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讀後感

【方思行書評】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讀後感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讀後感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讀後感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讀後感

與大家闊別了一段時間之後,方思行又在《書林漫步》再和大家一同看書。

很多人都說,香港是一個無民主,但有自由的地方。實際情況又是否這樣呢?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專業顧問、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在他的新書《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中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受到一道道無形的自我審查所衝擊。

不少人,尤其是新聞工作者都認為,新聞界確實存在自我審查的情況,但他們又未必可以舉出實證,甚至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新聞工作,當然講求專業。不過,區家麟認為,「專業」正是新聞機構管理層或上司,用以規範記者工作的上佳方式。事事講求中立、客觀、持平,實際上是扯後腿。

《二十道陰影的自由下》這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作者區家麟的博士論文。經過六年時間有系統的硏究,他得出一個結論,雖然無實證香港的新聞界存在自我審查,但就有二十道陰影,他稱之為「結構性審查」。

區家麟在接受訪問時說,基本上過去這麼多年來,沒有人會直接承認,如何去證實自我審查?在作者提出這個結構性審查概念中,現時很多前線記者連自我審查的機會都沒有,意思是他們在日常的運作當中已經基本上沒有時間去思考、去做一些深入報導和發掘真相的事,也沒有機會接觸一些政治敏感的事情。為何會導致這個狀態呢?某程度就是「結構性審查」。

所謂「結構性審查」,包括搞不對稱平衡、迷信權威、強調記者要中立、抽離、被動,不鼓勵調查報導,訂立雙重標準,操控廣源分配,人事升遷等,企圖影響新聞內容。

區家麟又表示,有贊助的節目,即比較軟性、非政治化的節目,結果就是有很多比較敏感的、政治化的話題完全被忽略。單看一件事不能說是結構性審查,或者是一種審查;但如果看到種種不同的行為,加在一起,有很多不同的面向,都同時令到內容越來越親建制,或迴避一些敏感的話題,他稱為「結構性審查」。這是多少的問題,而不是有沒有的問題。

作者不單只將這些「結構性審查」有系統地描繪出來,更以不同的研究實例,去說明這些審查是如何運作的。行內人看後定自有同感,一般讀者看後,就更可了解「自我審查」如何在沒有實證下出現。

書中提出一點,是我非常認同的。作者提出,有傳媒機構專門招募一些經驗不足的記者,因為他們較容易順從上司的決定,稱之為「幼嫩培育」;或者以「生產線」形式採訪,即每個記者只負責一則新聞的一部分,令他們在採訪過程中,見樹不見林。結果只有採訪主任或新聞部主管才洞悉每天的新聞大局,從而更容易操控內容。

不過,想深一層,市民大眾一定不會喜歡看或聽一些經過自我審查的新聞,亦即是說沒有市場。為何老闆要專門令自己的新聞或生意沒有市場呢?你一定會說,他們自有其他生意,會因此而得益。但香港是一個自由經濟的社會,如果講真話的新聞才有市場,就不會沒有人去做。是否香港人根本並不在意新聞有沒有經過自我審查,還是在「結構性審查」的操作之下,大家根本看不出來呢?希望今天介紹的這本書《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能夠刺激大家的思考。

前幾天終於完成用了幾個月斷斷續續讀畢的《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香港新聞審查日常》,讀於亂世,份外感觸與共鳴。
(不要笑我2020年才去看2017年的書)

看此書時,常常想起當初為何萌生就讀新傳的念頭,單純因為初中時看的一套韓劇《Pinocchio》,劇內的傳媒依附權貴、顛倒是非,以歪曲的報道摧毁了一條生命與一個美滿的家庭,那個家庭的孩子長大後都成為了記者,但他撇開私怨,以不偏不倚的報道揭發大型貪污案件,拯救了無數冤枉的人們。有感新聞工作起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作用,當時希望將來的自己都能擔負這種重責,但愈長大發覺新聞制度不如想像中簡單,制肘與限制處處,新聞審查更是記者路上最大的屏障。

1994年「亞視六君子事件」讓香港的新聞審查露出端倪,97回歸後,新聞審查的情況更是變本加厲,但大概因為前車可鑑,審查不如以往般硬性強制,與其說是無從查探的「自我審查」,大多數的新聞審查實為悄無聲息的「結構性審查」,自動篩選成為內化無形的過程,透過一套支配編採方針的制度規律,以不作為、淡化、轉移焦點等,把新聞內容導向有利於建制,偏離真相。

談到這裏,且不談早前鬧得滿城風雨的蘋果被搜事件,我反倒想起無線前中國組主管陳鐵彪空降接手Now TV新聞台,以及沒甚麼人談論的8月頭有線新聞人事大調配,行內威望極高的執行董事馮德雄轉任顧問,換來「接班三人組」謝燕娜、李臻、陳興昌,事件沒在社會帶來大迴響,卻是新聞界中的BIGBIG NEWS。Cable向以「有線中國組」、「新聞刺針」精闢獨到的報道聞名,更有「有線快樂新聞部」的存在,以往為行內普遍認為新聞做得最好的電視台,但歷經2017年易主、員工大量流失、如今的高層大地震,一切輝煌美好的過往會否化為傳說與神話,實為未知。

縱然如此,面對著充滿動蕩的2020年,被稱為「第五權」的網絡媒體如雨後春荀般湧現,好像為新聞行業帶來新轉機,沒有背後大集團的宏觀企業因素牽掛,又有市場的支持,把持好專業與規範,審查的情況自然減少,資訊在網上大量流轉與轉發,微小的力量好像能帶來點點𥌓光。

自由如何失落?審查如何滲透於媒體的運作細節?

這樣的新聞,你是否看得清楚看得真?

「中立」、「客觀」等專業光環,往往暗藏「殺機」,加上機械化生產線一樣的新聞運作及機構行政權力之巧妙運用,能化審查於無形,把新聞內容淡化、扭曲和轉移焦點,不利於呈現事實真相。本書提出新概念「結構性審查」,檢視香港新聞審查的暗湧,揭露新聞日常運作隱密的一面。資深傳媒人區家麟,訪談數十位同業,結合經驗與理論,循微觀與宏觀層面,謹慎而冷靜地探尋香港廣播新聞媒體自我約束行為的來龍去脈,闡述操控的二十道陰影。讀者可視本書為審查利器一覽表、專業淪落之警報系統,不只適用於新聞界,其他自主受威脅的專業,也能在這些概念中找到共鳴。

「很多市民和記者都認為主流媒體有自我審查,但要充分了解這些『審查』如何發生,殊不容易。不過,本書把這個千絲萬縷的題目闡釋得有條不紊,而且充滿洞見。區家麟帶著二十年工作經驗回歸校園,這本書展現了理論和經驗結合的威力,是一本所有關心香港社會轉變的人都應該閱讀的書。」

—李立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面對幾近無跡可尋的新聞自我審查現象,我們需要曾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又脫離了這環境的新聞人,借助學術研究的調查和批判能力,深入剖析隱蔽式自我審查運作背後的程式密碼,區家麟的《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香港新聞審查日常》為我們提供了解開密碼的鑰匙。」

—劉進圖(《明報》前總編輯、明報教育出版營運總裁)

區家麟,史丹福大學奈特新聞學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哲學博士,現任該院專業顧問,兼任香港電台烽煙節目主持,擁有超過25 年香港傳媒行業經驗。著有《潮池》、《他他巴》、《傘聚》(獲2015 年香港書獎),曾任無線電視新聞及資訊部公共事務科高級監製、時事節目《新聞透視》主持,所監製及採訪之新聞紀錄片曾獲皮博迪大獎、中大新聞獎等獎項。

李立峯序

2002年,香港的新聞自由程度,在無國界記者的排名榜上是全球第18位。2017年,香港的排名跌至第73位。

香港的新聞自由困境,根源在於政治經濟結構。不過,大老闆是誰,不能解釋所有媒體現象。吳光正是全國政協,何柱國是全國政協,李澤楷是北京市政協,但有線新聞、《星島日報》和Now新聞還是有分別的。雨傘運動參與者極不信任TVB,但拍下七警動武的正是TVB。不管電視台高層後來如何處理該新聞,影像是先被拍下來和播放了,後來更成為呈堂證供。

媒體的表現充滿內在矛盾。很多市民和記者都認為主流媒體有自我審查,但要充分了解這些「審查」如何發生,殊不容易,因為新聞機構有其複雜性、新聞理念有其模糊性、新聞工作者有能動性、新聞事件有偶然性。結果,「審查」這東西難以捉摸,甚至不易定義,自然也難以分析。

不過,本書把這個千絲萬縷的題目闡釋得有條不紊,而且充滿洞見。區家麟在〈序篇〉中說,帶著二十年工作經驗回歸校園,使他「體會『理論與經驗結合』的實在」。同樣地,這本根據他的博士論文改寫而成的書,也展現了理論和經驗結合的威力。

這不只是一本分析新聞媒體(自我)審查的書。我相信,這本書對我們了解香港社會也有很大幫助。社會制度和機構的運作如何在有意或無意間蠶食自由和專業自主,大概不單是新聞界要面對的問題。這是一本所有關心香港社會轉變的人都應該閱讀的書。

李立峯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劉進圖序

新聞自我審查往往難以發現,所以無從防止。當新聞主管收到施壓的電話,轉過頭便剪裁新聞內容,外人根本難以得知。然而,這種初階自我審查還是有痕跡的,新聞機構內的員工是知道的。更可怕的是,當自我審查的意識深入各級主管的腦海,迴避敏感預防壓力成為機構的文化,自我審查就無跡可尋,連電話也沒有,一切就像自然而然地發生。

面對幾近無跡可尋的新聞自我審查現象,我們需要曾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又脫離了這環境的新聞人,借助學術研究的調查和批判能力,深入剖析隱蔽式自我審查運作背後的程式密碼,區家麟的《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香港新聞審查日常》為我們提供了解開密碼的鑰匙。

區家麟和我都是在風起雲湧的1989年加入香港新聞界,他做電視,我做報紙,偶然在採訪場合相遇,彼此敬重。四分一個世紀過去,我們在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結緣,我兼職教傳播法,他做博士論文專研新聞審查,又教新聞實戰心得,偶爾談起新聞行業日走下坡,內外交困,不免百感交集。我們都在問,可以為下一代人做甚麼?

要抗衡新聞自我審查的洪流,除了要有辨識的能力,手握破解審查運作程式密碼的鑰匙,還要在每個重要的新聞戰線,如電台、電視台、報紙、網站,都有最少一個機構,是敢於按正常新聞邏輯運作的,能夠為每天的新聞產出提供「基準」,折射出周邊同類新聞機構自殘的陰影。

香港過去不缺這樣的「基準」,如今卻岌岌可危。一群已經上了岸的新聞老兵再度下海,發起一個稱為「眾新聞」的小型網站,承諾純按公眾利益和新聞專業準則運作,就是想在新媒體領域樹立一個「基準」。但願香港有更多新新舊舊的基準。

劉進圖
《明報》前總編輯
明報教育出版營運總裁
「眾新聞」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