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文】

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

论语

》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③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乐(lè):快乐。

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翻译】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解读】

学什么,怎么学

学习可以使人成长,使人进步,使人快乐,使人睿智,使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关于学习的意义,谁都能说上一箩筐,也就不必再赘述了。倒是那学什么、怎么学的大深意,却是很有必要说上一说的。

“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学”指的是学习。那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学问。许多人把学问当作知识,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大千世界,知识海量,如果把学问当作知识,那恐怕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了,只做学生就够了。尽管哲人说,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但也要有选择地学。细读《论语》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学问”既不是指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指知识渊博,而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一一做人到位,做事正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更点明个中意味,指出此节所述是人的“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他强调的其实是“学”之后的“行”。一门心思只学知识,而不想着如何让学到的知识先服务于自己,后服务于社会,造就的无疑会是一些“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百无一用的书生。这就需要在正确知识引领下,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做事。有些人满腹才学,却尽做祸国殃民之事,一样是“无学”之徒,譬如秦桧、严嵩等人。有些人,虽然读的书不多,知识也不够丰富,但做人有担当,做事有主见、重大义,这样的人就是有

大学

问的人。

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是在书斋里形成的,也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做事、交友、为政、经商、治家乃至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这些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养成的。这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学问的获得,既需要上述的实践,更需要不断地反思,随时随地地提醒自己改正错误与不足,提高修养。这种人格的培养,是一种行为的习得。没有持之以恒的反复磨砺,是很难形成的。

进德修身,通常而言,是与自己的不良习气作斗争,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在孔子看来却充满了“悦”和“乐”,有着无限的乐趣一一因为个人修养的提高乃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是运用自己的心灵对自然和社会规律进行理性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快乐。在反复的学习与实践中,不仅能培植人格,更能增长智慧,这种成长的幸福感是难以言说的。孔子的心态和气度真是非凡博大啊!

其实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或有体会,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或者掌握了一种高效做事的方法,这个时候,是无比快乐的。

“乐感”是人外在行为收效内化后的情绪体验,这一情感历程无疑是寂寞的。难怪李白曾有诗言“古来圣贤皆寂寞”,一语道破了做学问的境况。这一点,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概莫能外,中国的孔子、

庄子

,西方的苏格拉底、叔本华、马克思无不寂寞一生。所以,如果真心向学,就要有耐得住寂寞、不怕凄凉的精神,否则免谈。真正做学问的人,活着的时候,很可能没一个人了解他,有时甚至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人们才会认识到其思想的伟大价值。不要说圣贤,就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常常感叹,了解自己的人太少了。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圣贤也是人,身处无边的寂寞中,多么期望能有一个人理解他的千秋大业,与他谈论道德学问,和他有着强烈共鸣,能够与其砥砺互进,那是何等的欣慰和快乐呀!于是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然而,这样的知己很难得。有时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个。

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怎么办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处世交友都是人生要义,当以人和为乐事,“人不知而不愠”才是为人为学的最高境界。普通人遇到困难,遭到挫败,或被人误解时,往往满腹怨气,怨天尤人。而一个道德学问精深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通常会反思自己,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遭遇困境,自己哪些地方没做好,该如何改进等。自持仁心,不断进德修身,自己的心灵就会充实、圆满,并最终获得幸福。所以,人的一生,关键是自知自立。自己是否幸福,取决于自己,不在外人如何评价,当然,更不能不奢求于外。

《论语》开篇的这几句话,并不是简单谈读书学习这么简单,而是讲如何学做人,如何做学问。学而时习,与朋友共,不为人知而不愠,就能不断增进美德,开启智慧,就能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滋养,思维得以拓展。如此,就会踏上真正的心智成熟之路,进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一修成君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名言是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六月的青岛,风景如画。在这美好的时节,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孔子的故乡山东喜迎远道而来的各方贵宾,我们在这里共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大计,具有特殊意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审美意识、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的“论”字,我们通常都读为lùn,比如议论、讨论,为什么这里要读作lún呢?这还要从这本书的书名含义去寻找答案。最早谈论到《论语》书名含义的是汉朝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纂”一词,就是编撰的意思。也就是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子死后,其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先师的言论编撰而成的。试问,在当时哪个弟子敢对先师孔子的言论擅发“议论”呢?所以,“论”不是评论、议论的意思。因此,《论语》一书的正确读法就是lún yǔ。

《论语》 作为儒家的经典,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层面:表现在伦理道德层面的仁,表现在社会政治领域的礼,以及“中庸”这一方法论原则。而“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具体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它出自《论语·学而》篇的首章。此章的完整上下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说:学到了,然后时常去温习它、实践它,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学而》是《论语》的首篇,篇内首章就是“学而时习之”。《论语》二十篇,篇内各章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但也有大致的侧重。以《学而》而言,按照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来说就是:“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本章也是如此。从内容上来说,它涉及到了学习、交友、修身三个问题。至于为什么孔子在一段话之中谈了这三个问题,历来解释不一。有说是孔子这三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学习的,第一点谈的是学习方法,学习不是知道了就可以了,还要经常地温习、练习;第二点谈的是方式,要想有所进益,就离不开同门师兄弟的相互切磋,也就是《礼记》中说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第三点谈的是学习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学习,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孔子说这段话的时间是晚年回到鲁国,对于过去无人了解自己因而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事情已经放下,优游于学问之中,和老朋友见面,日子过得安乐从容,这段话,就是孔子对自己这种生命状态的表述。这些猜测对不对呢?我们的看法是,《论语》本来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所有的言行,都有其具体的场景和契机,而后有感而发的。不过,既然本章并没有记录下这个具体的场景,而是径直以“子曰”开始,所以对于贯穿起这三个方面的内在线索,我们也就只能悬而不论了。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就是:第一,这三个问题都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学派所特别注意、经常谈论的人生大问题,所以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并不能因为看不出它们的内在逻辑就加以轻视。第二,“乐”“悦”“不愠”,都透露出一种乐观、喜悦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孔子以及此后的儒家都非常重视的。比如孔子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赞美颜回“贤哉,回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状态,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一种乐观、丰盈、昂扬的精神状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的是对于远道而来的朋友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句话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有朋自远方来”,以及“不亦乐乎”。我们先说“有朋自远方来”,再说“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直到现代化交通已经极其便利的今天,也依然能给我们带来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愉悦,何况交通不便、战乱频仍的春秋时期,所以,这里的关键,不是“自远方来”,而是“有朋”,或者说,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算得上“朋”。按照《礼记》的说法,“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解《论语》,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朋,同类也。”清代学者俞樾在《群经平议》中的说法,就是:“盖指共学一业、同志一道者。其业非他,即人生之业也;其道非他,即人生之道也。”考察这些说法,简单来说,孔子所认同的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志向相同的人,才会彼此相吸引。当然,在儒家而言,“志”“道”当然都是有确指的。所谓“志”,就是有志于道;所谓“道”,自然是儒家的仁义之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不同,自然不相为谋。不过,我们也可以由此推而广之,就是只要彼此之间的友谊是以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追求为目的的,就都是真正的友谊,是“君子之交”。相反,那些以利益、以权势相交的,就是所谓“小人之交”。君子之交,靠的是道义的力量,而不是利益的维持笼络;小人之交则恰恰相反。正因为如此,君子之交虽然淡薄如水,但隽永长远;小人之交虽然甘浓如醴,却很难长久,这也就是隋代大儒王通在《文中子·礼乐》所说的:“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再说“不亦乐乎”。孔子在这里用的是“乐”字。这个“乐”,和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都是快乐的意思。既然孔子认为学习和交友都是快乐的,那为什么一个用“说”字,一个用“乐”字呢?古人是很讲究用字的,强调“修辞立诚”,每一个字的使用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所在。古人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正是从“解经”的角度出发,力求探寻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宋代大儒程颐对此解释说:“悦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也就是说,“说”字和“乐”字都是快乐的意思,但是又有着细微的差别:“说”强调内心的快乐与满足,但外在感情也许是从容平和的;而“乐”字则是内心愉悦之情的外化。朋友远道而来,内心当然欢喜,但仅仅是内在的欢喜是不够的,不把内心的快乐表现出来,朋友怎么能看得到,感受得到呢?

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强调的是“同气相求”,也就是有着共同价值观的朋友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愉悦。不过,在以后的历史中,因为这种情感的美好和令人向往,对它们的使用范围也就日益广泛。以今天而论,“朋”不再专指同门师兄弟,“友”也不再专指拥有同一信仰的人,它们的使用范围,不但可以用在宽泛的有着友好感情的人与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地区之间,只要主张彼此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也可以成为彼此的朋友。历史已经证明,张开胸襟,广交朋友,彼此都会得到更多;文明冲突、零和博弈,彼此都会失去不少。以中国而论,历史上强盛的唐王朝,张开胸襟欢迎各国的友人,不但将自身的文化成果传播到了许多地方,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自身也在交流中得到了丰富,这才有了盛唐的气象万千;反之,清政府自康熙之后就变得日益封闭,即使像乾隆这样的并不昏庸的皇帝,当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到中国,提出互通商贸的请求时,也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由拒绝了,而其结果就是英国固然没有得到中国,而中国也错失了在双方实力落差不大时与对方平等交流的机会。可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仅体现了对朋友的善待敬重,也表现出了自身包容开放的胸襟;不仅方便了远方的宾客,也合乎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的中国,已经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朋友圈”不断扩大。邀请八方宾客,汇聚四海宾朋,这份胸怀与热情,就源自于我们乐于交友,以和为贵的优秀传统。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原文注释 孔子:"学习后经常用所的知识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很高兴吗? 别人了解我但我生气,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乐怎么读?

我又查了一下,在语文课本和教辅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大多标注的读音是“le”。 所以,由此可见,“不亦乐乎”,“le”是目前大家普遍的共识。 为了进一步探寻“”字的读音,我又查了一下手边的资料。

学而时习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有人将“学而时习之”的“”理解为复习、温习,按照的本义,理解为练习、实践更为恰当。 这就是说,懂知识还不够,还要时时付诸实践。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礼大树下”。

不亦悦乎是什么意思?

不亦,汉语词语,拼音bú yì yuè hū,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现在常用来表达高兴地的意思。 出自孔子《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 不是很愉悦(愉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