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侮辱 与 被 损害 的 人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1年。

全书由四个部分和一个结尾组成。故事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末的彼得堡,正值农奴制崩溃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和骗子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同被他侮辱和损害的人们之间的冲突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该小说宣扬了驯服、顺从是医治病态社会的良方。 [1] 

作品名称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外文名 Униженные и оскорблённые 作品别名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作    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首版时间 1861年 字    数 341000

目录

  1. 1 内容简介
  2. 2 创作背景
  3. 3 人物介绍
  1. 4 作品鉴赏
  2. 主题思想
  3. 艺术特色
  4. 5 作品评价
  1. 6 出版信息
  2. 7 作者简介

伊凡在寻找自己的新住处时,遇到了体弱多病的老人史密斯,老人死在被送回家的路上,他把老人的房子租了下来。伊凡从小被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家的管家收留,管家的女儿娜塔莎与他也是青梅竹马,但有人造谣说管家诱使公爵的儿子阿辽沙作自己的女婿,公爵立即将管家撤职,还谎说他私吞了自己的一万二千卢布,将管家告上法院,官司自然是管家败诉。而阿辽沙诱骗了娜塔莎与自己私奔,这使管家受到沉重的打击。婚后阿辽沙在外面与妓女鬼混,公爵也因为儿子与娜塔莎的关系切断了给儿子的经济供应,并极力撮合儿子与一位伯爵继女卡佳的婚姻,阿辽沙抛弃了娜塔莎。娜塔莎当面揭穿了公爵破坏她和阿辽沙关系的诡计,公爵受辱后,找到了伊凡,在酒后他道出了自己是如何通过女人来敛财的卑鄙行为。伊凡收留了一个讨饭的女孩涅莉,涅莉虽然年纪小,但心理早熟,她有自己对付权贵的一套方法,她正是公爵的亲生女儿。公爵年轻时混进了史密斯的工厂,占有了他的女儿和财产,老人余生只有与狗相依为命,不久在途中死去,女儿也被公爵抛弃最后贫病而死。涅莉后来也死在管家的怀中,此时公爵正准备跟15岁的将军之女结婚,而他的儿子也终于与富有的卡佳结婚,父子俩的婚姻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涅莉与她母亲的遭遇打动了管家,娜塔莎被允许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2]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成这本小说,是在1861年,正是他经过了十年苦役和流放之后回到彼得堡的头两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49年因参加彼特拉谢夫斯基革命小组和在小组上宣读别林斯基给果戈理的信而被捕,曾被判处死刑,后来改为四年苦役,期满后仍流放在西伯利亚,直到1859年才回到彼得堡,重新开始文学生活。 [3] 

1859年,沙皇恢复了他发表作品的权利,作家怀着很大的热情重新回到文坛,1861年1月起开始在他与长兄合办的《时报》上连载这部作品,历时一年。 [2] 

瓦尔科夫斯基公爵

瓦尔科夫斯基公爵是社会罪恶的化身。他集中了贵族、资产阶级一切丑恶的特征。伪善、自私、贪婪、无耻。在生活中,他奉行一套兽性利己主义的原则,认为“一切都是为我,全世界都是为我而创造的”,因此,他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是“爱自己”。他对伊凡直认不讳地说,他喜欢“权势,品级,高楼大厦,下大注的赌牌(我是非常喜欢赌牌的)。而尤其是,尤其是——女人”。他纵情享乐,不择手段地欺骗和迫害他人。他的念头和想法都是极端卑鄙龌龊的。他给无数的人带来不幸和痛苦,他拐骗了涅莉妈妈和吉里美老人的钱财,造成他们在贫困中,一个惨死在地下室,一个暴尸街头,他使尼古拉倾家荡产,又活活地拆散了娜塔莎和阿辽沙的婚姻,他在骗得有钱的卡佳做媳妇的同时,自己又和一个将军的十五岁的女儿结婚。他干尽伤天害理的坏事。 [4] 

娜塔莎

娜塔莎是个苍白的形象。在作家安排下,她以受辱者的爱来抚慰损伤的心灵,以痛苦来净化精神。她原谅自己悲剧的缔造者,要人们不要去责怪阿辽沙,而要宽恕他。 [4] 

阿辽沙

公爵的儿子,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道德败坏的作风。他轻浮、放荡,是个灵魂空虚的花花公子。 [4] 

涅莉

涅莉是个倔强、富有自尊心,并具有疯狂反抗精神的女孩。她对诱惑和迫害过她妈妈,弄得她外公倾家荡产的公爵,始终采取不妥协的态度。在她身上体现了受害者人性的尊严。 [4]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主题思想

在作品中,作家深刻地描写了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城市平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尖锐地提出了上层人物的无耻行为和普通人的幸福问题,反映了当时贵族、资产阶级与平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交织着作家同情与暴露两种思想感情。 [4] 

小说以凄凉悲惨的基调,展开了故事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涅丽一家的悲惨命运,一条是娜塔莎一家的不幸遭遇,而使这两个家庭毁灭的罪魁祸首是瓦尔科夫斯基公爵,他诱拐了涅丽的母亲,骗去了涅丽外祖父的全部家财、最后导致涅丽一家三代人全部含恨而死。他又诬告娜塔莎的父亲,使其倾家荡产,娜塔莎也被公爵的儿子诱骗。作家愤怒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现实,对社会底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但小说充满了阴暗、悲惨、呻吟的调子,作家在保持其19世纪40年代作品风格的同时,在这部小说中,开始了驯顺、忍耐、宽恕,自觉自愿受苦难以洗刷心灵的说教。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主导思想——基督教人道主义开始形成。 [5]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艺术特色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固有的艺术特色。小说有着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情节。人们经常把他的小说和侦探冒险性质的小说联系起来,如这部作品开头吉里美老人和他的老狗就给读者布下了疑团,但并不立即把疑团解开,而是把读者引向另一桩诉讼的案件。 [4] 

《新民晚报》编委办公室主任、副总编辑欧阳文彬:陀思妥耶夫斯基转向的初期,自己思想里不能没有矛盾,他想宣传容忍和饶恕,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仍然喧闹着要求在他的作品中给它们一个地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可以说是这种矛盾的产物吧。 [6] 

中文译本

出版年

书名

译者

出版社

1950年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邵荃麟

文光书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980年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南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

《被侮辱与损害的》

李霁野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年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臧仲伦

译林出版社

2003年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郑奇、李松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9年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徐玉梅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艾腾

河北教育出版社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参考资料
  • 1    殷涵,尹红卿,李瀚之主编.世界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 经典珍藏版:当代世界出版社,2014.02:308
  • 2    郑体武主编.俄罗斯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01:474
  • 3    邵荃麟著.邵荃麟全集 第八卷 剧本 散文 序跋 书信 附录:武汉出版社,2013.12:208
  • 4    温祖荫.欧美文学名著介绍与欣赏(小说):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年07月第1版:366-368
  • 5    吴元迈推荐;宋繁银述要.青少年必读 外国文学名著提要:海南出版社,1993.12:77-78
  • 6    欧阳文彬著.欧阳文彬文集 评论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08:287
  • 7    陀思妥耶夫斯基   .易文网[引用日期201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