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 瘤 手術 成功 率

很多人因慢性头痛、突发癫痫这两大症状就诊,最终检查出来是脑膜瘤。什么是脑膜瘤,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到底是多少?能彻底治好吗?围绕着脑膜瘤患者最为关心的这几大问题,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主席、美国脑膜瘤协会前主席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结合当前国际前沿的脑膜瘤诊疗进展来为大家专业解答。

脑膜瘤虽大多为良性,但也要引起重视

临床统计显示,脑膜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大多为良性,且多呈缓慢性生长,其出现症状平均约为2.5年。肿瘤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症状,如头痛、癫痫发作、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如肿瘤长在颅顶,多会出现头痛、癫痫发作;长在前颅底,多会出现视力下降、嗅觉消失;长在颅后窝,则表现为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走路不稳等。但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恶性脑膜瘤的生长特性、细胞形态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并且可以发生转移。

据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介绍,脑膜瘤的发病并非单一因素,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也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虽然脑膜瘤多为良性,但随着肿瘤的长大,同样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形成脑疝,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安全手术切除是脑膜瘤治疗的首要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脑膜瘤分为三级,对于I级脑膜瘤,肿瘤生长缓慢,如无症状,可通过MRI扫描监测肿瘤。II级脑膜瘤是非典型脑膜瘤,并且通过手术治疗,术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放疗。III级脑膜瘤是非常具有攻击性的类型,需手术治疗,如果肿瘤复发则需要进行放疗。

那么,脑膜瘤手术成功率是多少呢?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Couldwell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脑膜瘤诊疗经验,在其《颅底脑膜瘤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论文中总结指出——手术一直是优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会使患者5年、10年和15年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3%、80%和68%。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

腦 瘤 手術 成功 率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Couldwell教授论文《颅底脑膜瘤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原文节选

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多少?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Couldwell教授表示,脑膜瘤手术成功率与手术切除程度密切相关,切除率越高,脑膜瘤预后越好,患者生存周期越长。一般根据脑膜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的粘连程度来判断是否能够全部切除肿瘤。如全部手术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手术切除(次全切)。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

脑膜瘤手术是个“技术活”,选医生要谨慎

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多少?部分复杂位置的脑膜瘤手术代表了颅底手术中很难的一类,对神经外科医生的显微技术要求很高。不管面对何种位置、何种大小的脑膜瘤,手术切除时都需要神经外科医生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具备正确的手术策略、决定正确的手术入路、熟悉局部的显微解剖、精炼掌握手术技巧,并辅以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及术中CT等术中监测设施。随着MRI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已极大提高了该区域脑膜瘤的全切除率,显著降低了术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多少?尽可能地全切除脑膜瘤,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长期的研究课题和不懈的追求目标,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不断超越创新、不断精进技术水平,不断突破一个个颅底手术禁区,更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命线,于是也陆续出现了很多以精湛高超的手术技术闻名世界的神经外科专家。现任的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主席、美国脑膜瘤协会前主席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

腦 瘤 手術 成功 率

国际盛名的脑膜瘤治疗大师级专家Couldwell教授

Couldwell教授是美国神经外科界的大师级专家,也是享誉国际颅底外科界的主席级别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即是脑膜瘤的临床诊治、外科管理及其遗传性等,临床上尤其擅长脑膜瘤等脑部、颅底、垂体瘤、癫痫和脑血管神经外科等的显微外科手术。在脑膜瘤治疗方面,Couldwell教授拥有海量的脑膜瘤成功手术切除及良好预后病例,对于岩斜区、后颅窝等复杂高难度位置脑膜瘤,Couldwell教授仍能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肿瘤大小,熟练应用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术设备,采取个性化的手术入路实现极大程度的安全手术切除。Couldwell教授因其在脑膜瘤等颅底外科方面的专长而被国际医学界认可,并经常应邀作为演讲人并指导颅底外科课程。

腦 瘤 手術 成功 率

病例1:72岁男性,脑膜瘤,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图像显示相关的海绵窦受累。

A:影像资料显示,没有临床动眼神经麻痹或面部感觉丧失的证据。注意大的左侧岩斜区脑膜瘤伴有明显的海绵窦受累。

B:结合眶上和幕下岩石方法后,肿瘤从后颅窝切除。术后CT显示切除后颅窝组件,脂肪移植物置于颞骨缺损处

C:三个月的术后MR图像显示海绵窦中的有部分残留肿瘤。

D:患者在3年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患者双眼视力无临床表现。

腦 瘤 手術 成功 率

病例2:57岁女性,磁共振(MR)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一名患有步态共济失调和头痛的脑膜瘤粘连。A:术前检查发现轻度耳聋和步调不稳。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切除大的右岩斜区肿瘤,在手术中,注意到内侧肿瘤密集地附着于脑干,决定实施次全切。术后即刻CT扫描(B)和2年后的随访MR研究(C)的比较表明没有进展的证据。

(注:以上病例来自世界神经外科学院主席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论文山《岩斜区脑膜瘤:手术经验109例》)

此外,Couldwell教授发表了400篇同业评审的专业文章,著述了超过100本书籍章节、7本专业书籍,且多次获得了美国联邦与其他研究款项。他还是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的全世界同行评审、电子出版物 Neurosurgical Focus 的主编,曾在多家专业期刊的编辑委员会任职,包括AANS神经外科医生、神经病学杂志、神经外科和精神病学、神经肿瘤学杂志和神经外科杂志。

Couldwell教授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成员教授之一。作为一个由多位世界闻名的神经外科教授自发组织成立的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旗下成员均由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及各国神经外科协会主席级别的教授组成。他们分别代表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全世界至高的神经外科水平,分别任职各自领域的世界相关协会主席。INC一直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中国有需要的脑膜瘤、垂体瘤、脑胶质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畸形病变、动脉瘤等神经外科特别疑难手术病例,提供世界水准的国际诊疗和手术方案。

当你或亲朋好友得了脑膜瘤,如果想尽可能精准全面地切除肿瘤占位以达到更高的生存率,或是面临需要高难度手术、国内治疗无果的情况,都可以考虑接受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包括Couldwell教授在内的众多世界神经外科大师的会诊和治疗。更多出国治疗费用、流程、评估,欢迎电话咨询400-029-0925。

经常会遇到一些患友及家属经常问我这个脑瘤手术成功率有多高,风险大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首先对患者而言,“成功率”难以界定。每个患者或者家属心目中的标准都不一样,可能以下情况都可以算成功:

腦 瘤 手術 成功 率

患者顺利下了手术台。术后患者顺利恢复意识清醒。术后有了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但是后期慢慢恢复了,也算成功。有时候为了全切除或者多切除病变,不得已而牺牲了一些功能也算成功。对于一些救命性手术(不做难以活下来),保住了性命,也算成功。

但是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随着这些技术的进步,已由之前简单的强调死亡率最小化转为强调发病率最小化,同时还应实现最大程度切除,以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在接受中国知名神经外科资讯平台《神外资讯》杂志对其的专访中这样说。“神经外科手术是一门艺术,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我们必须像工匠一样,经年累月地训练自己的技能。”

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患者都很独特。

2.每个医生的技术不一样,只有你的主刀医生才可以准确评估手术成功率。一些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可以评估手术切除率,甚至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3.成功率是大量病例的统计结果,对于个体病人意义不大,对于个体只有0或1。

4.手术只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就成功结束了。

脑肿瘤手术的安全性一直是世界神经外科医生们共同面临的极大挑战。大脑内部密布着各种与身体功能密切相连的神经、血管,其复杂性不言而喻。而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的脑肿瘤切除手术,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失明、失语、偏瘫、癫痫等大脑功能损伤,而当肿瘤位置处于脑干、胼胝体、丘脑、脊髓等“手术禁区”内,手术难度和风险更是难以想象。想要成功手术,如何避免诸多术后并发症、如何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尽可能避免复发成为中外神经外科医生们面临的极大考验。

那么什么决定着脑瘤的成功率?

临床经验分析表明,脑肿瘤手术切除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手术原则仍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经研究总结,很多长期生存的患者经过了积极规范化的手术,实现极大范围的肿瘤安全切除,复发后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策略。

何以同样的肿瘤会有不一样的切除率?其实,不同的治疗时间、不同的治疗选择、不一样的手术水平乃至不一样的手术治疗设备……都切实影响着切除程度的大小。

1、首次手术全切是良好预后的基础:以小杰所患的颅咽管瘤来举例,由于该病种的高致残率,很多医生满足于延长患者生命,直接建议进行放化疗。但殊不知,放化疗会导致体质进一步下降,且肿瘤难免复发,手术难度也进一步增高。

2、脑瘤的病理类型和位置对脑瘤的切除率有重要影响:具体脑瘤能切除多少,也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生长位置密切相关,如果肿瘤属于低级别的良性肿瘤,一般边界清晰,切除难度较低,而当脑瘤级别较高,一般边界不清晰,难于切除。此外,当脑瘤处于脑干、丘脑、斜坡、枕骨大孔、颈静脉球、颅颈交界区、高位颈髓、大脑功能区、松果体、鞍区等含有复杂神经血管的位置,切除的难度更大,风险更高,这对于手术专家及团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成功经验是关键:脑瘤能切除多少,一大决定性因素即是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团队的配合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前往北上三甲医院寻求治疗,甚至出国治疗。

4、安全的手术技术、手术入路可保证良好术后生活质量:对于颅咽管瘤以及其他复杂位置的脑肿瘤(比如脑干胶质瘤、脊索瘤、矢状窦脑膜瘤等)患者来说,手术切除难度较大,风险较高,这需要成熟的手术团队明确好安全的手术技术、手术入路等。比如有的颅咽管瘤可能更适合经鼻神经内镜切除,但具体仍要根据肿瘤位置严格把控,目前,颅咽管瘤的安全手术入路包括额底纵裂入路、前纵裂或前额纵裂入路、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经翼点入路等,但为保障术中不造成相关的神经功能损伤,具体仍要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和大小对以上入路而做适当修改。

5、尖端的手术设备将进一步提高脑瘤切除率:为使脑瘤达到全切,近年来,许多术中辅助设备应运而生,如“术中实时监测地图”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系统能术中精准定位病变所在位置,帮助主刀医生定向“攻破”肿瘤;而“大脑GPS“术中神经导航能够实时知道脑肿瘤的具体位置,手术医生可以判断到重要的脑功能区和神经纤维的距离有多远,能安全地切除到哪里;对大脑神经实时监控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则用于反映患者术中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通常依靠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来指导外科手术操作,并且在术中预防神经组织发生缺血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