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和 我家 附近 的 流浪 狗

專家導讀

會說故事的圖畫

這本書是第十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入選作品,經過編輯的努力,於1997年11月第一次出版,廣受好評與喜愛。就圖畫書的文圖關係和圖像語言來看,它一直是原創作品中極佳的範例之一。

它的文字很少,除了少數幾頁有成人(父親)角色的發言以外,幾乎每一頁不超過兩句話。文字風格簡明、素樸,沒有花俏的裝飾語或贅字,恰如其分的發出小男孩的聲音,傳達他的態度和困惑。至於角色(包括人和狗)的塑造、場景氛圍的安排、情節推展的節奏和層次、引人入勝的戲劇張力,全用圖畫來表現。圖畫的風格與文字風格相稱,只是更大膽並充滿情緒,沒有華麗瑣碎的裝飾圖案,以精準有力的圖像語言完成高明而精彩的圖畫故事。

書名頁上巨大的黑影,暗示恐懼的氣氛。故事一開始,整個畫面全是大大小小的流浪狗,塑造氾濫成災的感覺,設定問題。緊接著連續兩頁誇張的想像畫面,強化問題的嚴重性,「這實在太可怕了!」這句話既可以視為前一頁文字的延續,也可以指涉流浪狗和骷髏的圖像,明快的展現文圖的緊密合作。圖像的線條與顏色隨著情節而變化,描繪了流浪狗從可怕、可憐到可愛的形象。巧妙的構圖亦隨情節發展,從狗大人小(可怕)、人大狗小(可憐)到人與狗的肢體接觸(可愛),轉換人與狗的強弱消長關係。清晰的邏輯思考引導讀者從認識問題的表象開始,進而追究問題背後的成因;從人的情緒感覺開始,進而思索人的責任,並落實在「我」的現實行為上。小男孩獨自「想了一想」的畫面,表現出思考對於這個故事主題的重要意義。

將近十九年之後,創作者修改了線條肌理,並增添了背景圖和細節。新版的字體改為兒童手寫字,符合小男孩第一人稱的敘述語氣,也和手繪地圖的感覺一致。父親趕狗的背景塗上顏色,增添沉重無奈的氣氛,加強與前一頁的連續性。捕犬隊的車子左上方,新增一名抱著狗的女子,與被捕的流浪狗形成對比。原本空白的車牌有了數字,以「救救我」的諧音表達訴求的訊息。結局的畫面改為向右行進的方向,延展出更多的想像空間。

想像空間是圖畫書最迷人之處,讓作品經歷時空考驗而歷久彌新,也是兒童擅長與感興趣的地方。希望這本書繼續讓孩子們享受圖畫書的樂趣。

作者的話

小時候,怕狗的我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會故意繞開有流浪狗的路,我曾經被鄰居的大狼狗咬過,那真是太可怕了,其實我到現在都還滿怕狗的!

19年前畫這本書時,我畫得很快,拿著蠟筆畫得滿臉通紅,有種一氣呵成的快感。改版時,我反覆斟酌,結果花了比當年更多的時間,在畫面中增加了細節和背景,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和氛圍。

當年,我希望可以藉圖畫書讓大人小孩都想想流浪狗的問題,可是隔了多年,現在台灣仍有各種流浪動物問題。我自己現在有了三個孩子,遇到小狗可愛的模樣,我跟孩子都會覺得心動,但我們會先一起討論「可以養牠嗎」這個課題,養狗要付出很多的心力,狗的壽命又比人類短,主人還要面對分離的痛苦等等。我的初衷還是一樣,希望父母藉這本書讓小朋友知道,狗也是一個生命,所以決定要養狗之前,一定要仔細的考慮清楚。

内容简介:

看到流浪狗时,孩子可能会说:“听说他们会咬人,好可怕哦!”

“为什么会有流浪狗?被捕犬队抓走的狗会怎么样呢?”

“小狗好可爱,我可以带回家养吗?”

“怕狗”是赖马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源,小时候被狗咬过的他,把怕狗的心情画进了《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书中的小男孩因为太怕狗,只好“装作一棵树以免被狗咬”,还画了张地图要找“一条没有狗的路”。不过,看到捕犬队抓走流浪狗,男孩也忍不住同情起他们……

你家也有怕狗、或想养狗的孩子吗?

一起共读《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思考流浪动物的问题,书末还有“我可以养狗吗?”问答测验,引导孩子建议如何养宠物的正确观念。

作者简介:

文、图 / 赖马

1968年生,嘉义人。担任过台湾《儿童日报》美编。

27岁那年出版首本书《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即获得好评,获首届台湾《*语日报》牧笛奖,从此成为专职的图画书创作者。目前他与妻女在台东玩耍生活着,在台东美术馆展出过原画展,也在台东铁道旁盖了一间“赖马绘本馆”。A型金牛座的他惯于影像性思考,天马行空的图像趣味源源不绝,一笔一画勾勒出充满想象的世界。

作品有《帕拉帕拉山的妖怪》《早起的一天》《十二生肖的故事》《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吗?》《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慌张先生》《胖先生和高大个》及《赖马迷你作品集》,几乎得过台湾所有重要的图画书奖,曾连续三年登上诚品书店畅销书榜图画书类首位。2007年应邀到日本大坂国际儿童文学馆演讲。每有新作都广受大众喜爱,足以显示赖马在图画书世界的魅力。

作者的话

9年前画这本书时,我画得很快,拿着蜡笔画得满脸通红,有种一气呵成的快感。改版时,我反复斟酌,结果花了比当年更多的时间,在画面中增加了细节和背景,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氛围。

当年,我希望可以借图画书让大人小孩都想想流浪狗的问题,可是隔了多年,现在台湾仍有各种流浪动物的问题。我自己现在有了三个孩子,遇到小狗可爱的模样,我跟孩子都会觉得心动,但我们会先一起讨论“可以养它吗”这个课题。养狗要付出很多心力,狗的寿命又比人类短,主人还要面对分离的痛苦等等。我的初衷还是一样,希望父母借这本书让小朋友知道,狗也是一个生命,所以决定要养狗之前,一定要仔细考虑清楚。

编辑推荐: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优质童书

“好书大家读”年度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

第十届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创作”入选

台湾著名绘本作家赖马的获奖作品,全书文字由赖马大女儿咸鱼手写,两人还一起画了一张流浪狗地图!

讨论流浪动物话题,一定要读的经典图画书。此书入选信谊幼儿文学奖,不仅拥有温暖的彩色蜡笔笔触,也画出了孩子们面对流浪狗又爱又怕的心情!

精彩书评:

会说故事的图画

柯倩华 (儿童文学评论家)

这本书是第十届信谊幼儿文学奖的入选作品,经过编辑的努力,于1997年11月首次出版,广受好评与喜爱。就图画书的文图关系和图像语言来看,它一直是原创作品中优秀的范例之一。

它的文字很少,除了少数几页有成人(父亲)角色的发言以外,几乎每一页不超过两句话。文字风格简明、素朴,没有花俏的装饰语或赘字,恰如其分

地发出小男孩的声音,传达他的态度和困惑。至于角色(包括人和狗)的塑造、场景氛围的安排、情节推展的节奏和层次、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全用图画来表现。图画的风格与文字风格相称,只是更大胆并充满情绪,没有华丽琐碎的装饰图案,以精准有力的图像语言完成高明而精彩的图画故事。

书名页上巨大的黑影,暗示恐惧的气氛。故事一开始,整个画面全是大大小小的流浪狗,塑造泛滥成灾的感觉,设定问题。紧接着连续两页夸张的想象画面,强化问题的严重性,“这实在太可怕了!”这句话既可以视为前一页文字的延续,也可以指涉流浪狗和骷髅的图像,明快地展现文图的紧密合作。图像的线条与颜色随着情节而变化,描绘了流浪狗从可怕、可怜到可爱的形象。巧妙的构图亦随情节发展,从狗大人小(可怕)、人大狗小(可怜)到人与狗的肢体接触(可爱),转换人与狗的强弱消长关系。清晰的逻辑思考引导读者从认识问题的表象开始,进而追究问题背后的成因;从人的情绪感觉开始,进而思索人的责任,并落实在“我”的现实行为上。小男孩独自“想了一想”的画面,表现出思考对于这个故事主题的重要意义。

将近十九年之后,创作者修改了线条肌理,并增添了背景图和细节。新版的字体改为儿童手写字,符合小男孩的叙述语气,也和手绘地图的感觉一致。父亲赶狗的背景涂上颜色,增添沉重无奈的气氛,加强与前一页的连续性。捕犬队的车子左上方,新增一名抱着狗的女子,与被捕的流浪狗形成对比。原本空白的车牌有了数字,以“救救我”的谐音表达诉求的讯息。结局的画面改为向右行进的方向,延展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是图画书非常迷人之处,让作品经历时空考验而历久弥新,也是儿童擅长与感兴趣的地方。希望这本书继续让孩子们享受图画书的乐趣。

商品介绍:
书名:《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
作者: 赖马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出版年: 2018-3-1
页数: 45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3295202

我 和 我家 附近 的 流浪 狗

我 和 我家 附近 的 流浪 狗

我 和 我家 附近 的 流浪 狗

我 和 我家 附近 的 流浪 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