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教學前中後的「如何做」

結合學習理論、個人教學經驗,談談課程設計的三兩事

2016/05 簡報力工作坊,是我講授簡報課程中的第四場,每一次在講授方式與教材都要再花上 6~8 小時進行修正。

教學充滿困難與挑戰,看看大學課程就知道(?)
大學四年下來,我有遇過能將我本來毫無興趣的主題(像是哲學),因為老師與教學方式讓我到現在還會持續關注其議題與討論,但當然也有一種是能將我本來熱情滿點的項目,最後卻被弄得如同死屍一般的教學方式。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學生自己動機與好奇心不夠強烈,沒有毅力的問題,但我認為在教學,或者說傳遞知識與資訊上,更大的責任是在傳授的那一方

這也是我為什麼開始關注知識管理領域,希望能不斷提醒著自己,在撰寫內容、傳遞資訊上,能夠讓人好理解、好紀錄,並且能使聽者自行組織與轉述。

學習理論?

正好因為最近在成功大學修了一門心理學的課程,提到了「學習理論」。
(這門課是數得出來好課程,推!)

前一週準備期中考時,發現這套理論可以應用在課程設計,也發現自己這一年來做的課程修正,也用了很多這套理論所提出的項目與方法。因此打了這篇分享,希望對於有在對外授課的朋友,老師們,或者想要精進自己知識與資訊分享能力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人們如何學習?

學習理論中提到兩種方法:

  1. 直接學習(親身體驗-古典制約)
  2. 間接學習(社會學習理論)

這篇分享會藉由這兩個方法,結合自己過去課程設計的經驗,最後帶到「教學前中後」該留意與準備的事項。

歡迎你來到這篇文章。按住不放,能拍 50 下。拍個手,再往下閱讀,謝謝。文末有分享回應處😉
Photo by 周永祐
拍 10 下:簽個到,表示支持(謝謝你的鼓勵)
拍 20 下:想要我未來多寫「生活觀點」內容
拍 30 下:想要我未來多寫「職場生產力」內容
拍 50 下:我有你這讀者寫這篇也心滿意足了!

古典制約

俄國心理學家 Ivan Pavlov 的經典案例:
狗聽到鈴聲沒有反應,看到肉會流口水。
若將鈴聲(中性刺激)跟著肉片一起出現數次,最後只要鈴聲出現,狗也會流口水,形成了條件式制約。(將原本無關的事情有了連結)

也就是說,我們能將欲傳遞的知識與資訊,透過古典制約的方式,用學生喜歡或者討厭的事物進行連結,讓聽者不覺得這只是中立的資訊,而有了喜惡的連結。

「有這個連結要幹嘛?」
「讓學生不覺得課程枯燥,不再認為這些內容只是中立或無關的事物,而是能產生愉悅與好奇,或者害怕與避免。」

課程前

除了先了解需求,還有:

「學生到底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根據自己的經驗:

用討厭的情緒開場,意識到問題,讓觀眾想避免成為這個問題,再用喜歡的舉例方式去設計過程。

這是因為在開場時,我們要做到的關鍵目的是「拉住注意」,因此建議去結合時事,舉出數個跟今天課程主題有關,卻是負面或者很差的案例。例如我的簡報課程,就會在一開始放上一個跟最近時事非常有關的投影片:

當時蔡英文的政見,只用「純文字、不刪字」作版面設計。

這是為了讓聽者認知到:「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想避免自己犯這樣的錯誤」⋯⋯,透過問題意識的建立,聽者會開始反思尋求解答

另一方面,也因為你已經把自己的參考答案拋出來,這不僅能在一開始讓聽者立刻對於整個課程的「預期目標」有了更具體的畫面(結論先行,這在溝通上是關鍵,未來再來細細講一篇關於溝通與演說),而這參考也就能帶入今天學習理論的第二種方法:「間接學習」。

社會學習理論

不一定要透過親身嘗試錯誤去學習,找到好榜樣去做引導,也能學到有效的行為,認為人的多數行為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而學得的,依靠觀察學習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為模式。—— Albert Bandura

這時候的關鍵問題則是:

「怎麼樣找到好榜樣?避免壞榜樣?」

避免的壞榜樣上面提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就來講講,通常聽者會喜歡怎麼樣的好榜樣,以及怎麼操作與設計?

教學中

教學中的設計就一個大原則:

「結合學生經驗、引導主動參與。」

下列是取「鷹架理論(Scaffolding)」其中的四個教學步驟來做延伸:
1.示範(Modeling):提供聽眾可模仿的行為
2.立即的回饋(Contingency managing):根據聽眾行為給予立即的獎賞或懲罰
3.發問(Questioning):讓聽眾開始進入思考並用言語發問
4.認知建構(Cognitive structuring):提供聽眾如何組織、分類、他們的觀點。

在事前先調查聽眾背景,藉由他們日常會遇到的「狀況」去設計問題,我們都了解在台灣要聽眾主動舉手發問很難,因此要反過來我們將問題準備好丟給他們,並且由淺入深

朝陽科技大學的演講,列出大學生常見的數個行動與思考框架。

全體式回答(示範與立即回饋)

「先讓他們試著開口,藉此養成習慣。」

一開始的問題必須是不經過思考即可得到答案的淺層問題,可以是投影片上找得到的字詞,或者是一些你自己覺得問了都很蠢的問題。這是為了讓聽眾覺得「耶?回答問題沒這麼難,好像挺容易的,而且大家都一起耶?」

團隊管理工作坊的每個單元前,都會有準備好的問題讓學員思考並回答

上面的問題是第二階段,進入了深度思考的「發問」階段,而在這之前必須先問非常淺層的問題,讓大家進入狀況,培養問問題與思考的行為模式。例如下面這一張:

這張是放在上一張「時間管理」投影片的前一頁

我就會問:「大家認為最浪費時間的工作項目是?」
(視力不差的聽眾都知道是開會。)

這是一種「讓投影片自問自答」加上「全體式回答」的基本方式,場面氣氛掌控的好,通常聽眾不會覺得疲乏,反而會覺得有趣有精神。

教材設計(具體實例、建立概念模型)

若在教學中已經培養好大家開口的習慣了,下一步就是要進入「思考與認知建構」的階段,靠的是「教材」。

這部分就很憑藉講者的自身經驗,以及是否能夠將抽象概念轉化成模型呈現了。下面這張是講「專案管理」單元時,要先跟大家定義什麼是專案做的簡單模型:

由此可見,模型不用很複雜,只要能達到下列三點,讓聽眾:

  1. 擁有共同圖像
  2. 容易歸納或者演繹
  3. 可具體記錄

即是一個好的認知建構模型。

初始與新近效應(Primacy Effect、Recency Effect)
「最先出現的訊息易被保留與記憶,可能已進入長期記憶(LTM),便於檢索。」
「最近出現的訊息易被保留與記憶,因尚在短期記憶(STM)留存階段,可立即檢索。」
- 如果是教學影片,長度不要超過 6 分鐘
- 如果是投影片,一張一個重點
- 每個單元的開始先講結論,單元內的項目總結也等同結論
- 相互獨立,完全窮盡(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教學後

Thorndike 效果律(law of effect):
刺激後若獲得滿足者,反應將被強化,刺激與反應間連結會增強;
反之,無效果之反應將逐漸減弱。

根據數場講座或工作坊經驗,課程最後來個 Recap(Recapitulate),也就是「讓所有聽眾再次快速進入你的內容架構」,用自己之前安排的邏輯,幫大家再歸納重點一次,並請大家一同復述

除了復述之外,還可以請大家閉眼一~兩分鐘,問一些關於今天在課程內容中提到的問題、方法與模型,哪個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還有哪些疑惑嗎?該怎麼運用到之後的生活之中?透過閉上眼,讓聽眾們關掉外界的干擾,專注在今天所吸收的內容上,進而深化認知建構

如果你覺得要大家閉上眼進行沈思這件事太難做到,也不是自己的風格,沒關係!還有一招也是結尾萬用:「提供資源。」

找一本書,或者一個網頁,總之是跟今天課程內容相關性非常高的,放在最後一張投影片推薦給大家,然後說:「這本書跟這次的內容十分相關,希望大家可以拍下來記著,持續在課後多精進自己這部分的能力。」

我保證你會突然感覺自己跟明星一樣,被一堆手機對準著(只可惜他們是對投影片⋯⋯)因為這時候連剛剛有恍神的聽眾,都會驚覺到:「慘了,這場恍神太多,至少要帶著什麼回去,才感覺有收穫。」也就立刻加入拿起手機拍照的行列了。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歡迎「點此分享」到臉書給更多朋友。

我說…如果…你能順手打賞我一杯咖啡?

街口支付打賞雷蒙,免手續費又快速!

  • 電腦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掃個 QRcode 來打賞!
  • 手機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輸入帳號 → 901005033
  • 街口支付的好處?(台灣的支付品牌,必須支持個)

街口支付打賞侯智薰方式與流程:(左圖:點擊轉帳;中圖為電腦版讀者;右圖為手機版讀者)(註冊流程請點這)