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推薦序

好好吃,理解自己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我常跟學生說,與其苦讀太多現代歷史學術論文,迷走其中,不如整裝輕鬆外出,儘可能島內島外行走,多吃、多喝、多看。

多看,當然是指實地旅行,體驗民情與探索各地怪異地名;多吃、多喝,不外乎品嚐青草茶、泡沫紅茶等國民飲料,甚至是最近二十幾年來台灣新研發的酒精類。酒,是談話水,適量飲酌,話匣子可開很久。書上難懂,或未記載的歷史精靈,說不定會在談話中現身,驚奇對話。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物,或食物名稱,永遠是歷史學的主題;饑荒、糧食生產地與產量,歷史家無法視而不見。我隨手舉一例,近代初期以後,番薯、馬鈴薯先後普傳,各地區人口因而走向較穩定的成長,有助於近現代世界各族群遷徙與定居的形成。

糧食傳播,本身也是一種國際間文化交流。日本人對番薯有不同稱法,如唐芋、琉球芋、薩摩芋,背後標誌著傳播路線。我們的故事,更妙。十六世紀,番薯由馬尼拉傳到台灣,再傳去中國。後來,又傳進馬鈴薯,漳泉語系的人群竟然在「荷蘭薯」稱呼外,還有個「番仔番薯」!

飲食,也是民俗學與人類學長久以來的研究對象。不少民族存在歲時節令吃特定食物,而且也有食物禁忌傳統。例如,《舊約聖經‧利未記》十一章有「潔淨與不潔淨食物」的名稱;以前,台灣民間牆壁上常貼,或農民曆封面底印有「食物相剋表」,根據民俗或人類學的研究,很多情況是出自各民族的古老文化或宗教觀念,不一定是食物本身不潔淨,或真的搭配有毒。

也許講的有點太遠了,還是回到本書所提的食物探討,這確實與自己的歷史文化有關。俗話說,吃遍天下山珍海味,還是「媽媽的味道」最好。歷代媽媽傳承煮法,養成我們的胃納慣性,因而區別了我(們)家與他(們)家的不同。文化、國家的定位,有時可從「御袋の味」開始。我舉八、九〇年代兩個自己的經歷,來稍作說明與延伸討論。

一是某次在香港,吃了幾天港式料理,新奇感已失,再食乏味;偶然看到街上一家潮州店,心想潮州與漳州文化系統相近,何妨試吃一下。果然,當天在香港異域,有找到類似家鄉味的感動。在無今日電視、電腦食譜教學的長期傳統社會中,同語系族群的胃袋,多少具有集合性味覺,所以有人用「川菜」、「浙菜」,或「粵菜」與「台灣菜」分類,不無道理。然而,隨著地理環境、食材之不同,以及時間發展,同語系族群的料理無可避免產生變異,甚至連名稱也有所不同。台灣北中南,雖統稱台灣菜,還是有明顯差別,就是這個原因。

另一例,是當時有位敵視台灣民主運動、本土文化與日本,卻小有名氣的台灣華語女作家,有次講到中外美食,她嫌法國炒飯米粒不佳,「不像我們中國,千年來都是QQ、香香」。聞此言,只有嘆息!讀者若看本書〈蓬萊米與在來米〉,便可知稍黏卻QQ的米飯,是「日據」時代引進的「蓬萊米」,不是中國千年乾鬆的在來米。同是「米」字,不同師傅。

我舉第二例,用意不在批評那位華語女作家,這不能怪她。百餘年來,台灣身處不正常國家的悲運,歷史教育與記憶殘缺歪扭,難免讓人變態自大。所以,我們得自我醫療,努力往堂堂正正國民邁步。

銘宗兄說本書副題是「台灣食物名小考」,又說小考另有一意思,指小考試。我倒認為小考是健康國民的自我診斷,讀者不妨飯前飯後自己小考一下「連台灣人也搞不懂的台灣食物名」,相信對自己周遭的族群與歷史文化,或台灣的越洋國際交流往事,會有健康,而不是巨癡腫瘤的現代國民知識。

推介寫到這裡,也該收筆了,不過本書很精彩,雖然主題多繞著食物名稱、原產地與發音等問題,我還是忍不住端出兩盤好好吃的其他問題以饗讀者:

(一)本書主題「蚵仔煎的身世」,我小時吃的蚵仔煎,可不是像現在糊糊的,是我記憶錯誤,還是台灣傳統食物也在變化?

(二)常聽人說台灣人以前不吃牛與狗肉,畢竟,民間信仰與觀念有「食了牛犬,地獄難免」。可是文獻上有提到「台俗七夕、中秋、重陽,俱祀魁星。是日,儒生有殺犬取其首以祀者」;孔廟、關帝廟,甚至是文昌帝君祀典,也用牛、羊、豕三牲的「太牢」。哇,台灣人也有宰牛、殺狗,用狗頭拜拜的高層文化。

不管他了,先把這本書買下,吃吃喝喝時討論它。

自序

多語言的台灣地名與食物名

如果說土地的名字隱含土地的身世,那麼食物的名字也承載了族群生活的歷史與文化,並呈現了跨國越洋的傳播與交流。

  所以,我在今年初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先生合作出版探索台灣地名的《大灣大員福爾摩沙》之後,接著又寫了這本探索台灣食物名的新書。

  台灣因歷史的因緣際會,帶來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除了表現在地名,也表現在食物名。現在以中文書寫的台灣地名,可能是原住民語音譯、歐洲語音譯、漢人的閩南語、客家語、明清官話,以及日本語的漢字。台灣食物名也一樣,甚至還有源自古漢語、東南亞語。

  多年來,我是買菜、做菜的煮夫,好奇、好問的記者,也是關心台灣歷史、飲食文化的作者,本來就對很多台灣食物名字有所疑惑,例如以下的問題:

  高麗菜:跟韓國有什麼關係?

  冬粉:跟冬天有什麼關係?

  蓮霧:跟蓮有什關係?霧是什麼意思?

  柑仔蜜:為什麼番茄在南台灣叫柑仔蜜?既不像柑,也不甜啊!

  山葵:為什麼中文辭典查不到山葵?

  米酒:為什麼叫紅標米酒?為什麼台灣米酒不是釀造而用蒸餾?

  雞捲:為什麼裡面沒有雞肉?

  蚵仔煎:為什麼不叫煎蚵仔?

  鳳梨:為什麼鳳梨台語的發音是「王梨」(ông-lâi)?

  西瓜:台語的「西」,文讀音se,白讀音sai,為什麼只有用在西瓜時跟華語一樣念si?

  對台灣食物名的問題,連台灣人也不求甚解。我曾耐心讀完一篇農業專家寫的「破布子」研究報告,結果通篇不提「破布」之名由來,大概作者自己不知道也查不到吧。

  探索台灣食物名,除了翻閱台灣歷代文獻,也要把觸角伸向國際。

  為什麼菲律賓人稱米粉為Bihon,發音跟台語一樣?

  為什麼印尼人稱麵為Mee,發音跟台語一樣?印尼語的Kue就是台語的「粿」?

  為什麼荷蘭菜Loempia(oe念u)、法國菜Lumpia,發音跟台語「潤餅」一樣?

  為什麼芒果的台語「檨」(suāinn),發音接近越南語(Xoài)、柬埔寨高棉語(Svay)?

  為什麼歐美國家稱番茄醬為Ketchup,發音接近台語鹽漬海產的「膎」(kê)汁?

  另一方面,近年來台灣也有食物名向國際輸出,例如2009年台灣裔美國人在美國紐約曼哈頓開了一家名叫BaoHaus的包子店,招牌菜Gua bao的名稱和做法就是台灣小吃「割包」(台語音kuah-pau)。

  2011年在英國倫敦開店,已擴張歐洲、美國、中東的Bubbleology,專賣Bubble tea,就是源自台灣的「泡沬紅茶」。此外,美國人所說的Boba tea,就是台灣「珍珠奶茶」的暱稱「波霸奶茶」。

  今天,探索台灣食物名由來,除了有台灣數位典藏、全球網際網路的幫助之外,我還有很多個人的優勢。我懂台灣閩南語,並有客家、原住民及世界各地的親友可以詢問。我還兼任英語、華語導遊,有機會與各國旅客交談。如果涉及台灣歷史的問題,翁佳音先生是我最好的顧問。

  我也常把寫好的文章,放到臉書上分享,有些臉友就會提供意見、參與討論,讓我的論述更加周詳。

  最特別的,我因工作關係常接觸停靠基隆港麗星郵輪的南亞、東南亞船員,有些問題可以當面向他們詢問和求證。我曾詢問幾位菲律賓籍廚師,找到柑仔蜜、虱目魚最可能的語源。甚至,我還找到中國古文獻對菠菜起源說法的錯誤。

  有關菠菜台語「菠薐」(pue-lîng)的語源,中國古文獻說:「蔬品有頗陵者,昔人自頗陵國將其子來,因以為名,今俗乃從艸而為菠薐。」由於文中提到「頗陵國」,所以有人去研究、比對當年中亞、西亞的國家,卻找不到這個國家。結果,我詢問麗星郵船一位尼泊爾籍船員,找到了答案,原來「頗陵國」不是國名,而是源自尼泊爾語菠菜的發音Palungo。

  探索台灣食物名由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找到長期以來無人解釋的答案,更正習以為常的錯字,同時也介紹了台灣獨特的飲食文化。

  當然,還有不少我找不到由來的台灣食物名。台灣是海島,海產豐富,但有很多海產的名字,學名很難記,俗名卻搞不懂,例如台灣人常吃的「土魠」、「午仔」、「嘉臘」、「花飛」、「四破」、「花枝」等等。

  我也要強調,本書對很多台灣食物名由來提出正確或最可能的答案,但也不敢完全論定,而是希望可以打開討論風氣,因為研究台灣食物名可以了解台灣的飲食文化,以及台灣與世界的關係,讓大家更加愛惜自己安身立命所在的美麗之島。

  自2013年以來,我由貓頭鷹出版了四本書:《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希望讓讀書輕鬆、有趣了解台灣的歷史和文化。我會繼續書寫台灣,也期待更多人認識台灣進而關懷台灣。

  最後,我要感謝對這本書有所貢獻的臉友,包括已故台灣研究者陳政三,台語文研究者葉程允、蕭平治、潘科元、李恒德、林金城、林文信、許嘉勇、杜建坊,以及客家朋友鄭空空、阿美族朋友Isak Afo等人。此外,政治大學越南語專任講師、越南裔的陳凰鳳(Tran Thi Hoang Phuong),也幾次當面回答我的詢問。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紙本書定價:NT$ 390

電子書售價:NT$ 273

本書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 TTS 朗讀。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4.7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歐巴馬、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羅振宇 強力推薦全球暢銷書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最新力作中文版.搶先美國震撼出版 所有希望掌握未來的人 都應該在2017年的開始 就先讀這本書 《人類大命運》會震撼你!會振奮你! 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以未曾思慮過的觀點,深思細想。 — 康納曼...

  • 4.6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21世紀的21堂課

    出版日期:2018-08-17

    1號課堂特邀林榮崧顧問導讀本書, 9/30前都可以免費下載收聽完整音頻!https://lihi.cc/K9VqZ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 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 哈拉瑞   在《人類大歷史》,哈拉瑞展現了他「後見之明」的洞識...

  • 4.2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從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再搭配由日本博物館提供的名家浮世繪,包括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勝川春亭、歌川豊國等人作品,透過畫作深入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 4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路德神話:德國如何發明新教改革者?

    本書探討路德作為宗教改革者的歷史和傳說,與西方的現代性如何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甚至幾乎所有現代意識或價值都跟馬丁路德脫不了關係。 ★ 以歷史角度看路德各種形象的建構,以及對西方現代的深刻影響,尋找歷史上路德的天主教元素和中世紀元素。 ★ 本書作者在coursera這個全世界一流大學合開的線上...

  •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如何成為屠龍英雄?:魔法、修道士、怪獸,神祕中世紀的歷史與傳說

    勇闖奇幻中世紀,從翻轉傳統史書的敘事模式,幽默討論時代背景與文化。 跟著歷史學家從35個問題進入中古歐洲,揭開華麗的面紗,探究神話的真實面貌。 如果有一天穿越到中世紀,你有辦法生存嗎?而且還莫名其妙地被授予屠龍的大任務,社會文化、生活規則等等日常狀況全都不懂,更別說要獨自踏上未知的旅途…… ...

  • 4.9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吃佛: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 Prize)非虛構寫作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好書 這次,芭芭拉.德米克聚焦在中國數一數二最難潛入的地方──阿壩, 探究今日在中國邊緣生活的藏人,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 中國究竟急於隱瞞哪些事情...

  • 4.8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 4.7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 特價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 4.3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

    ★「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得獎作品 ★「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 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 棉花帝國自始即為長年以來,全球奴...

  • 特價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六格格的宴席

    出版日期:2022-08-27

    諸葛亮豬肉酸菜包丨魯智深東坡肉丨玄奘大師腐皮卷丨 達文西雜菌支竹上蔬煲 獻給愛食、愛做來食、愛從食參透歷史,了解世界的朋友: 祝你們口舌心腦永遠唯食、好奇、充滿疑問和憧憬。  

  • 5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這才是真正的韓國

    近十年來韓劇、KPOP、韓國電影越來越受歡迎了, 但我們能從中看到韓國真正的社會樣貌與文化嗎? 你知道嗎?那些光鮮亮麗的俊男美女背後, 可能藏著外人看不見的陰暗角落。  

  • 4.5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 4.6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古人原來很會過日子:從衣食住行到婚戀職場,古人自有好辦法!

    ★暢銷書《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作者「講歷史的王老師」再次鮮榨趣味歷史,帶你看清最真實的古人,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超過500萬次讀者點贊、1.7億次播放的抖音大號「講歷史的王老師」全新作品,從衣食住行到婚戀職場,涵蓋古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6大類主題,53個話題,近60張珍貴史...

  • 4.3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台灣菜」是什麼? 從酒樓裡的台灣料理、戰後初期公共食堂、清粥小菜、國宴變遷到當代小吃與夜市,《「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檢視「台灣菜」這個概念在百年間如何被定義、被認識、被實踐。

  • 4.5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

    就算同樣用漢字,不代表我們都一樣! 跳脫中國中心論與漢字文化圈的「同文」迷思,重新以全東亞格局,一窺你所不知道的漢字漢文故事 ◤精通多國語言,作者自著自譯|中文版全新增補內容◢

  • 特價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 4.1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香料漂流記: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

    2014年Gourmand Award最佳阿拉伯飲食文化圖書大獎 香料發展是鍊金術也是化學、是文化史也是自然史 是飲食帝國主義也是跨大陸與跨文化的合作 帶領讀者在埃及石棺中,解讀兩千三百年前香料交易的銘文 從市集、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裡發現歷史的香氣與滋味 走過阿拉伯半島、非洲之角親見乾荒之地的...

  • 蚵仔 煎 的 身世 台灣 食物 名 小 考

    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

    韓國從二十世紀初被日本殖民,歷經二十世紀中葉最慘烈的內戰,然後國家分裂。作者對這個國度懷有深刻情感,不只因為這個國度追求獨立自主的現代化歷程令人動容,還來自於他個人的體悟,帶領讀者更加深刻理解朝鮮半島。

  • 詳細資訊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媒體推薦

    【嘗鮮推薦】

    莊祖宜/廚師、作家
    焦桐/中央大學教授
    張玉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顧問
    鄭順聰/作家
    蔡珠兒/作家
    劉蓓蓓/萬里蟹.台北牛肉麵節總企畫、餐飲品牌行銷顧問

    「歷史系出身的曹老師結合近代史學、語文、中醫理論所及的通盤詳解,加上偶有廚藝料理發表,更為所著增添風采,實為料理界的後進們學習。」
    ——林奕成(薰衣草森林品牌主廚)

    「曹銘宗他保有好奇與好學的態度,在追根究柢之下往往發現驚喜,跟隨著他的探索一起前進,不會後悔。」
    ——陳靜宜(飲食專欄作家)

    「本書作者從語言演變的觀點,追尋台灣飲食名稱的身世。有了美食加持,搭配遠勝照片、細緻美麗的插圖,繁瑣嚴謹的字源學考察也變得樂趣橫生、有滋有味。」
    ——蔡倩玟(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食創所副教授,《美食考》、《食藝》作者)

    目錄列表

  • Contents
    1. 美味推薦
    2. 【推薦序】好好吃,理解自己
    3. 【自序】多語言的台灣地名與食物名
    4. 壹 食物的語源考查
      1. 台灣食物的歐美外來語
      2. 台灣食物的東南亞外來語
      3. 台灣食物的日本外來語
      4. 台灣食物的古漢語
      5. 台灣食物的原住民語
      6. 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共同的漳泉語食物名
      7. 台灣食物成為日語、英語的外來語
      8. 源自閩南語的英語食物名稱:Ketchup
      9. 以華語音譯的台語名稱:奶雞、寒吉、算桃
    5. 貳 美食的前世今生
      1. 庶民美食:滷肉飯與牛肉麵
      2. 蚵仔煎的作法與文法
      3. 四神湯與九尾雞
      4. 鼎邊趖與紅燒鰻
      5. 歲寒三友: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
      6. 從番薑仔到麻辣鍋
      7. 雞捲為什麼沒有雞肉?
      8. 魚丸與肉圓
      9. 粿與糕如何區分?
      10. 粉絲與冬粉
      11. 米粉與米篩目
      12. 湯圓與元宵
      13. 開脾整腸的破布子
      14. 烤方為什麼不是用烤的?
      15. 鴨賞是以鴨犒賞?
      16. 泡麵小史
      17. 台灣美食全球化代表:泡沫紅茶與珍珠奶茶
      18. 沙士與汽水
      19. 蓬萊米與在來米的故事
      20. 考番薯
      21. 台菜料理最佳配角之紅標米酒
      22. 豆科舶來品:敏豆、菜豆、荷蘭豆
      23. 長年菜,南北有別
      24. 韭菜久菜
      25. 竹筍與筍
      26. 白蘿蔔與紅蘿蔔
      27. 芥菜的孩子:酸菜、覆菜、梅乾菜
      28. 「大陸妹」菜名是歧視用語?
      29. 冬菜本名是東菜
      30. 台灣助選蔬果:鳳梨、蘿蔔、蒜頭(大蒜)
      31. 柳丁還是柳橙?
      32. 西瓜的台語讀音
      33. 鳳梨與王梨
      34. 烏仙草與黃愛玉
      35. 凍頂烏龍茶
      36. 火鍋燒界代表:松阪豬與霜降牛
      37. 海中老虎的食物鏈:飛魚與鬼頭刀
      38. 台灣黑金始祖:烏魚子
      39. 白腹仔假土魠
      40. 虱目魚是什麼魚?
      41. 台灣人也搞不懂的台灣海產俗名
    6. 參 飲食習慣與文化
      1. 辦桌與總舖師
      2. 潛力美食菜系:素食與蔬食
      3. 台灣的麵食文化:切仔麵、擔仔麵、外省麵
      4. 便當與飯包
      5. 台灣傳統過年食物的吉祥涵義
      6. 台灣食物俗語
    7. 【索引】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書評

    分享書書評

    劃線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