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 麗 斯

康多莉札·康迪·萊斯
Condoleezza Condi Rice
朵 麗 斯
朵 麗 斯
 
美國第66任國務卿
任期
2005年1月26日-2009年1月20日
總統喬治·W·布希
前任克林·鮑爾
繼任希拉蕊·柯林頓
朵 麗 斯
 
美國第20任國家安全顧問
任期
2001年1月22日-2005年1月25日
總統喬治·W·布希
前任桑迪·伯格
繼任史蒂芬·哈德利
個人資料
出生1954年11月14日68歲)
朵 麗 斯
 
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
國籍
朵 麗 斯
 
美國
政黨
朵 麗 斯
共和黨
母校丹佛大學
聖母大學
職業史丹福大學教授
專業外交家

康朵麗莎·「康迪」·萊斯(英語:Condoleezza "Condi" Rice,1954年11月14日),美國政治家,曾任美國國務卿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國務卿,亦是就任此職的第二位非裔美國人(繼柯林·鮑爾之後)以及第二位女性(繼歐布萊特之後),同時也是第一位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女性。

目次

  • 1 童年
  • 2 求學
  • 3 政治生涯
  • 4 教授生涯
  • 5 私人生活
  • 6 參考文獻
  • 7 外部連結

童年[編輯]

萊斯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聖家社區醫院[1],是家中的獨生女。父親小約翰·韋斯利·萊斯是西敏教堂長老教會的牧師,母親安吉利娜·萊斯是一名音樂教師。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的尼可拉斯·萊曼刊在《紐約人》中的文章寫道,「伯明罕最知名的富有黑人家庭是從事保險業的加斯頓家族。排名第二的是阿爾瑪·鮑爾一家(阿爾瑪·鮑爾嫁給了柯林·鮑爾);她的父親和叔叔曾經是城中兩所黑人中學的校長。」[2]1967年,由於萊斯的父親接受丹佛大學所提供的一項管理職務,一家遷居丹佛。她的名字是由義大利語中表達「甜美的演奏」的單詞「con dolcezza」變化而來。[3]萊斯自小學習鋼琴,琴藝達到鋼琴演奏家水準.

求學[編輯]

萊斯首先於丹佛大學取得政治學學士學位,後再取得聖母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及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博士學位。她在丹佛大學的啟蒙老師是美國前國務卿馬德琳·歐布萊特的父親──自捷克斯洛伐克流亡至美國的外交官--科貝爾教授。除了母語英語,萊斯還會講俄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政治生涯[編輯]

朵 麗 斯

萊斯與馬來西亞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會面(2006年6月27日)

朵 麗 斯

在簽署《印美民用核協議英語India–United States Civil Nuclear Agreement》後,印度外交部長普拉納布·慕克吉與萊斯一起合影(2008年10月10日)

1989年起在喬治·H·W·布希政府任職。1991年,為老布希撰寫了《基輔雞演說》,警告烏克蘭「自殺式民族主義」,演說發布後三個月烏克蘭獨立,蘇聯解體,該演說在烏克蘭和美國引發爭議。

朵 麗 斯

2017年3月31日萊斯與總統唐納·川普

在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的第一任期間任職國家安全顧問。她是擔任此職的第二位非裔美國人和第一位女性。2004年11月16日,布希提名萊斯,接替克林·鮑爾成為國務卿。2005年1月26日,美國參議院以85票對13票確認她的提名,而她在當日爾後宣誓就職。萊斯的主張向來是以軍事手段解決對外關係的主要手段,作風跟倫斯斐等官員同屬鷹派。2006年中東的黎巴嫩戰爭引發萊斯與總統布希的意見不同[4]。在布希擔任總統期間,曾公開表示過對國務卿萊斯的不滿。 她表示美國長久以來的立場未變,根本利益在於一個和平與穩定的兩岸關係,美國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萊斯表示「中美有許多歧見須面對,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南海造陸」,同時她也表示「希望中美願意就氣候變遷的問題共同想辦法解決」。

教授生涯[編輯]

退出政壇後,萊斯擔任了史丹福大學教授一職。

私人生活[編輯]

萊斯並未結過婚,也沒有子女。

參考文獻[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21-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30).
  2. ^ Condoleezza Rice - Academic Kids. [2005-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12-19).
  3. ^ The Hair-raising Truth - Condoleezza Ric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04-03.
  4. ^ 存档副本. [2006-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外部連結[編輯]

朵 麗 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康朵麗莎·萊斯
  • Condoleezza Rice, PhD. 史丹福大學. [2017-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前任:
克林·鮑爾
朵 麗 斯
美國國務卿

2005年-2009年
繼任:
希拉蕊·柯林頓
前任:
桑迪·伯傑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2001年-2005年
繼任:
史蒂芬·哈德利

美國國務卿

  • 湯瑪斯·傑佛遜
  • 埃德蒙·倫道夫
  • 提摩西·皮克林
  • 約翰·馬歇爾
  • 詹姆士·麥迪遜
  • 勞勃·史密斯
  • 詹姆士·門羅
  • 約翰·昆西·亞當斯
  • 亨利·克萊
  • 馬丁·范布倫
  • 愛德華·利文斯頓
  • 路易斯·麥克萊恩
  • 約翰·福賽思
  • 丹尼爾·韋伯斯特
  • 埃布爾·P·厄普舍
  • 約翰·C·卡爾霍恩
  • 詹姆士·布坎南
  • 約翰·M·克萊頓
  • 丹尼爾·韋伯斯特
  • 愛德華·埃弗里特
  • 威廉·L·馬西
  • 路易斯·卡斯
  • 傑里邁亞·S·布萊克
  • 威廉·H·蘇厄德
  • 伊萊休·B·沃什伯恩
  • 漢密頓·菲什
  • 威廉·M·埃瓦茨
  • 詹姆士·G·布萊恩
  • 法雷迪·狄奧多·弗里林海森
  • 湯瑪斯·F·貝亞德
  • 詹姆士·G·布萊恩
  • 約翰·W·福斯特
  • 華特·Q·格雷沙姆
  • 理察·奧爾尼
  • 約翰·舍曼
  • 威廉·R·戴
  • 海約翰
  • 羅脫
  • 勞勃·培根
  • 菲蘭德·C·諾克斯
  • 威廉·詹寧斯·布萊恩
  • 勞勃·藍辛
  • 班布里奇·科爾比
  • 查爾斯·埃文斯·休斯
  • 法蘭克·B·凱洛格
  • 亨利·路易斯·史汀生
  • 科德爾·赫爾
  • 小愛德華·斯特蒂紐斯
  • 詹姆士·F·伯恩斯
  •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 迪安·艾奇遜
  • 約翰·福斯特·杜勒斯
  • 克里斯汀·赫脫
  • 迪安·魯斯克
  • 威廉·P·羅傑斯
  • 亨利·季辛吉
  • 賽勒斯·范錫
  • 埃德蒙·馬斯基
  • 亞歷山大·海格
  • 喬治·普拉特·舒爾茨
  • 詹姆士·貝克
  • 勞倫斯·伊格爾伯格
  • 沃倫·克里斯多夫
  • 馬德琳·歐布萊特
  • 柯林·鮑爾
  • 康朵麗莎·萊斯
  • 希拉蕊·柯林頓
  • 約翰·凱瑞
  • 雷克斯·蒂勒森
  • 麥克·龐皮歐
  • 安東尼·布林肯

朵 麗 斯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勞勃·卡特勒 → 迪倫·安德森 → 威廉·H·傑克森 → 勞勃·卡特勒 → 戈登·格雷 → 麥克喬治·邦迪 → 沃爾特·羅斯托 → 亨利·季辛吉 → 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 →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 理察·V·艾倫 → 小威廉·克拉克 → 勞勃·C·麥克法蘭 → 約翰·彭德克斯特 → 弗蘭克·卡盧奇 → 柯林·鮑爾 → 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 → 安東尼·雷克 → 山迪·柏格 → 康朵麗莎·萊斯 → 史蒂芬·哈德利 → 詹姆士·L·瓊斯 → 湯瑪斯·多尼隆 → 蘇珊·萊斯 → 麥可·T·弗林 → H·R·麥克馬斯特 → 約翰·博爾頓 → 勞勃·C·奧布萊恩 → 傑克·蘇利文

朵 麗 斯

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內閣(2001年-2009年)

 

內閣成員

國務卿

柯林·鮑爾(2001年-2005年)- 康朵麗莎·萊斯(2005年-2009年)

朵 麗 斯

財政部長

保羅·奧尼爾(2001年-2002年)- 約翰·W·斯諾(2002年-2006年)- 亨利·保爾森(2006年-2009年)

國防部長

唐納·拉姆斯菲爾德(2001年-2006年)- 勞勃·蓋茲(2006年-2009年)

司法部長

約翰·阿什克羅夫特(2001年-2005年)- 阿爾韋托·岡薩雷斯(2005年-2007年)- 麥可·穆凱西(2007年-2009年)

內政部長

蓋爾·諾頓(2001年-2006年)- 德克·肯普索恩(2006年-2009年)

農業部長

安·維尼曼(2001年-2005年)- 邁克·約翰斯(2005年-2007年)- 埃德·謝弗(2008年-2009年)

商務部長

唐納·埃文斯(2001年-2005年)- 卡洛斯·古鐵雷斯(2005年-2009年)

勞工部長

趙小蘭(2001年-2009年)

衛生與公眾
服務部長

湯米·湯普森(2001年-2005年)- 邁克·萊維特(2005年-2009年)

教育部長

羅德·佩奇(2001年-2005年)- 瑪格麗特·斯佩林斯(2005年-2009年)

住房與城市
發展部長

梅爾·馬丁內斯(2001年-2003年)- 阿風索·傑克森(2003年-2008年)

運輸部長

諾曼·峰田(2001年-2006年)- 瑪麗·彼得斯(2006年-2009年)

能源部長

斯賓塞·亞伯拉罕(2001年-2005年)- 山繆·博德曼(2005年-2009年)

退伍軍人
事務部長

安東尼·普林奇皮(2001年-2005年)- 吉姆·尼科爾森(2005年-2007年)- 詹姆士·皮克(2007年-2009年)

國土安全部長

湯姆·里奇(2003年-2005年)- 麥可·切爾托夫(2005年-2009年)

 

內閣級別成員

副總統

迪克·錢尼(2001年-2009年)

白宮幕僚長

安德魯·卡德(2001年-2006年) - 約書亞·博爾頓(2006年-2009年)

國家環保局局長

克里斯蒂娜·托德·惠特曼(2001年-2003年) - 邁克·萊維特(2003年-2005年) - 史蒂芬·詹森(2005年-2009年)

管理及預算
辦公室主任

米奇·丹尼爾斯(2001年-2003年) - 約書亞·博爾頓(2003年-2006年) - 勞勃·波特曼(2006年-2007年) - 吉米·納索(2007年-2009年)

毒品管制局局長

約翰·華特斯(2001年-2009年)

貿易代表

勞勃·佐利克(2001年-2005年) - 勞勃·波特曼(2005年-2006年) - 蘇珊·施瓦布(2006年-2009年)

聯邦應急
管理局局長

喬·奧爾博(2001年-2003年)

規範控制
朵 麗 斯

  • WorldCat Identities
  • BIBSYS: 97018436
  • BNE: XX5411951
  • BNF: cb15093338z (data)
  • CONOR: 30712931
  • FAST: 106240
  • GND: 123871913
  • ISNI: 0000 0001 1071 227X
  • LCCN: n82242801
  • NARA: 10570013
  • NDL: 01069378
  • NKC: jn19990006997
  • NLP: A29985912
  • NNL: 000450444
  • NTA: 071559183
  • SNAC: w6fc5sdf
  • SUDOC: 072241675
  • VIAF: 747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