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氣喘發作?

當您有氣喘(Asthma)時,要特別小心身邊的事物,因為很多東西都會引發您的症狀。除了大家熟知的黴菌、塵螨、香菸、煙霧之外,還有更多事物也會引發氣喘,可能會讓您感到驚訝,以下就一一介紹。

1. 壓力

壓力也可能會影響氣喘,這些壓力來源包括工作、小孩、人際關係、金錢、房子、家庭等,壓力會影響到骨骼肌肉、心血管、腸胃道、免疫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引發強烈反應,刺激神經,導致肺部呼吸道的肌肉收縮,這些肌肉會緊縮,而使喘鳴、咳嗽、呼吸短促及胸悶等氣喘症狀惡化。

然而,僅僅壓力一個因素並不會導致氣喘發作,也就是說,如果您沒有氣喘,壓力並不會造成您得到氣喘,它只是在您已有氣喘的情況下,誘發氣喘的症狀而已。此外,強烈的情緒例如吶喊、焦慮、哭泣、生氣或大笑,也可能誘發氣喘。

2. 藥物

有氣喘的人,吃藥時要特別小心,必須避開幾種可能會使氣喘發作的藥物。此外,使用其他藥物時也要小心,即使那些藥物不會誘發氣喘,但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藥物反應,若您的處方中有任何藥物讓您覺得會引起氣喘,請立即告知醫師。

常見會引發氣喘的藥物包含如下:

  • 阿斯匹靈(Aspirin)及其他止痛劑:若您有氣喘,可能會對阿斯匹靈和其他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SAIDS)較為敏感,例如布洛芬(Ibuprofen)及萘普生(Naproxen),這些一般是用來緩解疼痛、發燒、感冒及流感,其誘發的氣喘可能會非常嚴重。有些人認為,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藥物,對氣喘患者來說,是很好的阿斯匹靈替代品。然而,又有研究指出,乙醯胺酚和氣喘有關。因此,服用任何藥物前,都請務必和醫師確認。
  • 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s):乙型阻斷劑是用來治療高血壓(Hypertension)、心臟病(Heart disease)、偏頭痛及青光眼(Glaucoma)的藥物。
  • ACE抑制劑(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抑制劑一般用來治療高血壓及心臟病,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咳嗽,而咳嗽會誘發氣喘症狀發生。

3. 食物和食品添加物

食物過敏會引發病患輕微至嚴重的氣喘症狀,最常見和氣喘有關的食物包括:奶製品(起司、牛奶)、蛋、花生、黃豆、小麥、魚、蝦以及沙拉。常見的食物過敏症狀,包含蕁麻疹(Hives)、噁心、嘔吐以及下痢,若是您吃的食物引發了氣喘,症狀會包含食物過敏症狀、咳嗽、喘鳴、以及喉嚨腫脹。

此外,保存食品的防腐劑也可能會讓氣喘發作。防腐劑用來維持食物的狀態,使其能存放得更久,然而,對某些較敏感的病人來說,也可能引發氣喘。常見的食品防腐劑包括亞硫酸氫鈉(Sodium bisulfite)、亞硫酸氫鉀(Potassium bisulfite)、亞硫酸鈉(Sodium sulfite)、偏二亞硫酸鈉(Sodium metabisulfite),以及偏二亞硫酸鉀(Potassium metabisulfite)。果乾(例如杏桃、葡萄乾以及鳳梨)、袋裝馬鈴薯片、罐頭湯、葡萄酒、啤酒、罐裝檸檬汁以及醃漬品中,常可見到防腐劑。

4. 運動

聽起來可能會令人驚訝,公認對健康很有幫助的運動,怎可能引發氣喘?慢跑、競走或跳繩等劇烈運動,都會使呼吸道變得狹窄,進而引發氣喘。運動時若傾向用嘴巴呼吸,會吸入比正常呼吸時更寒冷乾燥的空氣,由於呼吸道對溫度和濕度很敏感,因此更容易緊縮,導致運動引發的氣喘症狀,包括喘鳴、胸悶、疲勞和咳嗽。

若您患有運動誘導型氣喘,可能會在開始運動後5~15分鐘內,感到胸悶、咳嗽、呼吸困難,接下來在30~60分鐘的運動中,症狀可能會消失。然而,可能在6~10小時內,會有另一波氣喘發作的風險。請注意,運動前做好暖身,則可預防氣喘發作。

5. 感染

病毒或細菌感染如流感或感冒,會影響肺部導致發炎,並讓呼吸道變狹窄。因此要注意感染症狀,可以預防氣喘發作。可能引發氣喘的感染包括:咳嗽呼吸短促、呼吸困難、喘鳴、發燒、疲勞、喉嚨痛、頭痛等。

好的衛生習慣、接種疫苗以及乾淨的呼吸設備,例如氣喘吸入器、氣喘噴霧器,都能幫助預防誘發氣喘發作的感染情況。

隨著天氣變潮濕,空氣品質也變得不穩定。在這樣的空氣品質下,很多潛藏的「氣喘人」也會有咳嗽、胸悶等症狀。除了要就醫治療,維持生活環境的清潔之外,其實從飲食中去改變「體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食療真的有效果?

其實氣喘是一種過敏反應,導致氣管的慢性發炎,引發咳嗽、氣管纖維化、呼吸困難等問題,所以只要能讓身體對於過敏原不要那麼敏感,其實就可以減緩發炎反應;一般常使用的藥物類固醇,其實就是透過抑制身體的免疫反應,來讓症狀減緩。

而想要改變身體內的免疫反應機制,除了要減少環境中過敏原的刺激,像是多使用空氣清淨機、多除濕,出門戴口罩之外,從「飲食」中攝取到什麼樣的營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的生態,在過敏原接觸到身體的第一關,就可以先阻擋下來,也能減少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機制。

如何讓氣喘發作?
iStock-92884596

針對這個部分,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與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就共同設計了一份「飲食原則」,在研究中也發現,不但可以減少氣喘患者的藥物使用量,也能改善肺功能。

氣喘的食療

這項菜單是由中研院研究員潘文涵發想,跟李淑貞博士共同設計,結合了傳統認為對氣喘有效果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富含Omega-3的食物以及益生菌。

「過去,很多研究都認為這些食物、或是益生菌,對於氣喘跟過敏性鼻炎是沒有效果的。但我們發現,這些研究都是『吃一種食物試試看』,跟人體每天所需的多元營養有差異,所以想說,如果把這些食物都加在一起食用,會不會比較好。」研究團隊表示。

如何讓氣喘發作?

而研究團隊挑選了192名10~12歲的氣喘學童,分為2組,一組補充用蔬果、富含Omega-3的魚類、益生菌製成的「複合式膳食補充劑」(FVFP),結果在連續使用16週之後,這組減少了吸入性類固醇、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的劑量;而在肺功能測驗中,第一秒吐氣量更是安慰劑組的2.7倍,最大吐氣量則增加2倍,顯示連肺功能都有增加。

雖然研究時使用的是特製的膳食補充劑,但研究團隊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一樣可以攝取到類似的營養,只要按照下列的份量來吃,其實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每日攝取6.5份的蔬果,尤其是色彩豐富的具高抗氧化力的蔬果,越多樣化越好(每份為100公克)

每天攝取1份的秋刀魚(EPA、DHA合起來可以攝取到1598mg以上);或是0.5-1份的鮪魚、1.5-2.5份的鮭魚。(每份約35公克)

每天攝取1.5份含有L. salivarius PM-A0006菌種的優酪乳或優格;或是多攝取優格起司、韓國泡菜或德國酸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一份約200ml)

研究團隊說,除了要吃到這些營養之外,也要避免吃燒烤、油炸、甜食,還有含有無機磷酸鹽的食物,像是汽水、加工食品、加工肉品、零食中,寫含有磷酸鹽、磷酸、磷酸鈣、硫酸鹽等成分的食物就儘量不要吃。「這是一個自我保健的概念,除了服藥之外,日常生活也需要透過一點努力來幫助改善。」

延伸閱讀

天天咳嗽不治療 胸腔科醫師:你的氣管正在結痂
氣喘沒症狀、不想用類固醇 肺病專家:教你用一支搞定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張承宇報導】近年空氣汙染嚴重、空氣品質經常不良,空汙「紫爆」不再罕見,也造成台灣氣喘人口逐年增加。據統計,台灣氣喘人數以每年0.26%的比率增加,12歲以下人口約有14%有氣喘問題,而且不只是孩童,成人也可能罹患氣喘。

沒有經歷過氣喘的人,或是症狀輕微者,可能覺得氣喘只是小問題,但其實氣喘若是症狀嚴重可能會導致意識不清,甚至致死─亞洲歌姬鄧麗君的猝逝,兇手正是氣喘。專業醫師說明了各種會造成氣喘的原因,幫助我們對氣喘多一分了解、遠離過敏原。

本文重點:

氣喘症狀

氣喘原因

氣喘預防方法

如何改善氣喘?氣喘發作處理方法

氣喘症狀

氣喘是過敏引起的呼吸道發炎症狀,發炎會讓呼吸道變得狹窄,引起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喘鳴等症狀。而會引發氣喘的物質有許多,依照環境、個人體質而有所差異。

氣喘原因

常見造成氣喘的原因有過敏、過勞、空汙、運動、傳染病等,大致上有下列幾種,可依自身經驗找出自己容易過敏的原因,並盡力避免,達到預防的效果:

  1. 食物過敏:部分氣喘患者會因為對某些特定食物過敏,引起氣喘。成人氣喘的過敏原大多是小麥製品、防腐劑、色素等食品添加物,較少因為食物引發過敏。嬰幼兒則常見因為雞蛋、牛奶、大豆、大米,小麥、蝦、螃蟹、鯖魚等食物引發過敏,誘發氣喘。

  2. 灰塵、花粉等過敏原:吸入灰塵、花粉、昆蟲屍體或糞便、黴菌、寵物毛髮或尿液、塵蟎等過敏原,也會誘發氣喘。

  3. 過勞、壓力大:自律神經、荷爾蒙紊亂,造成呼吸道收縮,容易引發氣喘。在日本,成人因為壓力大而引發初次氣喘發作的案例有提升的趨勢,過去30年以來就增加了三倍。日本厚生勞働省於2003年實施的統計資料指出,有氣喘問題的成人,有58%是在成人後才初次發生氣喘。

  4. 傳染病:感冒、流感等傳染病會引起呼吸道黏膜發炎,造成過敏,也是誘發氣喘的原因之一。

  5. 氣候變化、空氣汙染、香菸:例如乾冷的空氣、劇烈的溫差、下雨造成的低氣壓、二手菸、工廠廢氣等。其中香菸除了含有一氧化碳和尼古丁以外,還含有200種以上的有毒物質,容易引發呼吸道發炎。

  6. 化學物質、化妝品、甲醛等建材含有的物質:建材含有的溶劑、接著劑、塗料、甲醛等物質,或是含有強烈味道或刺激性的香水、芳香劑、化妝品,都可能誘發氣喘,或使氣喘惡化。

  7. 藥物副作用:阿斯匹靈,以及其他頭痛、生理痛用的解熱鎮痛藥,或是複方感冒藥,也有誘發氣喘的可能。

  8. 運動誘發:跑步、爬樓梯,甚至大喊、大笑、哭泣等行為也有可能誘發氣喘。這些原因誘發的氣喘以小孩較為常見,通常會在運動後呼吸困難,持續20~30分鐘就會恢復正常。

氣喘預防方法

氣喘的預防,除了盡量避免接觸容易造成大多數人過敏的物質以外,最好能在每次氣喘急性發作後,記錄下可能誘發氣喘的物質,防止下次再因為同樣的原因引發氣喘。日本肥胖研究權威、醫學博士井上修二認為,以下方法能達到預防氣喘的效果:

  1. 遠離過敏原、會引發氣喘的物質:香菸、有機溶劑、香料、花粉、黴菌、寵物毛髮、糞便、昆蟲等。

  2. 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壓力過大、戒菸、戒酒,並且不要過度運動。

  3. 增強抵抗力、防止感冒:避免呼吸道黏膜發炎引發過敏、導致氣喘。

如何改善氣喘?氣喘發作處理方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曾在受訪時傳授了能舒緩氣喘發作時不適的方法,也提醒,若有氣喘症狀還是要盡速就醫,依據專業醫師指示改善氣喘:

  1. 噘嘴式呼吸:氣喘發作時,可以先深吸一口氣,再把嘴型擺成像要吹蠟燭一樣,緩慢地把氣吐出。要注意吐氣時間要比吸氣時間還長才有效。

  2. 浴室水蒸氣:如果手邊沒有支氣管擴張劑可使用,可以到浴室開熱水,使水蒸氣充滿浴室,吸入水蒸氣也可幫助氣管擴張,緩解氣喘症狀。

若曾有發作、就醫經驗,醫師可能會開立支氣管擴張劑,作為臨時發作時舒緩之用。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大多能迅速緩解急性氣喘發作症狀,是行之有年,也最常見的舒緩氣喘方式,需經醫師處方取得使用。

但高醫小兒過敏及免疫科特約主治醫師朱育德曾在文章中提醒,若長期或過度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可能會造成依賴性,必須透過增加使用劑量、頻率,才能達到同樣效果。因此,支氣管擴張劑使用頻率、劑量應先由專業醫師評估,醫師可能會視情況用其他藥物幫助改善。

  • 名醫從小就過敏氣喘,吃這「天然腸胃藥」都改善了

  • 黑豆、白蘿蔔有效止咳抗發炎!這食物別碰易誘發氣喘

  • 你會守財還是漏財?家中3特徵一眼看出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氣喘怎麼發作?

氣喘一般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慢性咳嗽,咳嗽的同時也往往合併痰音,痰液便是因氣管慢性發炎而使分泌物增生而產生的,而急性氣喘發作的症狀則是因為呼吸道的肌肉收縮,再加上呼吸道的發炎反應,所以原本暢通的呼吸道阻塞住了,因此進入肺部氧氣不足,便自然想要用力呼吸,此時便會使用輔助性的呼吸肌肉,所以在肋骨下緣便會凹陷,甚至胸骨上端接近 ...

咳 氣喘 怎麼辦?

急性發作緩解藥物:目的是擴張氣管,使呼吸順暢,作用快速用來改善氣喘的急性氣喘症狀,是治標的藥物。 氣喘和許多慢性病一樣,無法根治,但若控制得宜,就能夠自在生活。 現今控制氣喘的治本首選用藥為吸入型類固醇,它可以長期保養氣喘病人的氣管,讓發炎反應降到最低。

氣喘如何改善?

想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除了依照醫師指示使用藥物外,一定要配合改善環境或生活方式,避免環境與食物過敏原,減少誘發氣喘發生,例如儘量不要遭受到病毒感染而生病感冒,才能減少藥物控制病情的時間。 最後還是要給氣喘兒的父母一個強心劑,只要做好環境控制、食物控制,配合醫師指示用藥,氣喘有一半以上的機會能夠痊癒。

氣喘呼吸困難怎麼辦?

呼吸困難怎麼辦?.
減重:肥胖的人有較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呼吸也較吃力,可適度運動、調整飲食都有助於改善呼吸困難的狀況。.
呼吸訓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可在醫師指導下學習用腹式呼吸或是噘嘴呼吸,可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
戒菸:菸與心血管疾病和肺臟疾病息息相關,戒菸可以有效減緩各種心血管和肺臟疾病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