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 特 思 效果

治憂鬱症藥吃2、3天都沒效?醫師:抗鬱劑需時間生效

資料來源:元氣網

藥物在憂鬱症治療占重要角色,患者持續的負面情緒與生理症狀,常需要使用抗憂鬱劑來當第一線的治療。一般來說,服用藥物約2至3周便會逐漸出現療效,三個月可達到治療效果。患者要對醫師及藥品有信心,不宜自行停藥或改藥。

● 四大類藥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說明,抗憂鬱劑分四大類,分別是「三環抗鬱劑(TCA)」、「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其他」類。

根據健保大數據,去年健保全年支出抗憂鬱劑藥費約13.42億元,約占全年憂鬱症患者醫療給付66.2億元的二成。去年憂鬱症使用抗憂鬱劑以SSRIs最多,占38.2%;其次是SNRI,達30.7%;最少是 TCA,僅占百分之1.1%。

敏 特 思 效果

1.三環抗鬱劑(TCA)

→副作用多,目前使用量較少。

目前使用占率最低,是最早出現的抗憂鬱劑,因副作用較多,目前使用量較少。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江漢光以「亂槍打鳥」來形容「三環抗鬱劑」,主要作用在多巴胺、血清素、腎上素等受體,效果看似廣泛,但因難以專一,以致於效果差,常見副作用包括,心悸、想睡、噁心、腸胃不適、口乾舌燥、精神不濟、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2.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

→目前治療憂鬱症第一線用藥。缺點是抑制性欲、血壓可能升高。

江漢光說,SSRIs類藥物是門診最常使用的抗憂鬱症藥物,憂鬱症與血清素、腎上腺分泌不足有關,這類藥物單一作用於血清素,選擇性的抑制血清素再吸收,可說是治療憂鬱症的第一選擇。

不過,SSRIs最大缺點是抑制性欲,許多人無法接受吃了抗憂鬱藥物後,心如止水,一點欲望都沒有,對於男性來說,可能無法滿足另一半的需求。但江漢光強調,如果出現性功能障礙,應該回診時告訴醫師,自己不可貿然停藥。

另外,SSRIs類藥物常見副作用還包括噁心、腹瀉、頭痛、失眠,通常服藥後兩周後會逐漸好轉。此外,SSRIs類藥物也可能造成體重增加、容易激動,血壓變高等狀況。

3.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s)

→增正腎上腺素受體,可調節情緒。缺點是抑制性欲、血壓可能升高。

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s)的用量接近SSRIs ,作用機轉也相似,但增加了正腎上腺素受體,可調節情緒。江漢光說,SNRIs類藥物最大副作用是抑制性欲,其餘常見副作用為噁心、頭暈、失眠、鎮靜、便祕、流汗等。另可能導致高血壓,如果服用高劑量,或是本身就有高血壓,應每天監測血壓。

江漢光說,SSRIs類和SNRIs類治療範圍廣泛,除了用於憂鬱症,還可用來改善成癮、焦慮、強迫症,以及治療衝動控制,相較於其他藥物,副作用較低,不少醫師習慣使用這些藥物。

4.其他類型藥物

→機轉不同,副作用不一。

包含其他各種作用機轉不同的抗憂鬱劑,如美妥平、威克倦、美舒鬱、煩多閃等。江漢光以煩多閃為例,藥物作用在褪黑激素受體,可改善睡眠障礙,但抗憂鬱效果就較差。張家銘則指出,煩多閃的優點是副作用較少,讓憂鬱患者的興趣與活力提升,也適合老人憂鬱症與憂鬱症長期治療。其他類藥物因作用機轉不同、受體不同,副作用也不一。

未遵醫囑服藥 效果差易復發

分析105至107年憂鬱症使用抗憂鬱劑趨勢,使用最多的仍是SSRIs,但使用百分比在下降。張家銘指出,憂鬱症是很複雜的疾病,過去血清素的假說不完全能解釋憂鬱症,SSRIs的效果及限制這幾年也被挑戰,其他各種不同機轉的抗憂鬱劑使用在增加,提供憂鬱症患者更多選擇。

張家銘指出,理想上憂鬱症完整的治療可分三大階段,一開始為急性期,平均約需治療三個月,持續期(治療四至九個月)、維持期(至少一年以上),才能達到症狀緩解、功能恢復、避免復發等目標。

服用抗憂鬱劑若出現輕微噁心、頭暈等副作用,常在服藥一至三天就出現,但對情緒改善的效果有時需一、二周。不少患者會覺得吃藥沒效果,或覺得情緒稍有改善而未順從醫囑服藥,使得治療效果變差或復發。建議仍應持續治療到有反應,若很不舒服應與醫師討論,不要自己停藥。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江漢光指出,許多初診憂鬱焦慮患者只來一次,就再也沒回診。再好的抗憂鬱藥物也須持續服用三個月以上,才能逐漸看到效果。

敏 特 思 效果
吃2、3天都沒效?抗鬱劑需時間 別輕易停藥

敏 特 思 效果

擺脫憂鬱症,他們怎麼做到的?

藝人歐陽靖、家醫科醫師林青穀,都曾被憂鬱症所困,幸運的是,在家人陪伴下,最後靠著治療與自身的復原力,走出憂鬱深谷。影片中他們分享自己如何擺脫憂鬱症糾纏,並請來專科醫師提供建議。

《藍色病毒一》無所不在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SvNEq3XvTbM

《藍色病毒二》我和我們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8bMfJeea40Q

《藍色病毒三》輔助治療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C7l3npuk3Vs

《藍色病毒四》亡羊補牢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XhOTWsTHreM

Vortioxetine 敏特思膜衣錠®使用須知

By 藥劑部 | February, 2020

527:藥物衛教單張編號

學名中文名商品名劑量藥品外觀藥號
Vortioxetine 敏特思膜衣錠 Brintellix 10mg/tab

敏 特 思 效果

23V142

作用

可用於治療成人鬱症。

用法

請遵照醫師處方服用,未經醫師同意切勿自行調整或停藥。

注意事項

  • 本藥不可與非選擇性不可逆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併用。須在MAOIs停用至少14天後才可投予。
  • 服用此藥期間若癲癇發作或增高其發作頻率時,請立即停用並告知醫師或藥師。
  • 此藥使用於懷孕婦女其安全性尚未確立,然而於懷孕後期使用時可能影響新生兒,若妳計畫懷孕或已懷孕或正在哺乳,就診時請務必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可使用。

相關副作用

副作用並不常見,但還是可能發生。如:暈眩、噁心、便祕、下痢、皮膚癢、異常惡夢等。

忘記服藥之處置

若您是規律性的服用此藥,則請於想起時立即服藥。但若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時,請直接服用下次之劑量即可,切勿一次或短期間服用兩次劑量。

藥品儲存處置

  • 除非藥品另有標示使用期限外,一般效期為開方期限後三個月。
  • 藥品請置於室溫保存,避免存放於高溫或潮濕處。
  • 請將藥品存放於兒童不易取得之處所。

※若您有使用藥物之相關問題,請洽詢用藥諮詢專線詢問藥師或您的醫師。

藥物諮詢信箱

  •  奇美醫院:
  •  柳營奇美醫院:
  •  佳里奇美醫院:
  •  藥物查詢網站 

~諮詢電話~

抗憂鬱藥物會成癮,或越吃越沒效嗎?你應該知道的憂鬱症藥物治療真相

敏 特 思 效果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而言,抗憂鬱藥物不會造成「依賴」、「成癮」等問題,惟因為藥理機轉特性,在停用藥物時需要緩慢減少劑量,以減少身體不適應的戒斷反應。但只要症狀穩定、在指導下逐步減低藥量,幾乎所有個案都可以停用抗憂鬱藥物。

文:黃薇嘉(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於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完成專科醫師訓練,現為老年精神醫學次專科研修醫師)、高淑芬(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教授、主治醫師)

​​

Take Home Message

  • 憂鬱症的嚴重程度可依症狀劃分,在症狀學上也可能合併如焦慮特徵、季節性特徵等,這些臨床表現特徵有特定病程或治療反應,以及對應不同的藥物選擇與治療策略。
  • 由於重度憂鬱患者受限於疾病本身的情緒及認知症狀,若以單純心理社會層面介入效果不彰,因此需配合藥物治療,部分症狀改善後可再調整生理、心理、社會介入的比重。
  • 憂鬱症常合併焦慮、失眠等症狀,臨床上經常搭配安眠鎮靜類藥物一同使用。由於安眠鎮靜類藥物僅能暫時緩解症狀,仍需配合醫囑使用抗憂鬱藥物,才能有效治療根源的憂鬱情緒。
  • 服用抗憂鬱藥物不會造成「依賴」或「成癮」等問題,只要後續症狀穩定,並在醫師指導下逐步減低藥量,幾乎所有個案都可以停用抗憂鬱藥物。

​​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計,目前全球憂鬱症的盛行率約3.8%,影響約28億人口;而根據2017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12歲以上的國人中約有11.1%呈報憂鬱症狀,其中女性佔12%,男性則為10.1%,估計全台逾百萬人受到憂鬱所苦。

    由以上統計數據可看出,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憂鬱症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疾病,其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不亞於癌症、糖尿病等其他重大身體疾病,足見憂鬱症的防治需要全體社會更多的關注。

    憂鬱症是什麼?不快樂、失眠、難專注,還可能反覆想到死亡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的內容,憂鬱症包含憂鬱情緒、不快樂、體重變化、失眠或嗜睡、疲累、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難以專注/難以決斷、無價值感或罪惡感,以及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等9項症狀。

    當一個人陷入持續過久、嚴重度過高的低落情緒或失去喜樂感,且合併上述其他身體症狀及負面認知時,即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可進一步進行自評量表檢測,或尋求精神科評估與建議。

    我也出現了同樣的症狀,為什麼我的診斷不是憂鬱症?

    除了醫療領域從業人員撰寫的衛教文章,在坊間、網路上也有許多針對憂鬱症、憂鬱情緒相關的自助文章或經驗分享,提高大眾對於憂鬱症的認識。然而,在診間裡經常聽到患者的疑問:「我也出現了同樣的症狀,為什麼我的診斷不是憂鬱症?」、「明明已經努力照著病友的經驗分享做了,為什麼我的憂鬱沒有改善?」

    由於「憂鬱」(depression, depressed)一詞的用法並非侷限於醫學專業領域,其所指涉的對象從最一般性的情緒低落狀態,到病理性的「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以及病理程度最嚴重的「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與「躁鬱症」(bipolar depression)的鬱期皆有可能。故不同個案臨床表現雖有相似之處,但對應的臨床診斷可能不同,適合的治療方式也可能有所差異,難以互相比較。

    另外,憂鬱症的嚴重度可依涵蓋的症狀數分為輕、中、重度,在症狀學上亦可能合併有不同的特徵,例如焦慮特徵、季節性特徵等,這些特定的臨床表現特徵可能暗示特定病程或治療反應,故也會對應到不同的藥物選擇及治療策略。由此可知,正確診斷及對精神病理的梳理才是邁向有效治療的最優先步驟。

    憂鬱症藥物會成癮,或「越吃越沒效」嗎?

    對於憂鬱症的成因,目前傾向以生理、心理、社會交叉影響模式理解。在生物學上,近年神經科學研究結果指出,憂鬱情緒可能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相關,其中又與血清素(serotonin)功能不足的關聯性最高。

    在心理社會層面,憂鬱症常續發於某一壓力事件,也就是壓力事件的強度若超越個人調適壓力的能力,則可能誘發憂鬱症狀的發生,而個人調適壓力能力又受到人格特質、思考模式、慣用紓壓方式、支持系統等因子影響。

    由成因觀察,憂鬱症的治療可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介入,然而對於重度憂鬱患者,受限於疾病本身的情緒及認知症狀,單純心理社會層面介入效果往往不彰,故仍建議配合藥物治療,在症狀部分改善後可再與治療團隊討論生理、心理、社會介入的比重調整。

    一般常見的抗憂鬱藥物選擇如下:

    1. 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血清素受器活性調節藥物

    包含常見的百憂解(Prozac,學名fluoxetine)、速悅(Efexor,學名venlafaxine)、得緒安(Lepax, 學名escitalopram)、樂復得(Zoloft,學名sertraline)、千憂解(Cymbalta,學名duloxetine)、克憂果(Seroxat, 學名paroxetine)、敏特思(Brintellix, 學名vortioxetine)等藥物,藉由調節血清素功能作為治療憂鬱症的主要機轉,通常需要2~4週才能完全發揮藥效。

    由於血清素受器主要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與腸胃道,故此類藥物在剛開始使用時經常出現腸胃不適、反胃、噁心、食慾改變等副作用,但若尚能容忍且持續使用藥物,上述副作用一般於服藥3~7 天後改善及消失。

    其中SNRI類藥物除了血清素活性外,亦會提升正腎上腺素活性,對於焦慮症狀有較佳療效,但使用時相較於SSRI出現血壓上升、腸胃道出血、誘發躁症的風險較高,且用藥初期常有暫時性的焦慮度上升,故耐受度較SSRI差。

    由於副作用出現往往早於藥效,故如何維持良好藥物遵囑性,是此類藥物在使用時的最大挑戰;若能持續服藥,約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患者呈報憂鬱症狀獲得改善。

    2. 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dopamine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DNRI)


    Tags:

    讓觀者化身故事角色、用身體感受作品魅力的魔幻科技

    敏 特 思 效果

    Photo Credit:Orange/Emissive-Eternal Notre-Dam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多媒體敘事與科技應用愈來愈純熟的當代,創作者說故事的方法變得更多元;在今年11月舉辦的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中,即可看見如何運用科技媒介,打造異於現實情境的空間,讓觀眾置身故事中,在作品裡探索冒險。

    以往觀展、看電影,或看時裝大秀,觀眾多是坐在台下,用固定的視角與鏡頭去感受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故事。由於受限於創作者的安排,此時,觀眾僅是「觀眾」。

    但在多媒體敘事與科技應用愈來愈純熟的當代,創作者說故事的方法變得更多元,而這也讓觀眾的角色不再只是單純的「觀看」,而是能從不同的視角體會、感受故事。而觀眾,也正式從一個旁觀者,變成體驗者,甚至成為故事裡的其中一個角色。

    「讓觀眾變成故事裡的人」,對創作者而言為什麼變得重要?答案,或許可借用2018年科技驚悚影集《黑鏡》(Black Mirror)特別篇《黑鏡:潘達斯奈基》的創作手法來回答。《黑鏡:潘達斯奈基》引起全球影迷廣泛討論的原因是,觀眾能在觀看影集的過程裡,「自行」選擇故事走向;換句話說,你可以決定主角的結局。根據 Netflix 官方表示,他們希望觀眾能投射自己的情緒反應到故事裡,變成另一種「親身體驗」,他們要讓觀眾一邊「看戲」,也一邊「參與劇情走向」。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設計?該編劇查理.布魯克(Charlie Brooker)曾在幾次採訪中提及,「我們應該讓觀眾更有存在感。」讓觀眾投入、沉浸,或真正感受到故事的驚悚情節,最好的做法也許是讓觀眾能直接參與體驗本身。在今年11月舉辦的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中,便展出了多項結合多元媒材與技術的新型態娛樂作品,體現讓觀眾也成為作品一員的各種可能。

    科技新應用打破觀影慣性,強化觀眾主體性

    運用多媒材或是互動敘事,打破過去的觀影習慣、進而強化觀眾主體性的手法,開始出現在各種影視、遊戲娛樂等領域中;而在藝術與文化創意領域裡,也因為近年科技業者前仆後繼投入,百花齊放。

    敏 特 思 效果

    Photo Credit:天野喜孝VR美術館

    以本次未來內容展作品為例,享譽國際長達50年的日本畫家天野喜孝,在2022年與臺灣團隊邦鼎科技攜手合作打造《天野喜孝VR美術館》,將原本2D的平面插畫透過3D模型建置轉化,民眾即可使用VR設備、沉浸入仿若真實又充滿奇幻色彩的虛擬美術館,鑑賞轉化成3D樣貌的近百幅經典畫作。

    例如在「吸血鬼獵人D館」中,原先只有A3紙張大小的平面作品,在VR的世界中被放大到6~8公尺高的巨型壁畫《出會》,觀者可以看到1:1等身大小、身著一席黑衣、優雅俊美的吸血鬼D;若使用者躺著欣賞,甚至可以看見畫作中的混沌蒼穹,而這都是2D原作中無法體驗到的視角轉換。

    又好比在「最終幻想館」中,為《Final Fantasy IX》所設計的角色Eiko也1:1等身放大,以跳躍之姿獨立浮空展示,相較原本的平面繪畫展覽,3D技術讓角色人物身上盔甲的紋路、刀劍上的寶石和刻痕等細節更加栩栩如生,觀眾也能掌握更全方位的視角,並更深入欣賞作品。

    敏 特 思 效果

    Photo Credit:Orange/Emissive-Eternal Notre-Dame

    談到轉換視角的最佳媒介,觀眾透過戴上VR頭顯裝置進入故事,進而成為虛擬世界裡的一份子,也是近年常見的表現手法。

    如本次未來內容展的作品《永恆聖母院》,即是今年(2022)HTC VIVE Arts、法國VR內容製作公司Emissive Studio、法國電信商Orange攜手合作,為2019年遭火噬的巴黎聖母院打造數位重現的VR體驗。觀眾戴上VR頭顯後,即可進入《永恆聖母院》(註1)作品中,穿越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並與多人同步參與虛擬實境中導覽,見證雋永古蹟風華。

    此外,除了穿越8百多年的時空背景,見證聖母院的建造歷程與人文歷史,在VR世界中還能搭上奇幻的飛行平台,以現實生活所不能及的視角欣賞聖母院哥德式風格建築的精雕細琢之美。

    「VR作品能透過視覺畫面的引導,讓觀眾產生某種程度的「錯覺」(illusion),產生諸如搭乘電梯往上升的體感、或者感受到太陽光照射等感受。有趣的是,這些沉浸式體驗在每個觀眾身上都有不一樣的回饋。」

    誠如永恆聖母院製作公司Emissive執行長、製片Fabien Barati所說,雖然每個人進入的是同一個VR世界, 然而每一個觀者都因科技賦能,在故事中擁有更多主動性,自由探索感興趣的事物 ,在虛擬實境中創造出專屬個人的獨一無二體驗。

    科技讓敘事手法更多元,創造萬種藝文風貌

    敏 特 思 效果

    Photo Credit:煙花宇宙數位音像工作室

    除了轉換觀者視角,科技也讓藝文內容的敘事手法更多元。如同未來內容展中的音像藝術作品(註2)《離人》與《殘夢》,便是由煙花宇宙數位音像工作室所推出的新媒體創作嘗試(註3)。

    有別於過往舞台的設計皆是單面呈現在觀眾面前,煙花宇宙透過結合實驗錄像、街頭塗鴉、動畫、光影科技等媒材,讓絢麗的內容能投射至整個舞台或展場空間,藉此創造出更豐富的敘事方式,也讓觀者可以完全沉浸在展間朦朧燦爛的迷幻宇宙中。

    文化與科技促進跨產業合作,讓內容更貼近消費者

    文化內容結合科技手法,除了創造不同於以往的觀者體驗之外,也能跨產業應用,帶來更多可能性。如2022年2月,臺灣時尚設計師品牌JENN LEE就與再現影像特效總監郭憲聰攜手推出一款VR互動式的時裝遊戲,讓大家一邊玩尋寶遊戲,一邊觀賞時尚服飾;打破以往實體時裝秀上觀眾與品牌服裝的距離感,讓時尚變得不再那麼遙遠,反而可親有趣。

    而不過一季時間,JENN LEE設計師李維錚、郭憲聰,又與臺灣知名的攝影建模技術公司光陣三維再度聯手推出一款以品牌時裝秀為基礎的行動App《Love is the Answer》,使用者不僅在未來內容展上可以實際看到JENN LEE品牌的服裝展示,也可以透過App幫虛擬人物換上當季秀服,並套用特殊場景等,變成時裝秀裡的一份子。

    此外,在未來內容展現場,除了可體驗用行動App為虛擬人物換裝之外,民眾不用配戴AR眼鏡或VR設備,就可在光陣三維技術提供的4D相框中,見到自身虛擬角色的立體成像,甚至與自己的虛擬角色同框、互動。時尚跨界科技的應用,不僅讓消費者以更新鮮有趣的方式認識了JENN LEE服飾,更拉近消費者與品牌內容的距離。

    當科技設備與多媒體工具,能夠大幅度的影響或是翻轉創作敘事手法的時候,彷彿宣告了創作者有了另一條明確的路,他們可以善用這些科技技術,不斷挑戰過去創作架構的邏輯,相比過去,現在或許是最喧嘩的時代、卻也最多元的時代。

    對觀眾而言,我們可以期待的是,愈來愈多的創作者走在這條路上。他們嘗試用新的科技手段與敘事方法結合,放大觀眾的感官體驗。讓觀眾不只是照著創作者的安排,僅僅運用視覺,「看完」一場已經固定路線的線型敘事,而是能夠放大視聽感官體驗,去體會另一個人的故事,甚或是另一段歷史的經驗。創作最美好的歷程,或許就是可以期待創作者與觀眾,彼此都能因科技賦權,而擁有更大的自由度,一起攜手在作品裡探索冒險。

    Web3.0開啟了數位世界邁向元宇宙的大門,讓現實世界在即時運算下快速擴增「多重宇宙」。2022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便是意味蘊釀元宇宙時代的娛樂體驗、展現將內容產業帶往未來的企圖心。從故事力策展出發,結合科技藝術衍擘畫新未來內容藍圖,帶領參展者體驗內容敘事感官疆界與全新媒體科技應用與商機,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

    • 2022年11月3日至13日
    • 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

    同場加映「主題沙龍」
    未來內容展同場加映精彩沙龍舞台,匯聚內容創作者、科技業者、產業經營者三方共創的產業交流論壇。了解更多內容結合科技的創意製作、產業熱點、策展觀點、國際趨勢及商業案例,不可錯過!免費報名主題沙龍:https://www.tccf.tw/post/salon-free-registration


    註1:《永恆聖母院》於巴黎展演形式為多人同步體驗、大範圍走動的VR探險版;本次在臺灣TCCF未來內容展中的版本為單人式、小範圍走動的VR體驗。
    註2:音像(audiovisual),指聲音與影像結合而成的藝術創作。
    註3:《離人》為線上直播形式節目,此次因應播放需求,演出內容已經過重新剪輯。觀看採取傳統固定錄像展出型態,展間需維持遮黑,並控制在20人以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