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救養馬人課文

康軒這一課智救養馬人非常經典,內容敘述晏子運用機智婉轉勸諫齊景公,成功救了養馬人一命,也避免景公犯下大錯。

這一篇故事的引發事件就是因為齊景公的馬病死了,

但接下來故事中的各個人物反應並不相同,讓故事更具張力,

所以老師可以透過人物關係圖找出不同人的反應,來幫孩子梳理文章。

再透過提問讓孩子思考:既然大臣覺得不妥不提出諫言,為什麼故事還要安排大臣的角色?

讓孩子發現故事中靠著大臣的不敢,更突顯了晏子的機智和勇敢。

高年級在摘要的部份依教育部的點點表來看是利用文章結構寫大意

所以我運用故事梯讓孩子利用背景、引發事件、問題、解決、結果來說大意

(當然在課堂上是不會顯示摘要內容的,會讓孩子討論發表後才秀出來)

智救養馬人課文

這一課的最後一段比較特別的是有寫出故事的迴響,

剛好和前一課不一樣,可以做個寫法上的比較。

智救養馬人課文

我們可以從晏子身上學到什麼呢?

除了運用機智外,他的勸諫更充滿了智慧,我們先讓孩子討論這三條罪狀可以交換嗎?

讓孩子發現這三條罪狀影響的層次由淺到深,無法交換。

剛好可以趁機學習「有順序的勸告」,

最近的時事情境非常適合來練習:

如果你朋友買了機票想出國,考量疫情持續擴大,你會怎麼勸告他放棄出國呢?

要怎樣說服才能達到目的?

孩子們從「個人」、「國內」、「國際」三方面練習分析事情的嚴重性,學習有層次的論述。

智救養馬人課文

智救養馬人課文

智救養馬人課文

智救養馬人課文

智救養馬人課文

智救養馬人課文

只要和生活相關的情境討論,都十分熱烈啊!

第三課  智救養馬人 洪志明改寫自晏子春秋

春秋時代,齊國國君景公非常喜愛馬。

有一天,他最喜愛的一匹馬突然病死了。景公十分難過,認為養馬人沒有把馬照顧好,便把怒氣出在養馬人身上,準備處死養馬人。

為了一匹馬,處死一個人?朝廷上的大臣都覺得不妥,不過他們知道景公正在氣頭上,因此不敢上前進諫,個個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晏子看到這個情形,靈機一動,連忙上前說道:「主公!這養馬人犯了三條大罪,還不知道為什麼大禍臨頭,不如讓我來說清楚,免得他死得不明不白。」

景公同意了,晏子便指著臉色發白的養馬人,說:「主公派你養馬,你不但沒把工作做好,還讓主公失去最心愛的馬,這是你的第一條死罪。你讓主公為了馬的緣故去殺人,消息傳出去以後,全國的百姓一定會認為主公只愛馬不愛人,使主公失去百姓的信任,這是你的第二條死罪。別國的國君聽到了,也一定會看不起主公,認為主公不行仁政,在齊國人不如馬,這是你的第三條死罪。」

養馬人聽了,嚇得全身發軟。晏子拿著刀,抵著他的脖子,說:「為了你一個人,使全國百姓蒙羞,使主公名譽掃地。你說,能免除你的死罪嗎?現在就讓我來處死你吧!」

景公聽了晏子的話,才恍然大悟。他沒想到殺一個養馬的人,竟然會引來這麼多可怕的後果。他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說:「放了他吧!不要害我變成一個不懂仁義的國君。」

    晏子

臨機應變,應用委婉勸諫的說話技巧,救了養馬人一命,也幫助景公免於犯錯。晏子勇敢機智,一生面對許多危險的場面都能想辦法解決,在歷史上留下許多充滿智慧、令人難忘的故事。

智救養馬人課文

課文中,齊景公的馬病死了,他因此想處死養馬人,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敢進諫。然而晏子以充滿機智的話語,救了養馬人一命,並使景公免於犯錯,避免帶來更大的禍害。晏子的聰明機智,使他在歷史上留下許多充滿智慧且令人難忘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我們會遇到緊急事件需要應變處理,這時應該先冷靜下來思考如何應對進退,方能想出最佳解決之道。
本課呈現晏子機智應對,以委婉的說話技巧,成功救了養馬人一命,更化解了齊景公可能面臨的危機。晏子用「以退為進」的談判技巧,讓齊景公慢慢掉入晏子的語言圈套中,再以「一石二鳥」的方式,化解可能發生的錯誤。

故事背景

第一段

春秋時代的齊景公喜愛

引發事件

第二段

馬突然病死了,齊景公想殺養馬人出氣。

內在反應

第三段

大臣們覺得不妥,卻都不知如何是好。

嘗試解決

第四五段

晏子說出養馬人的三條罪狀,並作勢要殺養馬人

故事結果

第六段

齊景公恍然大悟,放了養馬人。

作者結語

第七段

晏子勇敢機智,留下許多充滿智慧、令人難忘的故事。

 

語句練習

 

 

智救養馬人課文
不明不白
結構:不(動詞)不(動詞)
不聞不問
不理不睬
不折不扣
不清不楚
不眠不休
不痛不癢
不吵不鬧
不言不語
不慌不亂
不離不棄

造句

 

 

智救養馬人課文
不如……免得……-(目的複句)

智救養馬人課文
沒想到……竟然……-(轉折複句)

智救養馬人課文
面面相覷-互相對視不知所措,形容驚懼或詫異的樣子。

智救養馬人課文
大禍臨頭-災難即將降臨。

智救養馬人課文
恍然大悟-忽然完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