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ga 後 座

Ford Kuga ST-Line 以第一輛 SUV 之姿加入 7Car<小七車觀點> 長期測試車輛陣容,對於其後座空間表現自然也十分期待。今年小七哥本人也曾在美國體驗當地的 Escape,本文除分享 Kuga ST-Line 後座空間表現之外,也會與美規進行比較。

Kuga 後 座

在甫上市初期,Kuga 車系受到客貨車認證方式的影響,而在後座椅後方與行李廂之間加入一支鐵桿來滿足法規要求,影響了後座頭部空間及椅背傾斜調整幅度,興起網友們熱議。如今購入 Kuga ST-Line 後,領取的車輛已暫時移除鐵桿,因此可產生俗稱「解封印」的完整後座空間機能表現,實際使用迄今算是寬敞,令人滿意。 

Kuga 後 座

本站實際量測 Kuga ST-Line 的後座空間各項數據,椅面長度約為 47 公分,椅背長度約為 57 公分(椅面及椅墊總長與美規落差約 2.5 公分) ,椅背可在約 94.4~109.8 度之間進行傾斜調整 (較美規之範圍多約 2.4 度),而後座寬度來到約 145 公分之譜 (較美規寬約 12 公分),也可進行前後約 16 公分的滑移調整,滿足不同身形成人入座的需求,頭部與膝部均保有餘裕。

Kuga 後 座
拉起兩側後座椅墊上的拉環,可進行椅背傾斜角度調整及放倒設定。

Kuga 後 座
後座椅背可調整至最聳立的 94.4 度傾斜角度。

Kuga 後 座
調整至最傾斜狀態可達到 109.8 度的傾斜角度。

在地面部分,本站實際量測 Kuga ST-Line 的中央隆起高度約為 11 公分,中央隆起寬度約為 20 公分,與美規相當接近,對於中央腳部的影響仍在可接受範圍,不致產生不舒適感,而前座椅與地面間的高度,可在 15~24 公分範圍間設定。整體而言,Kuga ST-Line 在後座空間的表現,對於 SUV 的訴求而言相當稱職。

Kuga 後 座
Kuga ST-Line 的中央隆起高度約為 11 公分,中央隆起寬度約為 20 公分,對於中央腳部的影響仍在可接受範圍,不致產生不舒適感。

Kuga 後 座
中央扶手後方設置 2 個空調出風口,後座乘客可調整風向及風量,底部提供 USB Type C 及 USB Type-A 電源插座。

本週使用情形方面,Kuga ST-Line 總里程已突破 1,200 公里,新車磨合期逐漸結束,所有機件與功能運作均正常,油耗部分,自前一次加滿 95+ 無鉛汽油後,在台北市區行駛約 165 公里後再度於 10/31 添加 32.73 公升的 98 無鉛汽油,換算平均油耗數字約為 5.041km/L。

Kuga 後 座

Kuga 後 座

BackTop

瞭解完目前國產休旅車級距的市場狀況、產品生態與車系沿革,且針對內裝配備進行過比較後,緊接著的「空間機能篇」中,試車組不但將放下型錄、拿出捲尺,實際丈量 Ford Kuga、Honda CR-V、Hyundai ix35 與 Toyota RAV4 的後座與行李廂空間,還將搬出 3 只行李箱、1 輛折疊自行車,以及 3 名標準身材的乘員,考驗它們的空間規劃能力。

休旅車除了車身高、視野開闊而受到駕駛人的青睞外,通常會選擇購買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受到它們的大空間與便利性所吸引,所以是否能提供舒適、充足且多樣的空間安排,往往便是此級距新車能否勝出的重要關鍵。

空間比較表格
車型 Toyota RAV4 Honda CR-V Ford Kuga Hyundai ix35
車身尺碼
車長 (mm) 4,570 4,545 4,524 4,410
車寬 (mm) 1,845 1,820 1,838 1,820
車高 (mm) 1,670 1,685 1,695 1,690
軸距 (mm) 2,660 2,620 2,690 2,640
後排座椅空間表現
後排座椅膝部空間 (cm) 21 17 12 13
後排座椅頭部空間 (cm) 13 13 10 9
後排座椅椅面寬度 (cm) 126 131 125 134
後排座椅椅面長度 (cm) 48.5 46 46 49
後排座椅椅面距車頂高度 (cm) 90 87 92 93
車尾行李箱空間表現
行李箱深度 (cm) 96 98 86 90
行李箱寬度(最窄處) (cm) 110 97 103 102
行李箱高度 (cm) 86 93 91 76
行李箱距地高度 (cm) 65 70 72 74
車尾門開啟後門把距地高度 (cm) 191 187 194 192
後排座椅頃倒後置物空間最大深度 (cm) 190 185 171 182

5 人行、不行?後座舒適決勝負

參與本次休旅車集體評比的 4 位選手中,雖然有一名東瀛外援,但就車身尺碼與車身形式而言,都屬中型休旅車級距,車身尺碼則介於 4,410 至 4,570mm 之間,其中、車身長度最長者為全長 4,570mm 的 Toyota RAV4,最短者則為 4,410mm 的 Hyundai ix35;而與車室空間表現息息相關的軸距部分,則由車長 4,524mm 的 Ford Kuga 以 2,690mm 奪冠,車身最長的 Toyota RAV4 則為亞軍、擁有 2,660mm 軸距,Hyundai ix35 的軸距 2,640mm,至於軸距最短的為 Honda CR-V、僅有 2,620mm。

Kuga 後 座

此回參與休旅車集體評比的 4 位選手,車身尺碼介於 4,410 至 4,570mm 之間,其中車身長度最長者為 Toyota RAV4,最短者則為 Hyundai ix35;軸距部分則由 Ford Kuga 以 2,690mm 奪冠,軸距最短者則為 Honda CR-V。

不過、儘管軸距越長的車款,通常都能獲得較寬裕的空間及乘坐舒適性,但這幾年由於內裝設計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空間規劃的巧思獲得採用,所以車身其實已不需要太大,即能夠換來充足的舒適和寬敞,而這點、在我們前一回「一般進口休旅車集體評比」的空間機能篇中,就已經獲得了證實。

所以這次試車組同樣替這 4 輛中型休旅車準備了數個關卡,除了分別量測後座無乘客及搭載一名乘客後所剩的頭部與膝部空間外,還模擬了乘坐 5 人時的後座狀態,並利用一輛折疊自行車、一只大型行李箱和兩只登機箱來考驗行李箱的空間及機能,而首先進行的測試,即為後排空間表現究竟哪輛車最為寬敞,並以身高 174 公分的筆者為乘坐範例。

Kuga 後 座

儘管 Ford Kuga 軸距長度為 4 車之冠,但是後座膝部空間僅有 12 公分,是本次評比車款中最窄的車型,頭部空間表現則有 10 公分。Ford Kuga 後座椅背寬度為四款車型中最窄的 125 公分,三人乘座之下已有肩膀前後交疊的狀況,長途乘坐下的舒適性會因此而略打折扣。

儘管軸距長度為 4 車之冠,但是將前座調整成適合筆者的座姿、再坐進當紅 Ford Kuga 的後座後,膝部空間卻僅有 12 公分,是本次評比車款中最窄的車型,恐怕較不利長里程的旅行,頭部空間表現則有 10 公分。軸距最短的 Honda CR-V 在相同的條件下,則擁有 17 公分之膝部空間,頭部空間亦有 13 公分之多,實測成績已成功推翻長軸距才有大空間的傳統。

Kuga 後 座

軸距最短的 Honda CR-V 在相同的乘員測試條件下,後座則擁有 17 公分的膝部空間,頭部空間亦有 13 公分,實測成績已成功推翻長軸距才有大空間的傳統印象。Honda CR-V 後座椅橫寬亦有 131 公分的量測數據,三人乘坐下的空間表現僅次於 Hyundai iX35。

車長最短的 Hyundai iX35,膝部空間則有 13 公分,頭部空間則為這次最小的、只有 9 公分而已,但是拜大面積玻璃天窗所賜,並不會產生壓迫感;至於車長 4,570mm 的 Toyota RAV4,後座單人量測的數據最為亮眼,不但膝部空間多達 21 公分,頭部空間也與 Honda CR-V 同為 13 公分。

Kuga 後 座

車長最短的 Hyundai iX35,膝部空間具備 13 公分的量測表現,頭部空間受車頂線條及天窗影響,僅有四車中最少的 9 公分量測數據。但車寬只有 1,820mm 的 Hyundai ix35,後排椅面量測數據竟達 134 公分,是唯一較能讓 3 名乘客都露出微笑的一輛車。

攸關後座空間是否寬敞的另一項關鍵,則是椅面之寬度,所以這次我們同樣以編輯部裡 3 位身材較接近標準值的同仁來示範,並加以量測;其中,車寬只有 1,820mm 的 Hyundai ix35,後排椅面竟有 134 公分之多,是唯一較能讓 3 名乘客都露出微笑的一輛車,Honda CR-V 亦有 131 公分寬,坐在一起也還不至於吵起來,但 Toyota RAV4 及 Ford Kuga 分別只有 126 公分與 125 公分,所以 3 位乘客的肩膀會有前後交疊的狀況,坐起來就真的不舒適了。

Kuga 後 座

車長 4,570mm 的 Toyota RAV4,後座單人評測的膝部空間多達 21 公分,頭部空間也與 Honda CR-V 同為 13 公分。但後座椅面寬度測試數據僅有 126 公分,三人乘坐下的空間表現仍不及 Hyundai ix35 與 Honda CR-V。

此外,椅面長度夠深、才能提供乘客足夠的大腿支撐性,當然會影響後排乘客長途乘坐時的舒適與否,而這 4 輛車在實際測量後,Hyundai ix35 最後以 49 公分的深度領先群雄,僅以 0.5 公分居次的則為 Toyota RAV4 的 48.5 公分,Honda CR-V 和 Ford Kuga 的椅面深度則同樣都是 46 公分。

4 口之家的 3 天 2 夜輕旅行測試

結束嚴苛的乘坐空間表現後,為了考驗這 4 輛車能否滿足一個 4 口之家、三天兩夜的 6 輪 (4 輪+2 輪) 國內旅行,試車組除了實際丈量這 4 名選手行李廂內部的尺碼外,也再次帶來了 1 只容積 63 公升的行李箱、2 只容積 35 公升的登機箱,以及 1 輛折疊自行車,實際測試這 4 款休旅車的行李廂胃口究竟有多大?

車尾行李廂的空間大小,雖然新車型錄上都會以「公升數」標示的相當清楚,但實際使用時,這些數字通常只能用來參考,因為行李廂是否好用,跟行李廂內的平整度、開口高低,以及尾門的造型等有關,所以唯有實際擺放行李來測試,才能真正評測出高下。

試車組首先測試的、是本次集評軸距最長的主角 Ford Kuga,軸距 2,690mm 的 Kuga,行李廂的深度、寬度 (最窄處) 與高度,依序為 86/103 與 91 公分,行李廂底板距地高度為 72 公分,車尾開啟後,把手距地高度來到 194 公分,為這次集評 4 輛車中實測最高的,對於身高較為嬌小的使用者來說,使用上可能就會有點吃力,不過試駕車款具備了電動尾門的配置,且可調整尾門開啟的高度,可彌補行李廂把手設計較高的問題。

Kuga 後 座

軸距 2,690mm 的 Kuga,行李廂的深度、寬度 (最窄處) 與高度,依序為 86/103 與 91 公分,行李廂底板距地高度為 72 公分,車尾開啟後把手距地高度為 194 公分,為四款車型之最。不過其也是四款車型中、唯一具備可調整開啟角度電動尾門的車型。Kuga 可成功地放入行李箱、2 只登機箱與折疊自行車,但是由於得符合客貨車的法規,所以行李廂底板擁有一個原本用來放置備胎的圓形凹槽,不過新車上市後,原廠將推出行李廂底版平整化套件。

實際擺放物品進行測試,Kuga 在幾次排列組合嘗試後,終於成功地放入行李箱、2 只登機箱與折疊自行車,但是由於得符合客貨車的法規,所以行李廂底板擁有一個原本用來放置備胎的圓形凹槽,讓空間運用上出現了許多限制;不過、原廠人員表示,屆時新車上市後,將會推出行李廂底版平整化套件,讓使用者置放行李更為方便。

Kuga 後 座

Honda CR-V 行李廂深度達 98 公分、寬度與高度分別為 97 公分及 93 公分,數據上與其它車型相比並未特別突出,但仍可輕鬆收納登機箱、行李箱與摺疊自行車,其車門把手距地高為四款車型最低的 187 公分,行李廂距地高度也僅 70 公分,操作便利性優於對手。

乘坐空間不錯的 Honda CR-V,行李廂深度達 98 公分、寬度與高度分別為 97 公分及 93 公分,雖然數據上並沒有特別亮眼,但是面對登機箱、行李箱與摺疊自行車卻相當輕鬆便完成收納,而且 CR-V 的尾門上掀開啟後,車門把手距地高度為最低的 187 公分,行李廂距地高度也只有 70 公分,操作上相當便利。

Kuga 後 座

Hyundai ix35 乘坐空間與造型明顯壓縮行李廂容積,雖然行李廂深度與寬度擁有 90 及 102 公分的量測數據,但高度僅有 76 公分,因此僅能收納登機箱和行李箱,摺疊自行車則已塞不下;ix35 尾門上掀後,車門把手距地高度也達 192 公分,行李箱距地高度則是最高的 74 公分,使用上並不算輕鬆。

車身長度最短的 Hyundai ix35,由於乘坐空間與造型大大擠壓了行李廂的容積,所以在這項測試中面臨了極大的考驗,雖然行李廂深度與寬度還有 90 及 102 公分,但是高度只有 76 公分,因此只收納進登機箱和行李箱,摺疊自行車僅能放回家裡;此外,ix35 的尾門上掀後,車門把手距地高度也達 192 公分,行李箱距地高度則是最高的 74 公分,使用上並不算輕鬆。

Kuga 後 座

Toyota RAV4 擁有平整的行李廂設定,其空間量數據深度為 96 公分、寬度和高度則為 110 及 86 公分,可輕鬆放進所有的測試物品,而四款車型中最低的 65 公分行李箱距地高度,為其行李廂的使用便利性加分不少。

至於早已輕鬆完整放進所有測試物品的 Toyota RAV4,平整的行李廂深度為 96 公分、寬度和高度則為 110 及 86 公分,而且車門把手距地高度 191 公分,行李箱距地高度則是最低的 65 公分,在 4 輛車中又再次贏得了最多掌聲。

Kuga 後 座

四款車型中,僅有 Ford Kuga 行李廂底板未設置隱藏式置物空間,其餘 3 輛車型皆配置可收納隔板或用來放置三角警告標誌的位置,其中以 Toyota RAV4 與 Hyundai ix35 的規劃最為整潔。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 Ford Kuga 的行李廂底板下方沒有隱藏式置物空間外,其餘 3 輛都設計有可收納隔板或用來放置三角警告標誌的位置,其中又以 Toyota RAV4 與 Hyundai ix35 的規劃最為整潔,且多數都設計有卡榫、掛勾或門栓,掀起底板時可以暫時將它固定住,方便物品收放。

Kuga 後 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