期甚或相隔很长时期以后出现的抑郁。近年来分裂症慢性期的抑郁症状引起了密切的注意,"精神病后抑郁"、"分裂症后抑郁"、"继发性抑郁"等术语用来描述这一现象。

以上是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寿命的相关介绍,精神分裂症只是针对心理进行影响,对于身体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像癌症那样会迅速夺取患者的生命。虽然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是患者的生命质量还是很令人担忧的。

注:本文为科普类文章,华佑医疗提醒您,成瘾物质有害身心健康,请远离!

上一篇:如何辨别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

下一篇:哪些食物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

精神疾病患者能活多久,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疾病种类、自身病情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基于国内外各种研究,我们发现主要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

因素一:自杀风险

精神疾病患者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具体有多高呢?数据说话!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精神疾病而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数至少是普通人群的10倍。

在21世纪初,全球非自然原因死亡率最高的是抑郁症,占30%;其次是物质使用相关疾病,占18%;精神分裂症占14%,人格障碍占13%。

精神分裂症的寿命

图源:自制

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临床症状。在抑郁自杀未遂的人群中,20~35岁的青年和50~65岁的中老年占比最高。男性抑郁症自杀危险性高于女性,是女性的3~4倍。

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3倍!

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冲动和自杀行为。

关于自杀风险,与下面这些因素有关:

1.精神症状

就拿抑郁症来说,抑郁症的精神症状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有很重要的联系,比如绝望感、抑郁情绪、自卑感、无价值感等,更容易让他们产生自杀的念头。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如果他们的幻听、幻视等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可能就会在命令性幻听的支配下,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常持续性出现恐惧、害怕情绪。这类人群的自杀风险较高,病情更为严重,负能量心态更加突出,自杀次数也更多。

精神分裂症的寿命

2.躯体症状

以抑郁症为例,睡眠质量往往会影响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持续性睡眠问题可能促使抑郁症的症状波动、复发或导致自杀。

抑郁患者的共病数量越多,抑郁程度越严重,自杀风险越高。

有研究发现,自杀意念组患者的共病数量明显高于非自杀意念组,主要表现在失眠、疼痛及焦虑情绪上,他们的睡眠更差,绝望感、自罪感更强。

3.负性生活事件

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前都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比如失恋、丧偶、离婚、失业、严重的经济损失、社会地位变化等。

这些刺激使很多抑郁的人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加上绝望、无助感和无用感等等一系列的负性情感体验,都给自杀创造了心理条件,从而影响寿命的长短。

4.对疾病的态度

(1)主观态度

这里要提到一个词,就是「病耻感」。

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对生存质量有间接的负面影响。也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恢复初期,自杀率高,可能是因为随着精神疾病症状的缓解,患者的自知力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疾病出现消极的评估,导致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产生。

另一方面,病耻感增加,预示更强的自杀意念。减少病耻感,可以防止有精神疾病风险的人自杀

精神分裂症的寿命

(2)社会态度

在这些被贴上「精神病」标签的人群中,精神疾病的污名,使他们在就业和工作等多方面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重新融入社会。还有他们不能正确面对社会歧视等,都是他们产生自杀念头的一个因素。

因素二:意外伤害

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而丧失生命。

在一些精神疾病中,随着慢性病程的发展,病人的认知功能会进一步衰退,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意外事件,如车祸、溺水、坠楼、服药过量等发生。

就拿精神分裂症病人来说,因为患者病情不稳定,在疾病发作期,由于一些精神症状的支配,他们会出现各种伤害自己的行为。例如,在被害妄想出现时,为了逃避迫害,可能从高处跳下致死。

另外,一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一些药物副作用,如高血脂、高血糖等,从而导致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意外而丧生。所以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复诊。

因素三: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容忽视。

精神疾病患者和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体力活动过少、药物滥用、酒精和吸烟等,更容易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出现。国外研究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引起的死亡人数高于自杀。

还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癌症死亡率与心血管死亡率相似。此外,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寿命

了解以上各种和死亡相关的高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规避一些可以控制的风险,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让生命更有长度,也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1]DongM,WangSB,LiY,etal.Prevalenceofsuicidalbehaviorsin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vedisorderinChina:acomprehensivemeta-analysis[J].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18,225:32.

[2]SilkeB.EpidemiologyofSuicideandthePsychiatric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PublicHealth,2018,15(7):1425.

[3]PiotrowskiP,GondekTM,AKrólicka-Deręgowska,etal.Causesofmortalityinschizophrenia:anupdatedreviewofeuropeanstudies.[J].PsychiatriaDanubina,2017,29(2):108.

[4]OexleN,Ajdacic-GrossV,KilianR,etal.Mentalillnessstigma,secrecyandsuicidalideation[J].Epidemiology&PsychiatricSciences,2015,26(01):53-60.

[5]AuquierP,LanonC,RouillonF,etal.Mortalityinschizophrenia[J].PharmacoepidemiologyandDrugSafety,2006,15(12):873-879.

[6]LaursenTM,NordentoftM,MortensenPB.Excessearlymortalityinschizophrenia.[J].AnnuRevClinPsychol,2014,10(1):425-448.

[7]SahaS,ChantD,McgrathJ.Asystematicreviewofmortalityinschizophrenia:isthedifferentialmortalitygapworseningovertime?[J].ArchGenPsychiatry,2007,64(10):1123-1131.

[8]CrumpC,WinklebyMA,SundquistK,etal.Comorbiditiesandmortalityinpersonswithschizophrenia:aSwedishnationalcohortstudy.[J].AmericanJournalofPsychiatry,2013,170(3):324-333.

[9]BrownS,KimM,MitchellC,etal.Twenty-fiveyearmortalityofacommunitycohortwithschizophrenia[J].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2010,196(2):116-121.

[10]LaursenTM,Munk-OlsenT,GasseC.ChronicSomaticComorbidityandExcessMortalityDuetoNaturalCausesinPersonswithSchizophreniaorBipolarAffectiveDisorder[J].PLoSONE,2011,6(9):e24597.

[11]LaursenTM.Lifeexpectancyamongpersonswithschizophreniaorbipolaraffectivedisorder.[J].SchizophreniaResearch,2011,131(1-3):101-104.

[12]WestmanJ,ErikssonSV,GisslerM,etal.Increasedcardiovascularmortalityinpeoplewithschizophrenia:A24-yearnationalregisterstudy[J].Epidemiology&PsychiatricSciences,2018,27(5):519-527.

[13]姜能志,王艳郁,孙宏伟.抑郁症伴发自杀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06):478-480.

[14]翟长平,崔明,敖翔,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1):3.

[15]梁艺颖,庄雪菲,杨阳,等.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相关行为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09):696-701.

(文章图源:摄图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