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 糖尿病 寶寶健康嗎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指在懷孕前並沒有糖尿病,但是懷孕時血糖卻偏高的情形。若孕婦在懷孕時,沒有好好注意飲食控制讓血糖濃度升高,除了會影響孕婦身體之外,還影響肚裡的寶寶,是個不可忽視的疾病。

妊娠糖尿病對寶寶的影響

一般來說,妊娠糖尿病大約發生在懷孕 20~24 週左右,會隨著孕婦年齡提高機率,若家族有卵巢、糖尿病病史,或是抽菸等習慣,特別容易得到妊娠糖尿病。雖然輕微的妊娠糖尿病本身不會有什麼症狀,但若不注意讓血糖持續升高,會對孕婦及寶寶有不少影響。

由於胎兒會從媽媽的血液吸收營養,如果媽媽血糖濃度過高,寶寶就會被影響。多餘的糖分儲存在胎兒體內的方式,跟脂肪儲存方式類似,會導致寶寶體型過大,以及下列併發症:

  • 新生兒黃疸
  • 早產
  • 新生兒過大(巨嬰症)
  • 新生兒產傷
  • 新生兒低血糖
  • 寶寶長大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較高。

妊娠糖尿病對孕婦的影響

  • 可能會流產或早產
  • 可能會有高血壓(Hypertension)或子癲前症(Preeclampsia)

生產完後媽媽的血糖濃度可能就會回復正常,但如果再次懷孕,那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機率就會很高。

媽媽幫自己健康加分的作法

當孕婦被診斷出有妊娠糖尿病時,應立即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並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型態,可有效降低一開始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已經有糖尿病的話則可控制病情,媽媽在盡力照顧寶寶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自己。

  • 均衡飲食:均衡、多元的健康飲食,能降低血糖濃度,少吃含糖食物和飲料。
  • 定期產檢:定期超音波、胎心和胎動檢查。
  • 定期測量血糖:這是監控身體健康狀況的最主要方法,每天要固定時間測量好幾次血糖值,隨時注意血糖變化情形。
  • 定時服藥:有些懷孕的糖尿病媽媽只能藉由胰島素,或某些特定藥物控制血糖,請務必遵守醫師規定,定時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

每位孕媽咪一定都細心呵護肚子裡的小生命,總想給孩子最好的,若原本沒有病史,但在懷孕期間發現有血壓或血糖異常,很有可能是妊娠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壓,除了定期回診檢查之外,飲食上分別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

妊娠糖尿病的影響及飲食建議

對媽媽或寶寶的影響

不論是原先就有糖尿病或是懷孕期間才罹患糖尿病的媽媽,有較高機會生出超過 4000 g 的「巨嬰」寶寶,生產較容易造成傷害,若沒有控制好病情,生出的寶寶可能會有較高出現低血糖、低血鈣、呼吸窘迫或畸形的比例,對孕媽媽來說,日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高 7 倍,同時提高罹患代謝性疾病、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飲食建議

好在血糖高低是可以由飲食控制的,糖尿病並沒有一定能吃或不能吃的東西,所以孕媽咪千萬別氣餒,其實只要對食物多一點認識,配合醫囑和營養師建議,就可以主動控制血糖,以下提供幾個飲食建議:

  1. 以低鹽、低油、低糖、高纖維的均衡飲食為原則
  2. 定時定量攝取醣類,下午跟睡前建議安排點心,有利血糖控制
  3. 醣類來源以全榖根莖類取代精緻澱粉類,向營養師諮詢建議份量(總醣量)並學習飲食替代方式
  4. 避免含糖飲料、甜點、勾芡或沾粉食物,若有食用當餐澱粉類就要少吃
  5. 增加飲食變化及生活彈性,定期監控血糖值,並搭配適當運動。

妊娠 糖尿病 寶寶健康嗎

妊娠高血壓的影響及飲食建議

對媽媽或寶寶的影響

有些孕婦在懷孕 20 週後出現高血壓(收縮壓 > 140 mmHg 或舒張壓 > 90 mmHg),容易產生較危險的併發症如子癇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妊娠高血壓發生的時間越早,對胎兒的影響越大,由於血管收縮,會造成寶寶在體內營養狀態不佳,常會有早產的現象;對媽媽而言,因為胎盤早期剝離的風險增加,在懷孕過程要非常小心!

飲食建議

得舒飲食(DASH,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是一種幫助血壓控制的飲食法,根據活動量及理想體重調整每日熱量需求,降低鈉含量的攝取及增加全榖、蔬果和乳製品攝取等。針對孕婦實行得舒飲食的建議為:

  1. 在每個正餐比以往增加一份蔬菜攝取,可以提高飽足感,並增加膳食纖維、鉀、鎂離子攝取。
  2. 以全穀類,如糙米、藜麥或燕麥取代精緻白米飯或麵條。
  3. 餐間以水果當點心,每天 2-3 份不過量(菜要比水果多),避免含糖飲料和甜點。
  4. 清淡飲食,不吃重鹹料理,避開高鈉的加工、醃漬食品。
  5. 選擇低脂的蛋白質來源,如魚類、家禽和豆類。

不論是妊娠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壓,若能積極的飲食管理,都可以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相反的,若沒有適當調整飲食,不但會寶寶的身體健康或安危受到一輩子影響,也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中。

文/吳宜庭 圖/蘇鈺婷

妊娠 糖尿病 寶寶健康嗎

延伸閱讀

孕婦可以吃冰、喝咖啡嗎?薑母鴨煮滾了能吃嗎?中醫師回答孕婦的飲食禁忌 

媽咪孕期不適怎麼辦?孕吐、水腫、抽筋應該這樣吃! 

剖腹產好嗎?寶寶較容易有健康問題!研究:糖尿病、肥胖、氣喘機率都增加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

懷孕期間孕婦和胎兒營養需求隨孕期增加,需補充足夠的營養,不過也需控制得宜、堤防妊娠糖尿病。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提醒,妊娠糖尿病可受到控制並在產後解除,但若未妥善調整,影響的不只是母體,也會影響胎兒。

什麼是妊娠糖尿病?對孕婦、胎兒有何影響?

郭安妮醫師表示,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有糖尿病問題,懷孕後受荷爾蒙影響,胰島素需求增加,但飲食未受到良好調整,出現的暫時性的糖尿病,因此得名。其症狀和糖尿病一樣,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的症狀,可能出現癲癇、羊水過多等,也進一步影響母體及胎兒健康狀況。

郭安妮醫師解釋,若孕期血糖控制不佳,因血糖過高、胎兒將暴露在高糖環境當中影響發育,如體型或器官生長較大但不成熟、腦部發育不全、出現心臟疾病等,孩子也可能出現第二型糖尿病、或是長大後容易肥胖。而體型較大的嬰兒,在生產時也容易形成難產,或是羊水過多提早破水造成早產,對孕婦也是相當大的負擔,就需考慮以剖腹生產,不過未必所有妊娠糖尿病孕婦都需要剖腹生產,關鍵在於胎兒體型。

哪些族群易有妊娠糖尿病?會形成真的糖尿病嗎?

郭安妮醫師說明,妊娠糖尿病未必每個孕婦都會出現,多和家族遺傳有關,家族中若有糖尿病史,孕婦出現妊娠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比較高。上一胎就有妊娠糖尿病者,懷下一胎時也會有較高的機率。而BMI>25的肥胖女性、超過34歲在醫學上定義的高齡產婦、羊水較多的孕婦、體重大於4000公克體型較大的嬰兒,孕婦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也較高。妊娠糖尿病若控制得宜,通常在產後便會自行消退,但也約有半數以上後續形成真的從糖尿病,因此產後六周需至新陳代謝科檢查、追蹤,以利及時控制並恢復。

慎防妊娠糖尿病免緊張,產檢檢查配合調整可控制!

了解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皆可能造成影響,不過孕媽咪也不必緊張,郭安妮醫師表示,產檢會安排在第24-28周時進行相關檢查,如口服葡萄糖測試。

檢查前一天會提醒孕婦於凌晨12點後停止任何飲食,包括水和食物,隔天進行空腹血糖檢測。接著以75毫克的葡萄糖溶於300c.c的開水,10分鐘內喝完,一小時後測第二次,兩小時後測第三次,共三次血糖檢測。需空腹血糖<92mg/dl、第二次檢測<180mg/dl、第三次檢測<53mg/dl。

三次檢測若有一次高於標準,便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在飲食、生活上就需要更特別注意,遵照醫囑、營養師指導進行調整,並施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進行控制。

4觀念防範妊娠糖尿病,避免真的糖尿病、影響胎兒智力

飲食控制因人而異,大方向而言,需進行熱量管控,不過懷孕期間也需要足夠的營養、絕對避免減重,以防酮體增加,影響胎兒的智力與發展。因此郭安妮醫師建議,飲食會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行,一天約吃5至6餐,睡前吃個小點心,如三片蘇打餅乾、一杯牛奶,縮短孕婦的空腹時間,避免血糖忽高忽低。

食物也會選擇,除了注意營養均衡,也留意避免影響血糖波動,例如主食會建議以全榖雜糧類取代精緻澱粉的白米。而懷孕後期胎兒所需的蛋白質也會增加,孕婦也需適當的補充蛋白質,可適度從蛋類、豆類、魚類、奶類中攝取。油脂也是必需的營養,但避免過量,可以瘦肉為主。蔬菜和水果的營養,會建議從原形食物攝取而非打成果汁,如芭樂、番茄等,如此可攝取到足夠的膳食纖維,也延緩血糖上升。

郭安妮醫師表示,即便是確診妊娠糖尿病,在醫師及營養師的指導、良好的飲食下,也可以照顧好母體及胎兒健康,孕婦不必擔心,需留意的就是良好的配合,避免試圖減重或毫無口忌,如此便可安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