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第三十六條

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雇主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一、依第三十條第二項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一日之例假,每二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四日。

二、依第三十條第三項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一日之例假,每八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十六日。

三、依第三十條之一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二週內至少應有二日之例假,每四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八日。

雇主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時間,計入第三十二條第二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但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必要者,其工作時數不受第三十二條第二項規定之限制。

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且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雇主得將第一項、第二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定之例假,於每七日之週期內調整之。

前項所定例假之調整,應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始得為之。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法條

法規名稱: 勞動基準法 EN

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雇主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一、依第三十條第二項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一日之例假,每二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四日。

二、依第三十條第三項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一日之例假,每八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十六日。

三、依第三十條之一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二週內至少應有二日之例假,每四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八日。

雇主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時間,計入第三十二條第二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但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必要者,其工作時數不受第三十二條第二項規定之限制。

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且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雇主得將第一項、第二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定之例假,於每七日之週期內調整之。

前項所定例假之調整,應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始得為之。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勞動基準法 (民國 109 年 06 月 10 日 ) EN

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八小時,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

前項正常工作時間,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其二週內二日之正常工作時數,分配於其他工作日。其分配於其他工作日之時數,每日不得超過二小時。但每週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第一項正常工作時間,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八週內之正常工作時數加以分配。但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每週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前二項規定,僅適用於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

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保存五年。

前項出勤紀錄,應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至分鐘為止。勞工向雇主申請其出勤紀錄副本或影本時,雇主不得拒絕。

雇主不得以第一項正常工作時間之修正,作為減少勞工工資之事由。

第一項至第三項及第三十條之一之正常工作時間,雇主得視勞工照顧家庭成員需要,允許勞工於不變更每日正常工作時數下,在一小時範圍內,彈性調整工作開始及終止之時間。

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其工作時間得依下列原則變更:

一、四週內正常工作時數分配於其他工作日之時數,每日不得超過二小時,不受前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之限制。

二、當日正常工作時間達十小時者,其延長之工作時間不得超過二小時。

三、女性勞工,除妊娠或哺乳期間者外,於夜間工作,不受第四十九條第一項之限制。但雇主應提供必要之安全衛生設施。

依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修正施行前第三條規定適用本法之行業,除第一項第一款之農、林、漁、牧業外,均不適用前項規定。

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

前項雇主延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一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四十六小時,但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五十四小時,每三個月不得超過一百三十八小時。

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依前項但書規定延長勞工工作時間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但應於延長開始後二十四小時內通知工會;無工會組織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延長之工作時間,雇主應於事後補給勞工以適當之休息。

在坑內工作之勞工,其工作時間不得延長。但以監視為主之工作,或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第 36 條

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雇主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一、依第三十條第二項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
    一日之例假,每二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四日。
二、依第三十條第三項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
    一日之例假,每八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十六日。
三、依第三十條之一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二週內至少應有二
    日之例假,每四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八日。
雇主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時間,計入第三十二條第二項所定延長工作時
間總數。但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必要
者,其工作時數不受第三十二條第二項規定之限制。
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且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雇主得將
第一項、第二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定之例假,於每七日之週期內調整之。
前項所定例假之調整,應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
同意後,始得為之。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報當地主管機
關備查。

顯示立法理由

民國 73 年 07 月 30 日
參照「工廠法」第十五條訂定。
民國 105 年 12 月 21 日
一、法定正常工作時間自一百零五年一月一日起縮減為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後,為
    落實週休二日,並考量例假僅限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始得出勤之
    嚴格規範,經衡平審酌勞資雙方權益,爰修正第一項規定,定明勞工每七日應有
    之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
二、配合現行第三十條第二項、第三項及修正條文第三十條之一有關二週、八週及四
    週彈性工作時間所定各項調整原則,增訂第二項規定,其中第一款與第二款所定
    二週及八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仍維持每七日至少一日,僅休息日可彈性調整,
    惟例假及休息日之總數不減損;至第三款所定四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與現行第
    三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三款規定相同,其例假與休息日亦可於例假及休息日總數不
    減損之前提下彈性調整。
三、為落實休息日應使勞工休息為原則,工作為例外,另考量休息日出勤之時數性質
    上屬延長工作時間,爰增訂第三項,定明除受到一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之限制外
    ,於核計是否超過一個月延長工作時間上限之四十六小時之時,亦併予列計,以
    避免勞工過勞(例如:勞工於休息日若僅工作二小時,依修正條文第二十四條第
    三項規定,應列計延長工作時數為四小時,並併入一個月延長工作時間上限之四
    十六小時計算)。
四、依現行解釋,現行第三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延長勞工工作時間者,不受同條第二項
    所定時數之限制,爰休息日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情況使勞工於休息日
    工作之時數,參照該解釋之意旨,於第三項但書明文規範。
民國 107 年 01 月 31 日
照民進黨黨團再修正動議條文通過。

  • 全選
  • 行政函釋(62)
  • 相關法條(3)
  • 歷史法條(3)
期 間自民國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檢索字詞

:::

  • 首頁
  • 業務專區
  • 勞動條件、就業平等
  • 工時(休息、休假、請假)
  • 勞動基準法第34條及第36條例外情形

  • 回上一頁
  • 友善列印
  • 轉寄友人

  • 更新日期:2022-02-07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規定:「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例假之安排,以每7日為一週期,每一週期內至少應有1日例假,原則上勞工不得連續工作逾6日。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且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例假得於每7日之週期內調整。

   有關勞動基準法第36條例假七休一之例外情形,本部已於110年5月20日公告修正(附件)。所指定之行業,係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評估確有符合「時間特殊」、「地點特殊」、「性質特殊」及「狀況特殊」等例外型態之情形並同意後,再報請本部公告。

  • 發布單位: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
  • 發布日期:2018-02-02
  • 點閱次數:67298

檔案下載

  • 110年5月20日公告修正指定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4項行業 pdf
  • 109年3月6日公告修正指定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4項行業 pdf
  • 108年12月2日公告修正指定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4項行業 pdf
  • 108年1月23日公告修正指定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4項行業 pdf
  • 107年2月27日公告指定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4項行業 pdf
  • 107年8月6日公告修正指定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4項行業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