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 躁 症 會 好 嗎

腸躁症是大腸激躁症的簡稱,英文名稱叫(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其中的syndrome就是「症候群」的意思。腸躁症其實就是許多常見症狀的組合,現代醫學界臨床評斷腸躁症的標準越來越寬鬆,只要有慢性且反覆的腹痛與不適,再加上排便習慣的改變,又找不出其它腸道損傷問題的狀況,就會被歸類為腸躁症。

台灣約有數百萬人為腸躁症所苦,根據統計,台灣的腸躁症盛行率達 17~22%,也就是平均每 5 個人就有 1 人有腸躁症的症狀。在歐美國家,腸躁症也是個很流行的病症,有臨床醫師指出,西方人因為腸躁症不舒服而請假的天數,竟然多到跟感冒一樣,可見得它的普遍性。

根據醫界的統計,腸躁症病人有 50% 會在 35 歲之前發病,90% 在 50 歲之前發病,可以說是一種相當年輕化的疾病。而男女罹患腸躁症的機率相當,但女性看診的次數會比男性多 1 倍,所以不少人會誤認腸躁症的女性患者遠多於男性。

腸 躁 症 會 好 嗎

依症狀不同而有不同類型

至於腸躁症的症狀,很可能每個人的症狀都不盡相同,也很不規則。大致的症狀是腹部腫脹與腸子脹氣,還有消化不良與不同程度與反覆的腹瀉。但也有醫師將腸躁症的症狀區分成 3 種類型,第 1 種自然就是「腹瀉型」,第 2 種則是「便秘型」,就是腹痛伴隨著便秘的情形,第 3 種則是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的「混合型」。

醫師認為腹瀉型與便秘型的腸躁症病患比例應該差不多,只不過,便秘型的腸躁症患者,一般都不會察覺自己得了這種病。

自律神經失調和壓力影響腸道功能

至於腸躁症的病因,有專科醫師認為「自主神經失調」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腸躁症與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或腸道神經的失衡有關,因為腸躁症的患者對於腸道肌肉夾層裡感受器對於食物通過時膨脹,與腸道肌肉痙攣的感覺過分敏感,而這種度敏感,往往就是來自自主神經失調,進而造成排便習慣改變,或是對於腸道脹氣異常敏感。

此外,很多人也把腸躁症的病因歸因於壓力,認為腸躁症是因為壓力不停而產生腹瀉的症狀,因此只要是有腸躁症體質的人,光是日常生活的壓力就有可能引發腸躁症。還有非正式的統計數據,指腸躁症患者中有 15% 有憂鬱症的症狀,而憂鬱會使便秘型腸躁症的狀況惡化,至於焦慮則會讓腹瀉型腸躁症的情況加重。

腸 躁 症 會 好 嗎

但也有醫師認為腸躁症跟壓力沒有絕對的關係,而是因為「體質」或是因為「大腸構造」而發病。例如在日本,腸躁症又被稱為「過敏性腸症候群」,正是因為如前面所說的「大腸過於敏感」,也符合腸躁症英文名稱中「irritable」的「易受刺激」的意思。

透過飲食和運動對症改善治療

腸躁症的治療上,因為它是個複雜,但不會要人命的症候群,所以很難「藥到病除」,也沒有特效藥,需要長時間的調養。如果腸躁症已經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品質,除了去看腸胃科,藉由消脹氣、止痛、止瀉或軟便的藥物做「症狀治療」之外,建議也可以去精神科聽聽醫師的建議,處理腸躁症可能引發的失眠和焦慮症狀。

腸 躁 症 會 好 嗎

由於醫界也有認定腸燥症與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有關,因此,包括有氧運動,瑜珈、腹式呼吸、氣功、靜坐還有充足的睡眠,都有可能改善腸躁症的症狀。

此外,由於腸躁症病可能對某些食物會有過敏反應,激起腸胃的強烈不適,所以,包括過量的油脂、咖啡因、高纖維的食品,比較容易惡化腸躁症,都應該儘量避免。

文/陳亦云、圖/許嘉真

延伸閱讀
疫情間腸胃問題連連!反覆腹瀉、便秘?改善腸躁症靠「低腹敏飲食」
腹瀉、便秘交替來!腸躁症 4 類型這樣吃可改善
腸躁症易合併自律神經失調,要看腸胃科還是精神科?

什麼是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大腸激躁症是一個常見的疾病,有百分之三十的美國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些時候會被這疾病影響). 這疾病有許多名字, 包括神經性大腸, 抽筋性大腸, 黏漿性大腸炎, 與筋攣性大腸炎. 然而這個疾病不應該與潰瘍性疾病或克隆氏大腸炎搞混.
大腸激躁症是一種症候群, 一些症狀如痛與腫脹就會同時發生. 這並非我們這世界所認知的疾病. (如不能像感冒一樣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染, 也無法以手術或內科治療治癒). 這並非是會威脅生命的疾病. 
大腸激躁症有什麼症狀?
有大腸激躁症的病人通常有便秘與腹瀉的表現, 有時便秘, 有時腹瀉. 除此之外, 大腸激躁症也可以產生腹部絞痛, 尿急, 腸子多氣, 感覺肚子好像氣球. 在腸子運動中的黏液通常是大腸激躁症的症狀. 直腸出血絕不是大腸激躁症的表現並且任何直腸出血必須加以妥善評估.
哪些因素能引起大腸激躁症?
這疾病的根本原因為腸子肌肉收縮方式的異常. 這些原本從小腸到直腸到肛門在腸子外層的肌肉在運送食物功能上的異常. 這些肌肉在顯微鏡下看起來甚至是正常的, 但功能是異常的, 而收縮太用力或太弱, 或太快或太慢.
壓力在大腸激躁症所扮演的角色?
情緒壓力可以導致大腸激躁症. 大腦與腸子由控制腸子肌肉的自主神經纖維緊密相連, 許多人可能也曾經歷當緊張或焦慮所造成的嘔吐或腹瀉. 然而我們或許無法控制情緒在我們生活中所造成的生理反應, 但減少我們生活中的壓力-如壓力大的工作, 緊張的家庭關係等-可以減少大腸激躁症的症狀.
我如何分辨識大腸激躁症或者是其他疾病?
一個由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或其他醫師所做的完整病史記錄與理學檢查對於疾病診斷是有幫助的. 執行某些檢查以確定不是由其他問題所造成, 如乙狀直腸鏡檢, 大腸鏡檢, 檢驗糞便中的潛血反應, 下腸胃道的X光攝影, 與精神方面的檢查. 這些測試可以排除其他疾病或狀況-如癌症, 憩室炎, 小腸發炎, 憂鬱症等.
大腸激躁症如何治療?
簡單的說大腸激躁症是不會致命的, 可以藉由減輕一些常造成問題的壓力與焦慮來治療. 精神諮詢與壓力減輕(放鬆訓練) 可以讓某些人大腸激躁症的症狀減輕. 其他的如增加不可消化塊狀的食物攝取在減輕症狀上是不可或缺的. 在飲食中增加粗糙物(roughage)的攝取如psyllium的種子或許可以消除或減輕腹部絞痛的程度, 使得糞便變軟且通過腸子更容易些, 並且吸收較多的水分以避免腹瀉. 若主訴是便秘, 飲食中要多喝點水與塊狀物以使糞便變軟.
在有些病例, 粗糙的飲食不能為腹絞痛與腹脹提供完全的緩解. 你的醫師必須提供直接作用在腸道的藥物來幫助收縮功能回到正常. 有些人對於有些藥物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 所以你的醫師應該建議換藥以使症狀緩解. 
有哪些食物應該避免攝取?
有時候咖啡因, 奶製品或酒精可以造成大腸激躁症的症狀. 你的醫師應該建議避免含有以大量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 茶, 巧克力, 可樂飲料-與酒精飲料, 包括啤酒, 烈酒, 與混合性飲料.
你的醫師也應該建議你避免某些奶製品, 如起士與牛奶, 在某些人可能造成腹瀉而在某些人可能造成便秘. 因為奶製品是鈣與其他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要確定你的替代食物內有足夠的營養. 除此之外, 抽煙也應該避免: 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可以被尼古丁激發.
對於解除症狀的治療要多久?
解除症狀通常是緩慢的過程. 需要六個月或更長以確定疾病有所進展. 病人對於處理這個問題必須有極度的耐心.腸胃道對於壓力的反應總是很明顯的. 在攝取適合的飲食下, 使用合適的藥物, 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可以被消除大半. 輕微的症狀隨著時間可以康復, 但是少數會變成一個討厭的事.

大腸激躁症是否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大腸激躁症不是癌症, 出血或腸道發炎的疾病, 如潰瘍性大腸炎. 長期來說, 大腸激躁症可以與?室炎相關但並非造成它的原因, 在腸子形成一個袋狀, 是一個良性的狀況. 這可能偶爾會造成?室炎, 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室發炎可能會需要手術. 大腸激躁症是攝取塊狀物質以避免?室炎與其他大腸疾病.
什麼是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專精於大腸問題的手術與非手術性治療. 他們對於大腸直腸的問題有完整進階的訓練與一般手術的完整訓練.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對於良性與惡性的狀況以及常規篩檢疾病中知道何時需要加以手術.

2021-02-03 19:00:00

為了減少腸道鬧情緒,最好要稍微忌口,包括少吃過甜、過辣、過油的食物、濃茶及咖啡等刺激腸胃的食物。圖╱123RF為了減少腸道鬧情緒,最好要稍微忌口,包括少吃過甜、過辣、過油的食物、濃茶及咖啡等刺激腸胃的食物。圖╱123RF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都有便秘的問題,有的人則是容易出現腹瀉的困擾,尤其是遇到壓力事件之前,恐怕常會拉肚子,然而也有人一陣子便秘,明明飲食沒有特別改變,隔一陣子卻又會突然變成腹瀉,兩種情況交替出現,以上這些症狀有可能是罹患了腸躁症。 

腸躁症難確診 需先排除非生理因素造成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許希賢表示,要確診是不是罹患了腸躁症,必須要先經過各種檢查,包括糞便潛血、照X光看大腸有沒有糞便堆積,抽血確認是不是有貧血的問題,甚至是大腸鏡、胃鏡等侵入式的檢查。 

在確定患者出現的不正常消化症狀,不是因為生理因素造成,排除了腸胃、肝膽等器官的疾病之後,而且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每個月還會超過3天以上有類似症狀,才能夠真正確診為腸躁症。 

腸躁症在診斷上之所以會這麼困難,就是因為它並不是發炎或感染所造成的疾病,而是胃、大小腸等消化系統,在運作上出現了不正常而引起的功能性疾病。 

引發的原因不明 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

什麼是導致消化系統運作發生不正常的原因?截至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證實,不過,醫界將這個情況推論為精神層面所造成,有一派的說法是認為,大腸受到中樞神經的影響,可能是處於高壓的環境下,有些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失衡,直接刺激腸道產生症狀。 

腸躁症主要是跟三個神經系統有關: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或腸道神經系統的失衡,造成排便習慣改便,或對腸道脹氣、膨脹的感覺異常敏感。由於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了2~3倍,有的患者在經期時症狀更會加劇,因此,也有人認為荷爾蒙也是導致腸躁症發生的原因之一。 

腸躁症不會導致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 

腸躁症患者常得忍受不正常的消化症狀,更令人擔心這樣不正常的排便表現,會不會導致大腸癌?許希賢認為,腸躁症與大腸癌是兩種完全不相干的疾病,病因也不同,前者主要為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所引起,後者則跟飲食不正常、大腸癌家族史等有關,因此,腸躁症並不會演變為大腸癌,不必過度恐慌。

症狀方面,腸躁症與大腸癌相當類似,像是大腸癌一般認為的症狀,大多與腹脹、腹痛,合併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減輕等有關;然而,腸躁症的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大腸癌症狀差不多的情況,但是在排便之後,腹脹、腹痛就會大幅改善。 

許希賢指出,兩者最大的差別是腸躁症不會產生血便或造成貧血,也比較少有嚴重的體重減輕問題。 

國內研究首度證實 腸躁症會提高大腸息肉風險 

有另一種說法,認為腸躁症仍然有其危險性,根據國內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在201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患有大腸激躁症者,有21%的患者在5年內會得到大腸息肉,由於大腸息肉早已經被證實是大腸癌的前身,因此,這份研究可以說是首度證實了腸躁症是大腸癌的致癌因子之一。 

治療腸躁症 保持好心情才能根除病原 

有腸躁症的人想要改善症狀,許希賢說,醫師常會開立鎮定劑,並且建議患者減少壓力來源,避免引起消化道問題。在飲食方面,只要妥善調整飲食的習慣與內容,也能減輕不舒服的症狀;像每天最好在固定的時間進食,讓腸子能規律的發揮功能;避免吃過量;早餐多吃一些富含纖維質的食物並且多喝水,因為多喝水就能促進排便更順暢。 

至於細分不同類型的腸躁症患者,例如腹瀉型患者則要少吃高纖、有潤腸效果的食物,以及寒涼瓜果類水果,相反的,便秘型患者則可以多吃點這類食物來刺激排便。 

不過,為了減少腸道鬧情緒,最好要稍微忌口,包括少吃過甜、過辣、過油的食物、濃茶及咖啡等刺激腸胃的食物,也要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各種豆類、地瓜、芋頭、甘藍菜、包心菜、青椒、洋蔥、花椰菜、堅果、碳酸 飲料等;當然,也要減少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編輯部  

腸躁症 大腸癌 排便 大腸息肉 大腸激躁症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腸躁症會怎麼樣?

什麼是大腸激躁症大腸激躁症或稱腸躁症,是一種長期的功能性蠕動障礙,好發於年輕女性。 病人常常有腹脹、腹鳴、腹瀉、便祕、腹痛、 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症狀,也可能出現非道的症狀,例如頭痛、頭暈、倦怠、泌尿道不適等等。

腸躁症可以治療嗎?

大腸激躁症如何治療? 簡單的說大腸激躁症是不會致命的, 可以藉由減輕一些常造成問題的壓力與焦慮來治療. 精神諮詢與壓力減輕(放鬆訓練) 可以讓某些人大腸激躁症症狀減輕. 其他的如增加不可消化塊狀的食物攝取在減輕症狀上是不可或缺的.

腸躁症吃藥會好嗎?

對於同時並存因精神壓力或憂鬱造成腹痛的腸躁症患者,使用三環抗憂鬱藥物來治療解痙劑無效之腹痛也能有效改善病患的症狀。 另外近幾年認為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類的抗鬱也有改善腸躁症的脹氣與腹痛的效果。

腸躁症嚴重嗎?

腸躁症雖不是致命性的惡性疾病,但嚴重者會影響生活與社交。 舉兩個門診病友為例:第一位是成功的企業家,近年來解便困難,一週僅能解1~2次硬便,若無解便時就會腹脹、腹痛,因而不敢進食導致體重減輕,各種影像檢查皆無發現腹部結構異常或腫瘤,經使用多種緩瀉藥合併道蠕動刺激劑、抗憂鬱劑後改善症狀,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