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次 全國 科學 技術 會議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為了協助產業轉型與升級,各國都積極投入創新研發活動,為國家尋找未來發展方向。依據科學技術基本法規定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對國家未來的科技發展有著前瞻主導的重要地位,藉由「全國科學技術會議」齊聚產官學研各界貢獻智慧,並廣納公民意見凝聚共識,深入地探討與科技研發相關的基礎環境、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生活等各個層面的重要議題與解決方案。

第十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以「智慧‧低碳‧健康‧永續」為主題,從基礎環境建置、智慧生活營造及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出發,融入政府產業創新計畫,形成「創新再造經濟動能」、「堅實智慧生活科技與產業」、「育才競才與多元進路」及「強化科研創新生態體系」四項關鍵議題。本次會議除邀請到蔡英文總統為大會致詞、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專題演講,並由林全院長主持閉幕典禮,並首度以線上即時提問系統及LIVEhouse.in網路直播平台等數位化方式,提升民眾互動感及參與度,線上直播累積超過10.5萬人次觀看。

本次會議籌備過程中,為廣納多元意見,除召開北、中、南部說明會,與民眾面對面溝通,並進行兩個半月的問卷調查,從全國科技會議網站、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平台、G0V、FB社群網路等平台,回收超過1,200份問卷。四項議題中,民眾分別最關注研究機構的研發成果能夠讓產業有效的運用、以節能環保的科技打造低碳永續的環境、推動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培訓制度、以及科技法規須適時調整。

在會議結論部分,基礎環境方面,期望從人才、法規制度等面向多管齊下,建構有利科研活動多元發展的環境。智慧生活方面則將積極運用智慧科技,在農業、醫療、災防、綠能、環境品質及資通安全六大面向,扶植智慧科技產業,並全方位提升國人生活福祉。最後,將以數位經濟模式活絡創新創業,並健全區域創新系統,讓創新產業的活力與創意,再造經濟發展動能。

第 十 次 全國 科學 技術 會議

第 十 次 全國 科學 技術 會議

第11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於109年12月23日圓滿落幕,依循「科學技術基本法」的規定,每4年召開1次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是政府訂定未來科技政策與國家科技發展方向的依據。本次會議結合虛實多元管道,總參與人數3天計約20萬人次,出席現場討論者達2,149人次,以產業界代表(占比39%)居多,學研界(占比38%)次之,透過跨界、跨世代與跨領域的交流溝通,充分徵詢各界的看法與意見。


一、扎根在地,回應產業及社會需求

本次會議在籌辦之初,即透過地方或專家的工作坊、各界代表訪談、公民集思活動等,檢視臺灣未來將面對的全球趨勢與挑戰,確立「臺灣2030—創新、包容、永續」的願景,形成初步議題架構後,再召開議題小組會議、意見領袖會議、立法委員座談會,以及4場分區預備會議等廣泛徵集意見,確立重大需求及關鍵策略,並藉由3天的大會討論,凝聚各界共識,精進策略內容及推動方向,讓科技政策能更契合產業及民眾的需求。


二、接軌國際,形塑我國科技發展藍圖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甫發布的「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特別版」指出,因應後疫情時代,各國須善用科技助力,同時要重視永續性及包容性,推動經濟成長與轉型,呼應本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的願景。此外,WEF提出新經濟體系須重視人力資本、創新生態系、市場與環境便利性,亦扣合本次會議的4大關鍵議題,包括:一、人才與價值創造方面,須推動跨域共融,活絡科研能量,厚植優質人力資本;二、科研與前瞻方面,須回應社會需求,布局關鍵技術,維持全球創新地位;三、經濟與創新方面,須擴散科研效益,加速產業轉型,支持國家核心戰略產業;四、安心社會與智慧生活方面,須善用數位科技,增進全民福祉,打造安心安全的包容社會。再再顯示我國的科技發展政策,能夠順應國際趨勢,共同邁向相同目標。


三、連結未來,邁向創新、包容、永續的2030願景

本次會議從「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出發,將公民關心的議題納入大會討論。3天大會的重要結論涵蓋:一、鬆綁法規,彈性薪資結構,提升國際競才誘因,並鼓勵女性投入科研活動,善用科技重返職場發揮長才;二、鞏固基礎研究,鼓勵民間參與,推動需求導向的跨領域研究,以及加強人文與科技的融合;三、強化科技實力,落實循環經濟,發展多元再生綠能,並加速優化新創環境,加速科研成果商業化;四、加強氣候變遷與減碳議題的科技研發,發展精準健康與大數據產業應用,以及運用科技建置全齡友善之生活環境。
展望未來,科技發展需以人文社會關懷為基礎,作為驅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永續的動力。本次大會結論將形成未來4年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並由部會署協力落實計畫推動,致力實現創新、包容、永續的臺灣2030願景。

議題小組會議

行政院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人才與價值創造」議題小組會議

l   會議時間:2020年7月28日(星期二)上午10時

l   會議地點:科技大樓2樓第13會議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06號)

l   主席:教育部劉次長孟奇、科技部謝次長達斌、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蔡執行秘書志宏

l   會議重點: 

一、

目前高教教師的薪資仍存在結構性問題,與國際相比缺乏競爭力,難以吸引優秀人才留在大學;我國如欲培養優秀的高科技人才,則必須致力於強化高等教育留才、攬才環境,一方面要在薪資、退撫制度等制度面進行改革優化,避免我國優秀師資外流;另一方面則要為外國優秀人才來台提供誘因與相關便利措施。

二、

產業與教育體系的緊密合作是人才培育的重點,建議高等教育可與企業既有的人才培訓計畫接軌,建立co-op實習制度透過在大學階段提早實習等方式養成企業所需之人才,能有效降低學用落差,提供企業取才的管道。同時,宜強化學校教師與業界進行產學合作的誘因,以及提供業界專業人士進入校園授課的誘因,皆有利於產學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三、

政府應努力完善整體的人才培育環境,強化基礎研究訓練,讓人才得以適性發展,並應檢視過去人才政策的成效、相關法規及稅制,建立友善留才、攬才及育才環境。

四、

當前高科技產業的博士生培育不易,符合產業需求且優秀的博士生不足,因為修習博士的機會成本遠高於碩士畢業即就業,且許多優秀人才更是大學畢業後直接出國留學,考量到少子化的趨勢,未來我國更應強化高科技人才留在台灣進修發展的誘因,培育符合企業需求之博、碩士。

五、

由於台灣整體的薪資與稅率結構不利於延攬外國高階白領人才,建議形塑「台灣」之國際品牌形象,將台灣定位為亞洲前沿而非大陸邊陲,透過台灣民主、文化等價值吸引國際人才,亦有利於外國人才之引進。同時,宜進一步鬆綁相關法規,建立一站式窗口整合國際人才引進機制,才能提高攬才之效益。

六、

人才的自然流動不可避免,建議建立「海外人才存摺」,以作為未來科技攬才之基礎,使許多台灣赴海外求職的優秀人才可以與國內維持良好互動與連結關係,以期未來有機會將海外人才重新招攬回台灣效力。

七、

持續強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培養高科技人才的人文素養。

行政院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科研與前瞻」議題小組會議

l   會議時間:109年7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時

l   會議地點:科技大樓2樓第13會議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06號)

l   主席:科技部謝次長達斌、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蔡執行秘書志宏

l   會議重點:

一、

各界對基礎研究的定義與看法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確保長期、有效地投資基礎研究。此外,基礎研究不能完全的自由型,應該要有一定程度的目標,基礎研究才能有其效用。

二、

基礎研究應該包含科學、工程、人文等各面向,人才培育也應該是多面向的、跨領域的。基礎研究的人才培育是需要長期的布局,各領域的投入經費也應該要平衡分配。然而,中長期的投資要具策略性,政府應該要保障基礎研究的經費。

三、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每四年做一次,應檢視四年前的策略並視面對現今新興議題提出策略調整方向,未來發展目標以及優先順序,及科技預算資源分配規劃與各項目標之間的連結,並應建立一套機制以檢視所提策略藍圖執行的成效。

四、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應該要從全球觀點及網路科技發達切入,以如何創造人口紅利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透過網路科技解決人口減少的問題,網羅世界人才。另一方面,政府應該考慮修訂法規,避免人才外流。

五、

科技發展規劃的前提應該要思考目標的設定,並應思考如何將基礎科研與技術應用連結,以有效回應各種社會挑戰(如人口老化、災害防救、社會變遷等),目前文稿所提目標,多係方法,似有必要予以調整。

六、

在推動科技產學鏈結的過程中,法人的角色很重要,法人應該要扮演整合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的角色,需要持續與學界交流避免脫節,因此建議可在大學中成立合資的法人機構,讓法人可以跟教授連結,並可加速學校的研發落地,與企業連結。

七、

產學合作推動上也要關注法規鬆綁的部分,例如: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許多產學合作的案子其成果不能產學共享,對企業沒有利益,無法吸引企業投資;現在利益迴避條款也讓產學合作的推動受到阻礙。

八、

科研戰略並非一體適用,不同的產業別與產業體系,需要的處方會不一樣,需要跨部會討論。每一種科研應該以何種研究組合模式推進,要因科技領域不同而有所差異。

九、

台灣面對國際科研大軍的挑戰,可以透過趨勢檢視找到缺口,把技術引進,做為我國科技資源投入的參考基礎。科技若無法落實到生活與中小企業,如果只是以生產做導向,我國的發展一定會受到限制,因此政府應借重企業的力量,聚焦發展適合我國需求的科技。此外,部分技術是可以跨領域使用,應該要去布局這種技術。

十、

推動科技創新的同時,資料平台的建構很重要,政府開放資料非常多,但缺乏一個整合平台,惟應進一步思考我國推動平台成立的目的為何,若只是資料交換,將會讓平台成立的目的失焦。此外,資料治理推動上,相關的法制建構也很重要。

行政院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經濟與創新」議題小組會議

l   會議時間:2020年7月29日(星期三)下午2時整

l   會議地點:科技大樓2樓第13會議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06號)

l   主席:經濟部林次長全能、科技部謝次長達斌、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蔡執行秘書志宏

l   會議重點:

一、

我國政府體制與產業發展在國際間都有不錯的聲譽,都看得到臺灣整體的機會,但也有很多挑戰,要清楚知道我們面對的挑戰是甚麼,再選擇策略。臺灣欠缺中長期策略目標,建議可參考5+2產業政策,由大企業帶領資金與人才有限的中小企業,再由政府與產業共同組成國家隊,讓智慧化和數位轉型成功。

二、

建議可以用VIP理論(vision-integration-position)來規劃我國的發展願景,並進一步釐清:臺灣的競爭優勢為何?臺灣扮演角色為何?目前該角色有多遠?要如何達成定位目標?應視產業發展狀況來決定是否要組國家隊打國際盃或組國際隊打世界盃,透過國際合作引進國際人才與技術。

三、

在規劃實驗場域時,應該思考我國建置實驗場域的目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商業驗證(proof of business)或服務驗證(proof of service)。好的技術需要以驗證作為出口,故我國建置實驗場域應該著重在服務驗證。做法上應具備全球化的思維,將設備與生產流程連結,並將價值鏈建構起來,進而推廣到各產業甚至輸出國外。

四、

臺灣應該要聚焦建立自主的產業生態平台系統,將臺灣產業串連到國際上,並主動串連東南亞與印度等新興市場,不要只是等待被歐美企業串連,且主動串連若可結合場域驗證,也將更有機會展現服務驗證與商業驗證。

五、

許多新技術在產業中已經具備,但臺灣缺乏橫向整合的角色,建議政府應著重發展系統整合,以產學合作為基礎,促進系統整合的產業化。並可透過培育系統整合商來串接臺灣產業間的技術,藉此強化臺灣的產業鏈,進而建立臺灣自有品牌。

六、

在人才培育上,需要更重視國際行銷與運維人才之培育,並促進運維人才與技術連結,以完整建構臺灣的產業價值鏈。再則,產業生態系與產業供應鏈應該分開討論並分別規劃個別的推行策略。

七、

政府推動新創的培育與扶植,要聚焦深化到落地階段。政府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調整相關法規並且善用企業優勢,讓企業獲得更好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扮演投資者的角色,扶植新創。

八、

政府要扮演好平台運營的角色,帶動典範移轉,例如思考後疫情時代的供應鏈如何營運,或是做到國產國用的目標,培養企業競爭力。思考商業創新的條件,導向正向循環的產出目標。

行政院「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社會與韌性家園」議題小組會議

l  會議時間: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上午9時整

l  會議地點:科技大樓2樓第13會議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06號)

l  主席:科技部謝次長達斌、行政院科技會報蔡執行秘書志宏

一、

展望2030年的發展目標,並回推擬定未來四年要如何逐步施行的具體策略。政府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從發展戰略的角度,思考:

(一) 

如何調適法規、改善認證機制等行政措施。

(二) 

整合民間與國家級資料庫,以期因應遠距醫療照護資訊雲端化等未來趨勢。

(三) 

持續支持生技醫療產業等,並導入科技促進應用發展。如健保資料庫有單一識別的身分號碼可串聯不同的資料庫,加上有完整且長期的資料,建議結合國家級資料庫與尖端技術,達到早期疾病偵測與治療,以及科技導入後對健康影響效果的長期追蹤。

(四) 

建立個人健康護照的制度,實現精準醫療。

二、

人才培養與永續發展是各個領域都亟需投入的關注重點,為因應高齡化社會,未來可以考慮善用65歲以上長者的人力資源,有效組織具有豐富經驗與知識的人力,持續貢獻其經驗以供參考諮詢。

三、

考量到臺灣的整體環境,及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安居家園需要,建議應用科技增加糧食、能源等戰略物資的自給自足及安全等,以建立安心社會。

四、

當前資安的重點已經不是「防堵」,而是走向「隔水艙」的概念,建議在國網中心的基礎上進行各資料庫的串接與備份,取得資訊與資安的平衡。建議強化資安人才的培養,整合資安產業的上中下游與資安服務,形成資安產業供應鏈,除了思考如何防範駭客外,亦需思考如何從駭客的攻擊中重建系統與秩序。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