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 膝 關節 自費 跟 健保 的 差別

自費的人工關節比較好?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比較差? 用不久?


錯錯錯!其實目前臺灣健保所給付的人工關節,已經是相當的棒了!


舉個例子,我們知道汽車的輪胎,有相當多種選擇,有跑車專用的輪胎(一顆一萬元),一般轎車使用的輪胎(一顆四千元),還有廉價輪胎(一顆八百元)。請問您一般會選擇哪一種?我想大多數的車主們,應該會選擇一般轎車使用的即可。而目前我們臺灣健保所提供給民眾的,其實就是類似一顆四千元相當耐用的輪胎了。

我需要用自費的材質嗎?

那我們真的需要使用到『非常耐磨』的輪胎(人工關節)嗎?我們先來看看所謂的人工關節長的樣子。

下圖就是一張人工膝關節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一共分為四個結構。

人工 膝 關節 自費 跟 健保 的 差別

而所謂的自費材質,可以分成幾個項目。

1. 髕骨處結構的原本『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質,置換成『更高的』分子量聚乙烯。在『實驗模擬,非人體實驗』中,醫材公司宣稱可以降低 80%的磨損率。但依照我個人的觀察與建議(純屬吳博貴於2017年8月個人建議),臨床上並無自費使用的意義!

2. 股骨(大腿骨)處結構,置換成更適合亞洲人女性使用形狀。醫材公司宣稱在女性的病友使用,可以減少因一般人工關節尺寸太大而造成之不適感,亦可增進髕骨的滑動。依照我個人的觀察與建議(純屬吳博貴於2017年8月個人建議),臨床上絕大多數無自費使用的意義!

3. 關節中間之墊片,置換成『更高的』分子量聚乙烯。在『實驗模擬,非人體實驗』中,醫材公司宣稱可以降低 80%的磨損率。但依照我個人的觀察與建議(純屬吳博貴於2017年8月個人建議),臨床上若您是活動度相當高(常常慢跑、打網球、登山),或是年輕(小於七十歲),可以『考慮』使用。

人工 膝 關節 自費 跟 健保 的 差別

而在人工髖關節方面,我們先來看看所謂的人工髖關節長的樣子,也是一樣共分為四個結構。

而所謂的自費材質,可以分成幾個項目。

1. 髖臼處墊片的原本『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質,置換成『更高的』分子量聚乙烯。

2. 股骨金屬球頭,原本材質為鈷鉻合金,置換成第四代陶瓷結構。

相對於人工膝關節,在人工髖關節上,我們確實在臨床上見到較高機會的墊片磨損、甚至導致骨骼溶解,尤其是在比較年輕、活動度高的病友。因此依照我個人的觀察與建議(純屬吳博貴於2017年8月個人建議),臨床上若您是活動度相當高(常常慢跑、打網球、登山),或是年輕(小於七十歲),或許可以『考慮』使用自費的陶瓷結構。

 

換膝關節必知!健保或自費 關鍵在塑膠墊片

2019-01-27 11:15:00

人工 膝 關節 自費 跟 健保 的 差別

人類膝關節主要連結大腿股骨及小腿脛骨,膝關節上還有個蓋子,稱為髕骨,膝關節的關節面分為3大部分:「內側股骨及脛骨關節面」、「外側股骨及脛骨關節面」以及又稱為「滑車」的「髕骨及股骨關節面」。

自費品項 墊片占率最高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將合金放置在受傷的膝關節兩側骨頭上,原本骨頭與骨頭間扮演潤滑角色的軟骨,則改用「塑膠」擔綱,這一片塑膠稱為「墊片」。根據健保署統計,106年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案件中,若選用健保特材搭配自費醫材,自費品項以墊片占率最高。

高雄長庚醫院骨科系關節重建科教授李炫昇指出,民眾置換全膝關節手術,若有健保給付並使用健保醫材,約只需要自付部分負擔一成,約一萬元;若全部自費,例如沒有健保的外國人在台手術,得花25萬元到30萬元左右,若僅選擇自費墊片,一般單價約2到3萬元,也有較貴的選擇,約在6萬到7萬元之間。

需要自費換更好的墊片嗎?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骨科主任施士亮以車子來做比喻,法拉利一定比中華多利跑得更快、外型更拉風,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法拉利,如果老阿嬤只是偶而至公園、菜市場走走,那健保特材就很夠用。

材質多元 超耐磨供特殊患者

李炫昇指出,隨醫材研發進步,墊片材質愈來愈多樣,如鈷鉻、鈦合金或陶瓷,其中陶瓷材質表面光滑,但相對昂貴;近年也發展出超耐磨墊片,經過特殊處理將硬度提高,根據報告,超耐磨墊片的體外測試,一年磨100萬次,使用20年的磨損率低於一般墊片,使用過程中也能減少80%的磨損率。

李炫昇說,選擇超耐磨墊片的患者,多有額外需求,例如希望在換了人工膝關節後,能在戶外從事較高強度的活動,若活動強度不高,健保給付墊片與自費墊片功能並無差異,民眾可選健保給付材質,無須擔心。

兩種手術 全膝置換者居多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置換建議是,當膝關節三大部分中有一處受傷、損壞,以一般方式治療無效後,可接受半膝人工關節置換術,若三大部分中有兩部分不堪使用,且已侵犯所有關節面,建議接受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大多都是「全膝置換」,半膝置換的人數較少,接受全膝置換的年齡平均在60歲到75歲之間,女性居多,目前沒有研究能說明為什麼女性占多數,但許多假說認為與荷爾蒙有關,男女比大約是1比3;其餘置換手術則以半膝為主,有2大族群,一是因外傷導致關節3大部位的其中1部位受損的年輕人,年紀約40歲,另一群與全膝置換手術族群相同,為60歲以上長輩。

李炫昇說,置換全膝關節手術,通常用於嚴重的患者,一般患者可以簡單的補償手術改善,例如當軟骨輕微受損,因外傷受損且面積低於25平方公分時,可以「挖東牆補西牆」,從同一塊軟骨中,取負重較輕的軟骨,補受損軟骨,另也可以採取「軟骨再生法」,使用微創手術刺激骨髓幹細胞,在缺損的軟骨處,刺激長出纖維軟骨。

李炫昇解釋,人工膝關節置換後,至少可使用15到20年,對60歲以上患者,使用年限是足夠的,但對於年僅40歲的患者而言,等到60歲時可能再重新置換。因此多數醫師認為,若能延後置換手術的時間,就優先採取輔助治療。

健保給付標準

健保署統計,近來每年都有逾2萬人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以70歲以上占比最高,以106年為例,全膝關節置換術達2萬6千多件,其中超過70歲者占58%,其次是65至69歲者約22%,60至64歲占12%,60歲以下患者僅約8%。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淑雅表示,隨著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健保自104年起取消給付人工膝關節事前審查,但仍有相關規範:

●70歲以上患者,關節間隙小於二分之一以上之關節病變,至少接受保守療法三個月但治療無效者,即可申請給付。

●70歲以下患者,需同時具備關節間隙小於二分之一以上之關節病變,以及有兩個部位以上之關節病變,或是有一個部位之關節病變,且症狀嚴重,無其他治療方式可取代,即可申請給付。

●X光顯示明顯骨缺損3公分以上,關節肢體周圍骨折或需整塊異體移植的病例,也能申請健保給付,並可在術後以X光片或照片為佐證申報給付。

(記者劉嘉韻)

膝關節 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 健保

人工 膝 關節 自費 跟 健保 的 差別
人工 膝 關節 自費 跟 健保 的 差別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人工膝關節那一種好?健保署長李伯璋這樣分析

2019-01-27 10:29:54

「聰明就醫x健保大數據」系列2,推出「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探討長者最關心的膝關節退化問題。從膝蓋卡卡到到腫脹疼痛,最後甚至寸步難行,關節炎是很多長者的痛,當膝蓋面臨「報廢」的命運,人工膝關節是再度行走的一線希望。

到底什麼時候該換?人工的是否永遠比不上天然的?手術使用的醫材, 健保與自費差異何在?我們請專家分析就醫數據、醫師提供專業意見,讓你在置換膝關節的路上不孤單。

人工膝關節分為四個部分,包括大腿骨末端金屬套、小腿骨頂端金屬板、兩個金屬間的塑膠墊片(替代軟骨),以及塑膠膝蓋骨等組件;其中,可能需要「再置換」的組件,大部分都是金屬板間的塑膠墊片。人工膝關節分為四個部分,包括大腿骨末端金屬套、小腿骨頂端金屬板、兩個金屬間的塑膠墊片(替代軟骨),以及塑膠膝蓋骨等組件;其中,可能需要「再置換」的組件,大部分都是金屬板間的塑膠墊片。

近80歲的鄭爺爺最近為了置換人工膝關節煩惱不已,聽這個朋友說用健保的就好,但另外一位親戚又說,健保的人工膝關節「好像比較容易壞,沒幾年又要再換一次,還不如使用自費的,比較耐久。」到底健保給付的人工膝關節好,還是自費的較優?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人工膝關節分為四個部分,包括大腿骨末端金屬套、小腿骨頂端金屬板、兩個金屬間的塑膠墊片(替代軟骨),以及塑膠膝蓋骨等組件;其中,可能需要「再置換」的組件,大部分都是金屬板間的塑膠墊片。

1.健保收載239項特材 僅37項未給付

健保自開辦以來就給付人工膝關節,整組支付約4萬4千點至5萬1千點,截至107年底,健保全額給付的人工膝關節特材共有239項,經健保署掌握未納入健保給付、需要全額自費的人工膝關節醫材有37項,而在這37項需自費的醫材中多數是塑膠墊片,其實有35項可以找到健保給付特材供民眾選用。

為確保醫材品質,健保署在給付特材前,均會邀集臨床專家協助把關人工膝關節組件的安全、效能以及相關成本效益,再從臨床專業角度評估是否納入健保給付。健保以民眾為最大利益為考量,若有健保給付的資源,就應該提供給患者使用,才能達到社會福利保險的美意。

李伯璋指出,由於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需開刀、住院,一般診所無法進行,必須在醫院執行。用健保大數據資料統計106年執行全膝關節置換術共約2萬7千件,健保給付特材總額約13億元;而全國有227家醫院執行此手術,其中82%的醫院,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患者會選用健保人工膝關節。

2.混搭使用者 自費塑膠墊片最多

進一步分析發現,106年接受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2萬7千名患者中,六成五全部選用健保給付特材,僅有三成五會混搭健保特材與自費醫材,其中自費項目又以替代軟骨的塑膠關節墊片占率最高,選用整組(四個組件)全自費的人數非常少。人工膝關節四個組件的價格有所差異,以塑膠墊片為例,一般曲度的健保支付5千多點,高彎曲度的支付1萬3千多點,而自費的塑膠墊片則要3萬3千元至8萬4千元不等。

李伯璋譬喻,就如同汽車有不同的品牌、不同配備及材質,而有不同價格,有人認為可以代步就好,但有人顧及安全會買配備較優的車輛,也有人有品牌迷思,或認為「名牌」、「貴的」就一定比較好。

3.追蹤統計 健保醫材同樣耐用

部分患者選擇自費墊片,可能是認為自費墊片材質比較「耐磨」。但健保統計,103年有2萬2369位患者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其中自費者僅3261人,並自該年度起連續追蹤3年發現,使用健保墊片與自費墊片的病患,其重置率,也就是再做一次手術換新墊片的比率都只有1.4%,意即短期追蹤顯示,健保墊片並沒有坊間所謂「比較不耐用」的狀況。

4.平均可用10至15年 甚至更久

「大數據與實證可告訴我們,健保墊片是有品質保證的。」李伯璋表示,臨床醫師評估發現,健保給付的關節墊片平均可使用10至15年,若保養得好,甚至可用更長。

根據106年資料顯示,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以70歲以上長者最多,占58%,其次是65至69歲,約22%,若以70歲置換人工膝關節、墊片能使用15年來計算,約使用到85歲甚至更久,因此,健保給付的關節墊片可以滿足大多數患者的使用需求。除非體重過重、活動力較強的患者,可考慮使用自費墊片。

膝關節 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 健保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