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出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句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提到。那你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

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出处

这句话最早出现于东汉哲学家王充所著的《论衡·状留篇》,原文“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上下两句完整的叙述。但是我们很多人只知道上句,不知道下句。

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出处

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最直接的版本,出自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第92回,书中直接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也是我们现在说的版本,那这句俗语什么意思?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句话。每日诗词:纳兰性德“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出处

从字面意思来说,这句话是指三尺厚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造成的效果。其实就是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造成的,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达到的。我们经常会在形容比较坏的情况时,引用这句话。那原文中的下一句“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是什么意思呢?

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出处

这句话也很好理解,意思是说:用土堆积高山,不是一会儿的短暂功夫就能完成的。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同,后一句话更像是一种激励。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轻易成功,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要有一个坚持的过程。只要肯努力,肯付出,最后才能成功。

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出处

这两句话意义很深刻,不知道你记住了吗?

条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拼音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注音 ㄅㄧㄥ ㄉㄨㄥˋ ㄙㄢ ㄔˇ,ㄈㄟ ㄧ ㄖㄧˋ ㄓ ㄏㄢ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词语解释

国语辞典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īng dòng sān chǐ fēi yī rì zhī hánㄅㄧㄥ ㄉㄨㄥˋ ㄙㄢ ㄔˇ ㄈㄟ ㄧ ㄖˋ ㄓ ㄏㄢˊ

  1. 绝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结成三尺厚的冰层。语本汉.王充《论衡.状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后比喻事况的造成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如:「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感情的决裂,也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的。」

© 汉典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语解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处】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

【反义词】浅尝辄止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造成的。

© 汉典

【加载评论 】

  • 添加义项
  • 同义词
  • 收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编辑词条

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出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1]。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

中文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展开

出自

王充《论衡》--《状留篇》

展开

近义词

滴水穿石、铁杵磨针

展开

外文名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展开

解释

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可以形成

展开

反义词

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展开

参考资料:

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成语大全[引用日期2021-08-27]

词条标签:

语言成语字词

免责声明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下一句是甚麼?

刊登日期 : 04/05/2021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話大家也十分熟悉,一般用來形容一段關係或感情破裂,並非一日所導致。此話下一句較鮮為人知:「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兩句話一齊看,意思就是「羅馬並非一天建成」,很多事情也是一點一滴累積下來,勉勵大家在學習、工作或尋找人生目標時,必須用長時間探索、醞釀和努力才會成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自東漢.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後來才慢慢演變成上述兩句句子。

  從物理學角度看,水在零度以下才能結冰,要冰凍/冰封達三尺,當然不能一天造成,同樣地要做到滴水石穿,也必須長時間才能做到。放在一段關係或感情上,兩者的交惡,實在已有不少嫌隙,導致今天的果;放在學習、工作或尋找人生目標上,就必須持之以恆,才能成功,有點「鐵柱磨成針」的意味。古人的金句,語義真的又深又廣啊!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指有些食物吃下沒甚麼味道...

  此話出於《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裴松之...

運籌帷幄 決戰千里

人能夠精心策劃及部署,因而取得成功,可以用「運...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

丈二和尚 摸不着頭腦

有說法是「丈二和尚」、也有說成「丈二金剛」或「...

中國古代的人一般身高約八尺(一尺較現代為短,約...

狗咬呂洞賓 不識好人心

別人不明白自己的苦心,會以「狗咬不呂洞賓,不...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曾兩次考科舉落第,於是打算...

小確幸

「小確幸」指因微小的事情,而確切感到幸福。這詞...

村上春樹的散文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其中一篇叫...

原來爸爸也叫「阿媽」?

大家會怎樣稱呼自己的父親?

「父」: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成的,意思是一雙拿着...

「收山」源自閩南話?

今年是四年一度世界杯舉行的年份,部分處於職業生...

我們在不少球類運動中,也會聽到運動員「收山」的...

「壕」語新解

在現今網絡世界當中,不但有很多新創作出來的潮流...

「壕」,原本的意思是溝,護城河又被稱為城壕,另...

受人二分四  

「受人二分四,做到索晒氣!」相信這兩句話也是不...

「受人二分四」是廣東話一個俗語,意思就是受僱於...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不過,相信...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

大龍鳳  

「大龍鳳」原是廣東傳統藝術—粵劇衍生出來的一個...

「大龍鳳」,其實是香港六十年代初一個粵劇團的名...

麻甩源自法語?

一些廣東話俗語,也真的是通俗得來也十分粗俗,例...

麻甩,在廣東話當中有粗野、粗魯的意思,多數用來...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

「一鑊粥」源自「煲燶粥」的歇後語:大煲夾渴(渴...

人人都愛的網絡潮語:集美

若大家去過福建省的廈門市,可能會去過集美區,這...

  「集美」二字,老一輩的人會想到廈門集美區,但...

大嫚與小嫚  

幾年前內地有一套叫《青島往事》的電視劇,兩名女...

一直以來,大嫚一詞相傳源自於德語。 在德...

老么與老疙瘩

廣東人經常會說一句話,叫做「孻仔拉心肝」,意思...

其實在北方話當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分別是「老么...

「草雞」不吃草

  雞是吃肉的,但北方卻有一個與雞有關的有趣俗語...

草雞這說法,原本是指地方土雞,又有母雞的意思。...

紮炮與紥飽

香港人生活壓力大,其中一個原因是生活成本太高,...

紮炮是一個廣東話俗語,意思就是挨餓。 關...

「走雞」走了怎樣的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廣東話俗語也會跟動物...

其實,走雞中的「雞」,並非指活生生的雞,而是來...

「食七咁食」原來是風俗?  

香港是一個美食天堂,中西佳餚都能夠在這個城市吃...

「食七咁食」,讀者千萬不要以為是粗口。其實際意...

金山阿伯

廣東省的江門台山、潮汕、梅州等地,都是著名僑鄉...

在19世紀時,美國西岸、澳洲及新西蘭等地先後發...

破防與心情  

互聯網中的虛擬世界,已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一...

「破防」意思即是破除防禦的簡稱。 這個說...

冬季冷暖看重陽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古人依據二十四節氣的轉變來判...

古代有一種說法:「今年重陽不打傘,明年地裏光杆...

重陽吃糕 百事俱高

中國不少傳統節日,都會有應節食品的出現,例如人...

據民俗專家指出,以往人們在重陽節時會吃重陽糕。...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