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塔瓦河我的祖国

去布拉格旅游,必有的一项内容就是在游船上晚餐,一边品尝捷克美食,一边欣赏伏尔塔瓦河夜景。两年前初夏的傍晚,当我在游船上坐定,开始与同伴举杯品饮葡萄酒时,突然觉得少了什么。波光粼粼的河水在船底浅吟低唱,想起来了,背景音乐。伏尔塔瓦河上最应该听的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伏尔塔瓦河》。我在服务台向服务小姐指了指耳朵,对她说:Music。小姐笑了。音乐旋即响起,不用说,正是那首被捷克人誉为第二国歌的《伏尔塔瓦河》。

贝德里希·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诞生在距布拉格120公里的利什托米尔镇。1843年,以音乐工作者的身份前往布拉格,一边在图恩伯爵家担任家庭老师,一边跟随普洛克什深造,学习钢琴和作曲。1845年他以钢琴演奏家身份在布拉格登台演出。3年后他将自己的1号作品《六首风格小品》寄给李斯特,得到大师的称赞。1857年的一件事让斯美塔那刻骨铭心。那晚在魏玛李斯特家的聚会上,后来担任过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的音乐家约翰·海尔贝克挖苦说,波希米亚虽然出了不少杰出的乐师和“蹩足的小提琴手”,却没有一个大作曲家。李斯特随后坐到钢琴前弹奏了斯美塔那的《六首风格小品》,然后指着斯美塔那说:“这里就有拥有真正波希米亚灵魂的作曲家,上帝所宠爱的艺术家。”

很快,具有捷克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如泉水般喷涌而出。1863年,歌剧《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脱稿;1865年,捷克历史上最著名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完稿;1866年这两部歌剧先后首演;1867年歌剧《达利波》完稿,次年在布拉格国家民族歌剧院奠基仪式上首演。这一年,斯美塔那到波希米亚森林深处的胥滕霍芬拜访指挥莫里茨·安格尔时亲眼看到了伏尔塔瓦河的两条源头溪流,这直接诱发了他写作交响诗《我的祖国》的计划。

1872年他开始动笔写交响诗的前两首《维谢格拉德》和《伏尔塔瓦河》。不幸的是,他的听力出现了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1874年9月,斯美塔那写信给布拉格临时歌剧院合作委员会主席安东尼·齐哲克博士,请辞歌剧院指挥一职,他在信中说:“还在去年7月那次公开试演后我就发现我的一只耳朵里响着与另一只耳朵完全不同的较高八度的杂音。有时在我那只被塞住了的耳朵里又开始响起轰隆咆哮的声音,好像我就站在一个强大的瀑布下面。这种状况经常发生变化,但在7月底,耳内的轰鸣声就变成持续不断的了,此外又出现了眩晕,以致我走路开始打晃……”一个月后,斯美塔那另一只耳朵也聋了。

耳聋没有击倒斯美塔那。1874年,他完成了《我的祖国》前两个乐章《维谢格拉德》和《伏尔塔瓦河》总谱。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1879年3月9日,他在最后一首“布兰尼克山”总谱上画上了终止线。

这部被誉为捷克交响乐起点的交响诗是斯美塔那献给祖国的颂歌,在交响诗套曲中最为著名的第二首“伏尔塔瓦河”总谱上,斯美塔那写下详细注脚:

在浓郁的波希米亚森林里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一条清凉,一条温暖。它们的溪流在岩石的河床上欢快奔腾汇合到一起,在旭日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条林中小溪奔泻而下,变成伏尔塔瓦河,水流沿波希米亚峡谷蜿蜒而过,水量增大后变成大河。它流过密密的丛林,发出悦耳的追逐声,而狩猎者的号角越传越近。河水在嫩绿的草地和低地缓缓流过,人们载歌载舞,欢庆着婚礼。入夜,碧波闪亮,山林水泽中虫鸟放声歌唱,河水中倒映出一座座城堡,它们是昔日骑士们英雄事迹和一去不复返的尚武精神的见证。在圣约翰的湍急处,溪流加快,九曲一折……通过怪石嶙峋的峡谷,流入宽阔的河床,以澎湃之势流经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然后消失在诗人极目的天际。

乐曲正是按照作曲家的描述展开。两支长笛在竖琴伴奏下,奏出欢快清冷的旋律,两条小溪在林间岩石上嬉闹奔走向前,几小节后单簧管和双簧管次第加入,第一小提琴组和双簧管奏出宽广深情的伏尔塔瓦河主题,酣畅优美。接下来,河流经过一片森林,圆号演奏的号角声传来,村庄出现了,波尔卡舞曲的音调描绘出正在举行婚礼的农民们的欢乐。夜色四合,月亮升起,长笛和单簧管在低音区再现乐曲开初的旋律,朦胧迷幻犹如林泽间的仙女在翩翩起舞。这段柔美旋律过后,音乐变得雄壮起来,澎湃汹涌,伏尔塔瓦河主题这时变成辉煌的大调,最后在乐队全奏下结束。

《伏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与气势雄伟。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从河水的源头开始描写,逐渐映现出奔腾不息的河流、岸边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气的乡村、宁静的月夜、险要的峡谷、古老的城堡,这些景致与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相联系,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交响诗《 沃尔塔瓦河》是整部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最著名的一首,尤其是沃尔塔瓦河主题深刻地融入了捷克民族的情感和意志,成为捷克民族的象征。这首交响诗所体现出的交响音乐写作技法、民族艺术色彩与个人风格特征,连同整部套曲一起为捷克音乐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成为交响音乐中的典范之作.

乐曲一开始,表现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一股寒流,一股是暖流.寒流由长笛的音色和上行波动的音型奏出,不久,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携下行波动的音型进入,表示暖流前来汇合.与此同时,小提琴清脆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

河水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采用狩猎的号角声和乐队浓重厚暗的音响来塑造森林的形象,同时印发人们对阴暗、广袤和神秘莫测森林的联想.号角的主题由小号和圆号奏出:

转瞬间,号角声在沃尔塔瓦河水的喧嚣声中消失.一个乡村民俗场面出现了,这是捷克民间舞曲波尔卡的乐声,表现热闹喜庆的乡间婚礼.

乐声渐渐远去,静谧的夜幕降临了.月光下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音乐中,长笛和单簧管奏着起伏波动的音型,竖琴拨响串串琵音,圆号以极其微弱的力度在长音上爬行,在这迷迷朦朦、水波荡漾、阵阵涟漪飞溅的背景下,小提琴在高音区咏唱出晶莹优美的象征水仙女的主题.

沃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暗、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

河水终于冲出了险滩,这时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音乐骤然明亮、坚定,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式转为明朗的大调,它波澜壮阔、满载胜利的喜悦向前奔腾.

最后,沃尔塔瓦河来到了离布拉格不远的城堡—布拉格城堡,所有的管乐器高昂地奏出这来自第一首交响诗中的古老城堡的主题,象征着捷克民族历史的悠久.

斯美塔那曾为《沃尔塔瓦河》的内容写了如下文字:“……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冲出,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涛涛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流过……”。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一条河流,它让捷克人引以为傲的沃尔塔瓦河更富灵性。

乐曲为e小调 6/8拍子 自由曲式,全曲由引子及六段音乐加尾声组成。

引子:先由两支长笛互相衔接奏出波动的音型,不久又加入两支单簧管以同样奏法奏出与长笛反向流动的音型,描写了沃尔塔瓦河由数条小溪溶汇而成。然后继续加入大提琴,描绘出小溪的进一步汇合。

第一段是单三部曲式,小提琴深情地奏出贯穿全曲的主要主题——沃尔塔瓦河主题:弦乐主奏,宽广、抒情,抒发了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中间部主题转为G大调,使音乐更加雄壮、明朗。再现时又通过主题的大小调交替.把情感的浪潮步步向前推进。

圆号和小号奏着狩猎的号角声,象征着沃尔塔瓦河正流过一片茂密的森林,C大调。

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奏起轻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村民在举行婚礼的欢闹场面,C大调、2/4拍子。

音乐逐渐转弱,管乐宁静柔和的和弦恰似夜幕徐徐降临,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优美动听的慢板旋律,好似月光笼罩着朦胧的水面,升起层层水雾,水仙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降A大调、4/4拍子。(长笛+弦乐+竖琴)

黑夜逝去,沃尔塔瓦河迎来又一个黎明,基本主题第二次出现。

乐队运用宏大的音响(铜管),描写了河水在经过斯维特扬峡谷时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击着岩石崤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景象。终于,滔滔河水冲出险境,景色拥然开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由开始时的e小调转为明朗的E大调出现,它波澜壮阔,满载胜利的喜悦向前奔腾。

尾声中出现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中“维谢格拉德”(现捷克首都布拉格前身)。沃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流经维谢格拉德城堡,接受古城堡的检阅。这史诗般庄严的主题,象征着捷克的光荣历史,E大调、6/8拍子。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是钢琴家,音乐家和指挥家。1824年3月2日出生于奥匈帝国波西米亚的Litomysl(现属捷克共和国)。8岁创作第一首作品,后从普罗克什学习。后来到Leipzig与舒曼、门德尔松相识。1848年与钢琴家KatharinaKolárová结婚,并在布拉格创建音乐学校。成为李斯特挚友。1856年以前一直在布拉格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早期作品深受古典大师们的影响,后来结识了李斯特和柏辽兹,对自己作品的传统风格产生疑问,使他逐步摆脱西欧传统古典音乐的束缚,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

1856年赴瑞典,先担任哥德堡交响乐团(PhilharmonicSocietyatGothenburg)指挥。并在此居留5年。1859年其妻去世。奥地利被匈牙利击败后,怀着捷克民族主义热情,到布拉格剧院任指挥。他发现捷克战争年代带来的沉闷气氛已消失,一个新的捷克已经诞生,他充满热情地写作,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风格写歌剧,他先后写了10部歌剧都以爱主义主题为主导。1866年完成的《被出卖的新娘》成为斯美塔那的代表作。

1874年又写了三部民族题材的歌剧后,因患梅毒导致突然耳聋。但他仍然写出他的不朽名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包括6首乐曲,从各方面歌颂了他的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祖国的苦难、传奇的过去并展望光辉灿烂的未来,其中《沃尔塔瓦河》一段,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之一。1884年5月12日因梅毒逝世于布拉格。

斯美塔那生活在奥地利专制政体崩溃后捷克开始复兴的时代,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反映在他的作品中,音乐充满忧郁的民族风格,吸收了民族舞曲的节奏特点,具有捷克人民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顽强斗争精神.他一生写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交响诗和歌剧是最突出的创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