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許多的開業醫師會在廣告看板上打出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標榜自己專治「自律神經失調」,然後,建議病人先接受自律神經檢測,每次收費400元到1500元不等,其實,這個由心臟科醫師發現「自律神經檢查」的正式名稱是「心律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

記錄幾分鐘的心律HRV的數據做運算後,產生一些數據來推估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平衡性,真的能了解複雜的自律神經系統?

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每次要自費400到1500元不等的「自律神經檢查」,正式名稱是「心律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最早由心臟科醫師發現。(圖/翻攝自youtube)

然後,醫師會拿著一張五花八門看似很專業的檢驗報告,很有耐心地分析你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平衡,甚至有病患跟我說:「講得好準,跟算命一樣!」

事實上,曾經有一個推銷自律神經檢測儀業務代表,指著其中某個圖,向我吹噓如果累積多一點個案,「可以將人格分析的很準,病人會很服你喔!」

老實說,我當場愣住!

我自己怎麼看這種亂象呢?首先,我必須說如果只想調整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平衡,那不免陷入神經失衡的迷思, 除了憂鬱(症)外,大概沒有哪個醫學專業名詞像自律神經失調如此遭到濫用,包括病患或醫師,妙的是自律神經失調根本不是一個診斷病名,充其量那是一種現象,或一群症狀,它也沒有標準的治療準則,因而,不管病因、症狀、治療都是複雜而多變的。

醫師可能沒向病患說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是動態的,上次檢查出交感神經太強,這次反而是副交感神經太旺,更貼近的事實是,大多數的醫師只在初診做一次就判定病患是交感或副交感神經太強,這是極不負責的做法!臨床上,自律神經檢測當「參考」就好,有經驗的醫師判斷才是最準確的。

什麼是「自律神經」?人體內不受大腦意識直接控制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交感神經負責興奮、代謝、戰鬥,而副交感神經負責抑制、儲存、修養等功能,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會不斷地自主調控,以維持適當的平衡。

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自律神經的兩大分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不知不可的自律神經失調 VS. 健康危機

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當自律神經的活性下降,無法調節時,便稱之為「自律神經失調」,受自律神經調控的各個器官也會開始出現症狀。失調的自律神經如同失衡的翹翹板,有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也有可能是副交感神經功能衰退。各種身心疾病都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焦慮症等,壓力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重要因素。

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自 律 神 經 失 調 初 步 自 我 檢 核

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明明不舒服,為什麼查不出來?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症狀的統稱而不是一種病。就像「發燒」所代表的意義是一樣,發燒可能是因為脫水、可能是感冒、更可能是肺炎,病因可輕可重,發燒只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反應,也可說是一種警訊,告訴我們「身體出問題了!」

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的只是器官及組織表面上的神經功能,但患者本身器官及組織結構完好,所以大醫院檢查儀器往往檢查不出問題。但不舒服的狀況仍存在,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如果忽略這些身體訊號,可能會小並累積大病,而錯失治療先機。現在最新式身心能量檢測法,是利用心率變異數據比對來協助分析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及猝死機率,並有機會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這是預防醫學的一大進步。

HRV自律神經檢查

自律神經檢查儀器主要是在測量「心率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經由測量心律變異的程度,來界定自律神經的強弱。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在各專科往往檢查不出問題,心率變異是目前最能量化、也最容易施測的檢查項目,自律神經檢測的客觀數據,有助於醫師判斷患者病情與藥物。

本診所採用身心能量心率變異檢測系統,可以協助分析心臟調節健康指數、心率變異指數、神經敏感指數、情緒壓力指數、心率光譜,藉由問診給予綜合檢查建議,從神經、生理、血液、內分泌等系統之綜合評估,可診斷出自律神經失調之情形與嚴重度,並給予個人適當的輔助療程及生活飲食指導。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治療嗎?

自律神經失調是可以治療的,只是因為患者的臨床症狀往往多樣、複雜,導致許多病患看錯醫生、吃錯藥,徘徊在各科門診中,耗損大量時間、精力、心力交瘁卻還是無法康復。因此藉由自律神經身心能量檢測可以協助,其中包含失調的種類、病因、嚴重度、病發症等分析判別。正確的診斷才可以施以有效的治療。藉由中西醫合併療法,包含:營養補給、藥物治療、運動飲食、身心釋放壓力等生理回饋方法,可以讓輕度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在1-2個月得到改善。

以家醫科醫師王健宇在門診碰到的病人而言,身邊不乏機車主管、恐怖情人、不負責任的老公、不貼心的兒女、失智的長者……,每個人碰到不順遂的機率其實都差不多,但差別在於每個人面對不順遂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也就是所謂的「人格特質」。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事實上性格既決定了你對自己的看法,也決定了你如何看待發生在自身的疾病,更決定了你的健康方向。

延伸閱讀:你都怎麼紓壓?愛生悶氣容易得癌症、有氧體操最有益身心

 

人體就像行駛中的車子 不保養「遲早出狀況」

汽車開到一定公里數,或時常超速又不定期保養,遲早會出狀況,若把人體當成一部車子來看,有些車子本體比較差,還沒到達一定公里數就先出問題。而別人的狀況跟你差不多卻沒生病,那是因為他還沒達到他的極限。

 

大概只有剛出生的小嬰兒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年歲越大, 內外需求增加,整體壓力也跟著提高,長期以往,壓力累積無處宣洩,必找破口。所以現代社會中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應驗了「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這句話。

 

自律 神經 失調 檢測

示意圖/TVBS

 

20個日常情境檢測:你是自律神經失調候選人嗎?

請根據實際狀況,勾選出符合自己的敘述。

 

1. 經常錯過吃飯時間,用餐不定時,有一餐沒一餐。

2. 吃飯通常都需要快速解決,常常不到10分鐘,甚至只有5、6分鐘。

3. 時常覺得精神不濟,必須用咖啡來提神,一天超過2大杯。

延伸閱讀:喝咖啡提神?咖啡因代謝速度緩慢,小心3大副作用

 

4. 時常有人提醒你講話講慢一點,尤其是親近的朋友、同事、家人。

5. 睡前還在想工作或人際相處上的事,甚至造成睡眠困擾。

6. 睡前需要喝點小酒才能入睡。

延伸閱讀:喝酒預防心血管疾病?醫學界已不建議!看看酒精如何傷害你的大腦

 

7. 對於他人的批評非常在意,經常反覆想著對方為何這麼說,久久無法釋懷。

8. 白天上班時常久坐超過2小時以上,甚至一整個上午沒起身走動已是常態。

9. 晚上下班回到家之後,也經常必須處理工作上的事,直到上床睡覺才停止。

延伸閱讀:都已累到摔手機了但還捨不得睡,睡眠出了什麼問題?

 

10. 假日空閒時間,不是和別人吃飯聚會,就是滑手機。

11. 如果沒滑手機、上社群網站,就會覺得自己和社會脫節了,感到非常焦慮不安。

12. 經常在不感到飢餓的情況下狂吃零食。

延伸閱讀:4大跡象自我辨別:你是真的肚子餓,還是心裡餓?

 

13. 經常吃蛋糕、餅乾、巧克力等甜食來代替正餐。

14. 不喜歡喝水,或經常因為忙碌而忘記喝水。

延伸閱讀:健康喝水時刻表:這7個時間務必喝一杯 「少量多次」不暴飲

 

15. 不喜歡也沒有時間運動,很少走路,無論工作或生活常保持固定姿勢或重複動作。

16. 經常因為時間緊迫,習慣一次做很多事。

17. 預期可能發生不確定的狀況,會持續感到不安、焦躁。

延伸閱讀:心理師都在做!緊張不安感到心律不整時 務必一試「1秒鐘冥想法」

 

18. 一整天下來明明已經很疲累,但一躺上床就是難以立即入睡。

19. 總是想把每件事做到最快、最好,對於自己一丁點不完美很在意,無法接受。

20. 一個人獨處時,總是靜不下來,忍不住找事情來做。

延伸閱讀:你是「過動成人」嗎?喋喋不休、衝動購物都是典型症狀

 

上述若有7個以上選項符合,代表你要開始注意自己的生活狀態;若有十四個以上選項符合,代表你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生活狀態。若是連家人、親密朋友和醫生,都曾告訴你要留意自己的生活步調,請你一定要調整及改變。

 

陀螺不停自轉又加速 小心身體出問題

以上是王健宇依20年醫療工作的觀察,針對現代人忙碌工作、生活,所提出的個人觀點。不過大家也不用過度擔心,這些僅供參考,用來提醒各位在繁忙生活裡,別忘了學著慢下腳步,並且多多關照自己的身心,避免不良的習慣對正常生理功能與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假如上述這些習慣發生頻率有明顯升高的情形,表示你這顆自轉的陀螺正在持續加速中,必須注意自己身體是否出現某種程度的不適症狀。唯有越了解自己身上的狀況,接受並尋求幫助,才有可能與它和平共存,心情才會越平順安定,對病情自然才會產生一定的效果。

 

◎ 本文摘自/《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王健宇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檢測嗎?

自律神經檢查儀器主要是在測量「心率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經由測量心律變異的程度,來界定自律神經的強弱。 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在各專科往往檢查不出問題,心率變異是目前最能量化、也最容易施測的檢查項目,自律神經檢測的客觀數據,有助於醫師判斷患者病情與藥物。

自律神經失調如何診斷?

過去的醫學,對自律神經失調診斷尚無法正確掌控,多靠醫師的臨床經驗專業判斷及評估量表,缺乏科學數據。 目前,透過科技的儀器檢測可以做診斷,例如「心律變異(HRV)」、「交感神經皮膚電位反應檢查(GSR)」、「呼吸時呼氣中二氧化碳濃度(CO2)」、「測量姿勢改變時的血壓」等。

自律神經失調有什麼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常見有7 種!.
睡眠失調:失眠,睡眠品質變差,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
心血管疾病:血壓高、心悸、胸悶,容易頭痛頭暈.
免疫力下降:一早就會打噴嚏、變得容易感冒,覺得免疫力下降.
腸胃道症狀:脹氣、拉肚子或便秘,甚至有胃食道逆流.
莫名的疼痛:渾身上下覺得痠痛、疼痛,甚至會有頭痛、耳鳴,但找不出原因.

哪裡有自律神經檢測?

單次自費600到1500元不等的自律神經檢測(正式名稱為心率變異分析,HRV),幾乎已經是身心科、醫美及中醫診所的常見配備,也是許多健檢中心的熱門加選項目之一。 例如,台灣最大健檢機構之一,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以下簡稱聯安診所)便表示,該診所至少8成民眾選擇加做H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