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錢 人 的 生活

富有者和一般人之間的最大差別,他們的成功和其背景、教育、國籍、投資工具或起始資本的關係極小。相反的,這和他們如何思考有很大關係;事實上,他們的成功有80%的原因在於心態。

我們來看看大多數人不會致富的九個原因:

一、不曾非常明確地決定和真正定義財富對他們的意義

問題在於,一般人是在不富裕的家庭中長大成人。他們上學、和不富裕的人交往;他們和不富裕的人共事;他們的朋友不富裕。所以,大多數人不曾決定要變富有。他們沒有想過這件事,因為沒有富人作為模範。

這當然就是為什麼在雙親富裕的家庭長大的人成年後,遠比在父母貧窮的家庭長大者更有可能富裕的原因。除非你決定富有對你真正的意義,除非制訂致富計畫,否則無法富有。

二、大多數人太懶,以致無法致富

問一個人是否想要致富,幾乎肯定會說「是」。但當你更深入了解,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準備做致富需要做的事。他們當然已經準備好要買彩券,卻沒準備辛勤工作、犧牲、研究和投入心力來變富有。

我將在後面章節更詳細討論這一點,包括他們的成功習慣,但我認為應該在這裡及早提醒你,致富不會那麼輕易且快速來到。

選擇任何你想要變富有、想要仿效的模範,你會發現,無論他們在哪個行業,都很賣力去實現目標。不管是發明Google或Facebook的電腦天才,還是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流行歌手,雖然他們今天看起來日子可能過得很好,但在旅程之初都非常賣力。

如果你想致富,那就得做他們做的事。他們專心致志,雄心勃勃,不是坐在沙發上等財富上門。你也不應該那樣。簡單地說,你必須努力工作,才能有錢到不必努力工作。

三、不準備付出代價

絕大多數人無法延遲獲得滿足。他們覺得必須花掉賺到手的每一塊錢,以及能夠借到或用信用卡買到的任何東西。

如果你不能延遲獲得滿足,以及花得比賺得少、把差額存起來並拿去投資,你就無法變富有。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過:「財富就是把錢從沒耐性的人手裡,轉移到有耐性的人手裡。」

四、大多數人等太久才開始

大多數人迫不及待想要成功,卻願意去等待開步走上財務成功之路。

雖然知道應該投資以確保未來的財務,但他們要等待一切都「完美」才起步。他們等待景氣循環中的正確時間、正確的房地產、正確的股票、正確的經濟環境或正確的利率,這一切表示永遠不會起步。

等待開始的時間愈長,你就愈久才能獲得想要的金錢、成功和自由。這需要時間去擴大真正的財富。複利的力量需要時間才能發揮魔法。

你需要了解時機永遠不會完美,也不可能獲得你想要的所有資訊。你必須培養信心,只根據夠多的知識去做投資決策,並且曉得你將在這一路上學得其餘的知識。

五、害怕的心態阻止他們前進

害怕使許多人無法得到想要的,尤其在金錢方面。不要自欺欺人,數一數害怕有多少次阻止了你採取行動,並在這個過程中讓你錯失財務機會。

富人已經學會駕馭他們的害怕心理,而不是專注於負面結果。他們利用害怕的心理,強迫自己採取正面的行動。例如,他們利用害怕餘生困在工作之中,缺乏渴望的財務獨立,於是激勵自己下定決心要投資。

就像河流,害怕是可以搭橋跨過去的。害怕之河有多深和多寬,是你所認定的。一旦越過那條害怕之河,並在另一邊經歷成功,你通常會回頭思考,不懂當初為什麼害怕。

但是這裡面有個難處:真正懂得這一點的,是已經過河站在另一邊的人。金錢和成功是活在害怕的另一邊。

六、等到他們懂得夠多

還有人因為害怕懂得不夠多,結果卻步不前,不敢開始投資。

然而諷刺的是,你學得愈多,愈是知道自己懂得不夠多!一旦開始學習一些基本投資概念,你會突然發現,投資或房地產有很多你不了解的事情。

這就是知識的悖論:學然後知不足。

這裡的陷阱是,許多投資人認為逃脫這個悖論的方法就是學習更多,所以他們讀更多的書、參加更多研討會、收聽播客(podcast)和觀看DVD。

隨著他們了解更多,進一步發現還有一堆不知道的事情。

逃脫陷阱的方法是認清這點:雖然你不是什麼都懂,也永遠不會懂得一切,但你確實知道得夠多而開始投資。當你在現實世界應用你的知識,過程中經歷錯誤和挑戰而存活下來,你將學到更多。

七、關注線性收入而不是被動收入

重要的是去了解,並非所有收入都是用相同方式產生的,有些收入流是線性的,有些是被動的(正如之前所解釋的)。

線性收入是你從工作上獲得的收入。你工作一個小時,就會因為那個小時的工作領得一次工資,就這麼簡單。如果你沒到班,就領不到報酬。

被動收入是指你工作一次,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從你不再去做的工作中獲得報酬。變富有的方式是:不管你是否工作,都有被動收入。

你工作的每一個小時都能領得幾百次的錢,這不是很好嗎?

投資人就是這樣。起初他們長時間工作,存錢買一些股票或投資房地產。現在他們的錢開始為他們效力,並且繼續以資本成長和報酬的形式,「被動地」給他們穩健的投資報酬。富人知道,與其找另一份工作,他們只需要把錢送出去為自己效力就行了。

簡單地說:「如果你在睡覺時沒有賺到錢,你就永遠不會富有。」

八、把責任交給別人(專家),而不是自己承擔

把你的財務責任交給別人,其實是另一種偷懶的形式。「我會把那件事交給別人,他們會替我顧好它。」這樣說並不夠好。

在你做任何類型的投資之前,都必須對即將著手的事情有所了解。只要你不把「了解」這件事外包,將流程外包是可以的。你仍然需要了解實際發生的事。你需要了解即將承受的風險和即將享有的報酬。

九、一面對挑戰就放棄

未來的路上總是會遇到挑戰,所以要去適應,但是經歷挑戰能使人變富有,放棄則不會有成果。假使你願意面對沿途的挑戰,才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挑戰只是讓你穿上工作服的機會。

所以,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決定去做富人所做的九件事,那麼成功和富有的可能性就高得多;要是不去做,你就和大多數人一樣,可能永遠不會富有。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的《習慣致富:成為有錢人,你不需要富爸爸,只需要富習慣》

作者簡介:湯姆‧柯利(Tom Corley)

美國暢銷書作家,是認證合格會計師(CPA)、理財規劃顧問(CFP)及紐澤西州首屈一指金融公司「賽瑞懷斯公司」(Cerefice and Company)總裁。他在研究富人和窮人的日常生活習慣方面頗負盛名,曾花五年時間觀察和記錄超過350位富人和窮人的每日行為,總計提問5萬多次,也因此發現富人和窮人的日常習慣天差地遠。他4根據研究提出致富的關鍵習慣,至今已影響世界各地數十萬讀者邁向富有的生活。

目前積極在組織、學校及行銷活動中演講。作品包括《富習慣》(Rich Habits)、《改變習慣就改變生活》(Change Your Habits, Change Your Life)等。

作者簡介:麥可‧雅德尼(Michael Yardney)

澳洲大都會集團(Metropole Group of Companies)執行長,被選為澳洲首屈一指的房地產投資顧問。他同時也是成功和財富創造心理學方面的暢銷書作家。他認為要真正富有,需要的不只是金錢而已,而是發現金錢的真正目的,才能真的擁有財富。目前除了房地產投資顧問工作,也舉辦財富創造研討會,致力改造一般人的財務未來。

譯者簡介:羅耀宗

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所著《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The Seven Success Lessons from Google)獲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九十四年度金書獎。另著有《第二波網路創業家:Google, eBay, Yahoo劃時代的繁榮盛世》(Netpreneurs 2.0)。譯作無數。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

有 錢 人 的 生活

他花5年時間研究出「成為有錢人公式」!原來富人下班後的4小時是這樣運用的

美國作家托馬斯·科里(Thomas C. Corley)花了5年時間研究177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以及128位窮人的日常習慣,在他著作的《富有的習慣》一書中揭露了原來成為富人與窮人的差別就在這些日常小細節中...,原來這些習慣都預告著未來的因果關係。

文:E編 Yahoo時尚美妝、圖:擷取自IG

托馬斯·科里在書中提到「富人訂立夢想和目標,不是躺在床上空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而是真正去計劃如何實現它。」由此可見,成為富人的關鍵有兩點:一是要有夢想;二是要想辦法去實現夢想。有夢想是一件好事,但關鍵是,你必須制定計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否則,所謂的夢想就會成為白日夢。

富人們的好習慣1. 近80%的富人每天至少花一小時在實踐或學習

托馬斯·科里提到他採訪過的富人都會花時間強化和他們事業有關的技能,並學習相關的知識。這種日常習慣幫他們維持並提升他們的能力和充實知識,讓他們成為自己行業裡的行家、高手。富人更願意學習,而不是娛樂。根據統計,88%的富人每天至少會閱讀30分鐘,內容以自學和自我提升類的閱讀為主。像「股神巴菲特」每天有80%的時間都在閱讀,他曾在出席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活動時表示,成功秘訣就是「每日閱讀500頁」。

富人們的好習慣2. 76%的富人每天都會進行30分鐘來進行有氧運動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運動不僅有強健身體、預防疾病的效果,還有益於大腦,讓人變得更聰明。研究人員認為:鍛鍊能促使參與者的最大攜氧量增加,也同樣有益於人體生理和認知功能。因此,每周堅持鍛鍊,提升攜氧量,也是提高智力,讓人保持聰明的好方法。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就非常熱愛慢跑。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3.90%的富人每天用30分鐘來建立更豐富的人脈

富人們會透過參與商業組織、非營利組織或貿易組織來發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交到更多朋友也就表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資源,人脈=錢脈。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4. 78%富人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每個人都需要放鬆、休息時間,但你有想過自己下班後的4小時都是如何度過的嗎?滑手機、追劇、看新聞、看搞笑影片...,但78%的富人下班後4小時則是這樣規劃,60分鐘制定計劃,或者想辦法完成計劃;60分鐘學習,包括看書、看報表、進修專業、訓練外語能力;30分鐘鍛煉身體;30分鍾維持人脈;60分鐘才是放鬆休息、自己的時間。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5. 50%的富人會提早起床

比平時起床時間提早30分鐘或60分鐘,有些人甚至提早3小時起床,提早醒來能讓你的一整天過得不那麼匆忙,還能清晰的思考如何解決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提早把事情做完、規劃完,將能使你的每一天都更有效率。而且也更有時間去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比如會議延遲、小孩生病、大塞車...。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6. 65%的富人不會單純依賴一種收入

65%的富人在賺到人生第一個百萬美元之前,至少會同時有三個不同收入來源,他們不會單純依賴一種收入,可能是房地產、股票、基金、投資副業...等。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7. 多與樂觀、積極的朋友來往

融入以及建立適合自己的朋友圈,多交樂觀和積極的朋友,托馬斯·科里提到「負面的、消極的想法會讓你離成功的道路越來越遠。」成功的道路上難免感到孤獨與絕望,此時若一直陷入負面、消極的漩渦中會很難跳脫出來。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8. 他們不害怕批評

一般人因為害怕被批評,所以很少向人尋求反饋,但富人不這麼想,無論是好與壞的批評指教,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也是學習、成長的養分,有時可能是你不曾想過的小地方,他能幫助你思考得更加全面與完整。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9. 尋找成功導師

就像韓劇《Start-Up》中所演必須「尋找成功導師」,成功的導師透過分享自身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來指導你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僅能對你的生活、想法有關鍵的影響力,也可能有助於你快速累積財富。

億萬富翁們的好習慣10. 不斷修正自己、追求夢想並實現它

托馬斯·科里提到追求夢想和目標會使人產生幸福感,雖然過程可能會遇到很多艱辛、失敗,但富人會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完善自己的目標,並且堅持、保持熱枕的持續下去。有熱情將讓你的工作更有趣,也讓你擁有克服失敗、面對錯誤、勇敢拒絕的能力。

你利用時間的方式,決定你人生的高度,每個人都知道成功哪有那麼簡單,根據科里的統計,白手起家的富人平均要用12年才能積累到可觀的財富。但如果我們慢慢養成富人的日常習慣,按照他們的足跡前進,也許未來的人生就會跟現在很不一樣,運氣其實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延伸閱讀:

真人版「繼承者們」!地表最強富二代就是他,有顏值又有實力,家族總資產高達千億美元

好市多「線上必買」冷凍食品!網友狂推這10樣美味又方便,只恨家裡的冷凍庫不夠大!

營養師公開6大提升免疫力食物!「這類」食物千萬別「水煮」,營養素流失超快

🎧時尚美妝podcast|很敢聊▶️各種辛辣話題等你來聆聽!

Podcast👉https://apple.co/3tkTMMU

Spotify👉https://spoti.fi/3xGQabv

Sound on👉https://bit.ly/2Rkdpr0

美食、勸敗好物、變漂亮技巧都在時尚頻道

Facebook

馬上按讚加入Yahoo奇摩時尚美妝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